肖勇
摘要: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歌剧表演发生了进一步的更新变化,民族唱法与西方歌剧艺术中的美声唱法,在歌剧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并得到更加全面的内容深化,东方写意美学的思维与西方戏剧表演艺术的内容,按照同种类别的方式进行内容方面的吸收,帮助我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相关内容更加全面的推进,为我国今后的民族歌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歌剧表现艺术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中国 民族歌剧 表现艺术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5-0019-02
从西方歌剧对于中国歌剧的发展影响进行分析,民族歌剧从最初开始,就引导着西方歌剧的规范化演唱以及台词功能性的进一步展现。比如,在舞美、动作等相关的舞台表现方法的写实性内容,这样的内容能够将民族歌剧表演中的各项实践内容进行更加全面的落实与积累,這样的积累过程能够广泛性的展现20世纪40-50年代传统戏曲表演过程中传递的别样美学内容[1]。
一、使用“声音”的方式来塑造整体的角色内容
在中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过程中,民族歌剧中的“戏歌”演唱方式能够将自己的艺术模式进行全面的展现,在这样的基础上将西方歌剧中的美声唱法进行全面的内容融合,在融合过程中,使用科学性的发声方法能够按照中国本土演唱艺术所带来的特有优势进行综合性的发展。
早期民族歌剧演唱家中,郭兰英等艺术家的演唱本身就是在传统演唱的过程中,不断结合中国民族的传统演唱方式进行民族歌剧的唱段演唱,这样的演唱内容能够更好地展现中国的演唱风格[2]。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更多的演唱家都会按照专业性的美声唱法模式进行演唱,这样的演唱方法能够更好地融合中国戏曲以及民族唱法的形式,在民族歌剧的演唱过程中来凸显各种角色性格。20世纪60年代,表演艺术家万馥香开启了借鉴美声发声方法的先河,对于江姐的人物性格进行全面性的剖析,对于人物形象能够有更加全面的展现,这样的展现方式能够保证人物在演唱过程中更加富有生命力[3]。
从改革开放以来,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也在传统的戏曲曲艺演唱中有效的融合了西方美声的各种产妇噶,这样的唱法能够给传统戏剧音乐的人物性格设定进行更加全面的内容展现。对于不同人物性格能够按照不同的场景通过演唱人员的演唱发声部位以及声线位置能够有突出的角色表现。比如,在唱段《血里火里又还魂》中,使用中低音的演唱方式能够将剧情按照不同的时间进行推进,能够让别人感觉声中带泪,还能够感受到泪里传情,这样就能够通过演唱的方式将艺术效果推向高潮[4]。在演唱《杜鹃花》中,本身《杜鹃花》属于一种抒情性的唱段,使用甜美清亮的声音能够将该种氛围进行凸显,以圆润委婉的音色来更好地突出一位女性本身的温柔。
进入新时代以来,通过不同的发声方式能够使用不同的音色将当时的剧中人物声音变化模式进行不断变化,在这样的情节表现下,更加凸显本身角色的性格以及周围环境。
二、使用“潜台词”的方式构思角色
在西方歌剧中,本身就将歌唱同台词看成是一个部分,这样的整体设定能够按照不同的剧本情况进行体裁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台词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有散文诗式的对话以及独白,也有韵白的对话模式,还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口语方式的对话内容,但是口语模式的对话方式同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沟通的对话也会有不同的差异性,在进行口语对话中还会有音乐性的节奏进行细节方面的修饰。只有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最终的台词同歌唱有更好的契合,构成比较统一的艺术风格模式,这样的风格模式在中国民族歌剧表演手法中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
除了需要对台词的语音内容进行反复推敲之外,西方歌剧对于潜台词也有更加细致的要求,潜台词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思维的构建,这样的构建模式能够更好的突出创作的理念[5]。歌剧的表演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台下的观众了解到歌剧的内容,这样就对潜台词提出更高的要求,演员需要在表演过程中将潜台词的内容进行更加全面的展现[6]。潜台词本身就是从音乐戏剧结构出发的一种台词方式,创作角色内在行动的中心内容,只有将潜台词进行展现,能够更加全面的烘托当时的氛围,给观众一种更加饱满的体验[7]。
三、使用体验的方式来接近角色的内容
西方歌剧表演艺术中本身就比较重视写实美感的内容应用,这样的应用内容需要演唱人员可以对剧中自己所表演角色的生活真实场景深入体验,但是大部分的中国戏曲演员会常常游离在本身角色之外,尽管这样,最终依旧能够在舞台上将人物的真实生活情况有进一步凸显[8]。采用体验的方式来走进角色的真实生活场景,能够更好的深入人物的性格,走向角色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的将角色的生活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当时的场景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在这样的体验模式下,才能够更好的将人物表演出来。
重视写实过程的西方表演艺术模式就是需要在进行角色演绎阶段,将整个人变成剧中的一个整体,将角色同自身融为一体。将外部的资质同内部资质进行有效的结合,以这样的内外结合来共同塑造真实的人物角色。比如,扮演喜儿角色的歌剧艺术家雷佳,在面对前辈表演成功的种种压力之下,能够将前辈的优势进行突出表现,还能够将全新的喜儿形象展现给观众。她首先做到的就是能够深入乡下去体验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当时喜儿的状态,并找到艺术源泉的发源地,找到故事人物中的真实生活状态,并能够亲身体验,感受同角色一致的生活实景了解人物的真实内心情况,不断体会剧中背景时代应该有的时代风貌以及生活气息,这样的氛围感受能够在表演过程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更加全面的展现,以这样的方式来感受人物的内心状态,给观众更加饱满的观看体验以及心灵震撼。采用体验的方式来走进角色的真实生活场景,能够更好的深入人物的性格,走向角色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的将角色的生活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当时的场景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在这样的体验模式下,才能够更好的将人物表演出来。
演员不断成长过程中需要使用艺术实践的方式来更好地进行自我积淀,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将角色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并能够将其行为表现充分的展现到舞台表演过程中,掌握对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最大化统一性[9]。歌剧表演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方式,这样的艺术方式展现需要歌剧演员能够有更加广泛的知识涉猎方位,将生活与艺术进行充分的结合,才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中国歌剧表演艺术需要将写实性与写意性的诸多内容进行全面的结合,这样的结合方式就需要渗透到日常的各个环节中,这样的环节设计需要偏重写实性还是写意性,时刻考验着导演以及演员的艺术修养以及其审美能力,只有将这样的内容进行不断平衡并进行有效的展现,才能够更好地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10]。
四、结语
中国民族歌剧在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也产生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这样的民族歌剧内容不同于传统的中国传统戏曲也不同于西方正式歌剧,这样的民族歌剧模式能够更加全面的融合舞台表演文化,将演员同角色进行更好地情感互动,进而更好地将角色的精神世界进行表现,以这样的方式来延伸西方美学的内容,在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中保存着东方美学写意性的特点,从科学有效的角度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平衡性的构建,使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中写实和写意达到相互融合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胡眺.中国民族歌剧实践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9,(10).
[2]黄圣音.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藝术形象塑造[D].郑州:河南大学,2019年.
[3]李非凡.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金环表演艺术的处理[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4]陈可可.浅谈当前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以《运河谣》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6).
[5]邵纪喆.红色经典的现代演绎——谈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
[6]李凯蒂.中国民族歌剧演唱中的咬字吐字方法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9,(08).
[7]臧海萍,贾慧.从歌剧《白毛女》的“重生”看中国经典民族歌剧的继承与创新[J].四川戏剧,2019,(03).
[8]韩万斋.相向而行,殊途同归——中国民族歌剧音乐创作的可喜进步[J].歌剧,2019,(04).
[9]杨名.口述史对当代安徽音乐的记述——以歌剧《包青天》为例[J].歌海,2019,(01).
[10]易梦伊.中国地方戏曲中的音乐元素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