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珍
【摘要】文章从理解教学策略的概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实际条件、学生特征,活用科教技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使课件达到图、文、声、动画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典型题测试检查学生学习成效,做好检测研究记录。通过实效性的教学过程,达到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关键字】科教技术 教学策略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93-01
教学策略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方法(顺序、活动、媒体)等的总体思考。
这里的教学策略以科教技术为例来阐述,根据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个抽象知识,利用电子设备将课件达到图、文、声、动画于一体,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进行学习,再通过典型题测试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让学生见到成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用科教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科教技术是指借助教具和电子科学教学技术,针对理解教学内容,解决课题“人体的消化和吸收”中: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主要经历了哪些部位?它们又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呢?等等这些问题的教学策略。例如:向学生展示教具,使学生对人体内部消化器官有直观的认识。让学生观看画纸图和触摸下模型,感受一下人体内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形态特征和排列顺序,从视觉和触觉上引起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学。教师先示范边说出画中人体内各个消化器官名称并随声触摸一下对应器官。然后让学生有序地模仿。(学生模仿前,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择优排队上。)这不但使学生对人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内脏有个感官认识,还可以激发学生提前做好课前预习,使学生的预习与专心听课,环环相扣,巩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又如:利用电子课件PPT和MP4视频进行科学教学,对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作出解答。人吃的食物哪去了?讲解PPT和观看MP4视频,理解食物消化过程和“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的结构特征。让学生探讨5分钟后,完成下面思维概括图:
根据以上思维概括图总结:
1.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靠的主要是消化系统来完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2.各个器官不能单一完成消化和吸收工作,这些消化器官协调合作,按着一定的顺序完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这项生理过程,并且不可逆。这样学生就基本熟识整个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3.从人的结构层次来说消化系统的组成:由一系列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腺构成消化系统。
二、成效检测,巩固知识
这部分通过学生角色演练、典型题测试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做好检测数据记录,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例一:学生参与消化道的器官和消化腺的角色演练,巩固知识。部分学生扮演消化道各器官、另一部分学生办演消化腺各器官,(提示扮演消化腺的同学:消化腺分泌消化液要在相应的消化道器官出现时再出现。)其余部分学生观看、记录。结束后,小组交流,完善记录,小组汇报、及时做出评价、得出结论,让学生归纳巩固消化系统的组成知识,完成下面“消化系统的组成”思维概括图。
例二:把本课典型考题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检测,将检测成绩数据记录入表。设立这样的三个班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也设立三个班,实验组没有利用模型、挂图和电子科学教学技术等教具进行教学,但人数和测试题相同,然后统计数据,完成调查表,表中两组比较,得出结论。
通过上面两个思维概括图和考题调查表,可以充分体验出运用科教技术和成效检测的教学策略,能“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理解知识,提高學生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现代教师可以通过本人运用过的科教技术和成效检测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效果。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内容的教学策略”成果(课题编号:GDXKT20183)】
[参 考 文 献]
[1]杜芳.信息技术融入中学历史探究教学的思考A.中国电化教育.2008(4)81——83.
[2]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原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8(2)149——150(教育教学类读本)(期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