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悦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央行普遍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比较稳健的。今年5月以来,市场利率见底回升,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超3.3%,但此时或许正是介入债市的好时机。
2020年,你的固收产品赚钱了吗?
从货币市场的情况来看,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从年初的2.4%左右,一路下行至年中的1.3%左右,7月中旬以来又逐渐回升至当前的2%以上。
余额宝所代表的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受到相关事件及货币政策的影响。
回顾2020年中国债市,1~4月受到疫情影响,央行货币政策明显放松,利率也快速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3.1%以上一路下行至2.51%的历史低点。债券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在此之前购入纯债基金的投资者也获得了较高的回报。
5月开始,货币政策逐渐回归中性,市场利率见底回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5%升至当前的3.3%以上。尤其是11月初AAA级永煤债券的违约,国企信仰被打破,信用债价格下跌,债市情绪悲观。此后,央行加大了流动性投放力度,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的合理充裕,同时,也保障了债券市场的稳定。不过,伴随着利率的上升,纯债基金普遍出现亏损,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负收益,同时,信用债违约事件,更影响了投资者对债市的投资热情。
从全年来看,2020年经历了债市的波动,中证纯债债券型基金指数全年涨幅仅为2.03%,虽然该指数在今年中的最高涨幅达3.3%,此后则急转直下,一些投资者只能眼看着在前期取得的收益全部吐了回去。
那么,未来在2021年的债市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持续关注货币政策
大体上,债市的表现与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呈现这样的关系:当经济呈现通缩式衰退,则政策倾向释放流动性,对经济起到逆周期调节的作用。这时如央行采取手段降低市场利率,对债市则是利好。
未来债市和固收产品的表现,仍然会直接受到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投资者需要同时关注宏观经济的走势及价格数据影响。
11月末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次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并首次提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彻底从此前应对疫情的特殊之策,回归稳健的常态化运转。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CPI数据,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这是2009年10月以来该数据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市场通缩预期开始加强。不过,CPI数据下降并不意味着央行必然会因此调整货币政策。
一方面,统计局方面表示,CPI同比下降受到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食品价格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有分析人士称,当前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物价回落主要受猪肉价格下降因素影响。
另一方面,11月PPI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基本符合预期。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有色和黑色金属行业价格继续上涨,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行业价格降幅收窄。总体看,PPI呈现持续回暖的态势,PPI和CPI剪刀差收窄,反映经济增长动能继续恢复。
有机构认为, CPI下降并不意味着国内基本面走弱,同时考虑到食品供给端扰动造成的影响,短期货币政策或不会因此作出调整。但未来投资者仍需关注海外疫情发展、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原油价格波动对物价的影响。
或是介入债市好時机
虽然当前政策偏紧,而且未来可能继续保持稳健,投资者也无法准确预计政策“拐点”,但此时或许是介入债市的好时机。
一是因为现在的债券收益率普遍提高了,利息收入增加。
债券的最终收益分成两部分,一是债券的票面利息;二是债券价格的波动。假设一张新发行的10年期国债的票面利率为3.3%,价格为100元,当价格降低至99元的时候,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提升至3.43%,高于发行时的票面利率。
目前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接近2019年4月高点,债券收益率的走高会推动新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抬升。票面利率高,债券的利息收入增加,投资的安全边际也就越高。
二是我国与海外债券市场的利差较大,对外资有吸引力。
2020年9月,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共同起草《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明确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性制度安排,就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有关安排征求市场意见。
2021年10月,富时罗素将中国国债纳入世界国债指数(于2020年9月宣布),至此,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提供商都已经和计划将中国债券纳入相关指数,充分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金融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心。届时,将有大量外资被动投资中国国债,带动收益率下行,价格上涨。
投资债市可选债券基金
如果个人直接参与债券市场投资,需在股票交易软件开通债券交易账户,或在银行柜台开通记账式债券交易账户。不过,从便捷性、分散风险和专业度的角度考虑,购买债券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固收产品或是大众参与债市的更好选择。
首先是纯债基金。债券基金是将8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债券市场的基金,纯债基金则将全部资产投资于债券市场。如果纯粹看好债券市场,可选择规模较大、回撤率较低的中长期纯债基金长期持有。当市场利率下行、债市走牛时,纯债基金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其次,也可选择一些“固收+”产品。这类产品的定义较广,总的来说,大部分投资于债券市场,少部分投资权益市场的产品都可以算作“固收+”产品,此类产品在资产品类的选择上相对灵活,可在固收和权益类标的中进行切换,以固收产品为主,同时可分享股市的收益,当然风险也比纯债基金更高。
“固收+”产品主要包括:(1)混合型债基,可以以小于20%的比例参与打新股或股市交易;(2)部分可参与权益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购买前可参考理财产品说明书上标明的产品资产配置比例;(3)偏债混合型基金,这类基金的股票仓位比债券基金更加灵活。投资者可参考历史业绩、回撤率等指标进行基金产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