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忠人 徐思禹 尹洪娜 田洪昭 栾逸先 赵健宏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性关节炎(GA)患病率明显上升,发作时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GA治疗多以口服排尿酸药为主,但病情易反复,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且毒副作用较大。随着中医对该病研究不断深入,针刺治疗GA有了一定进展,其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本文从针刺治疗GA的机制研究和临床疗效2个方面,回顾近10年文献,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针刺;痛风性关节炎;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20)01-0133-04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1054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Gouty Arthritis in Recent 10 Years
SUN Zhongren1, XU Siyu1, YIN Hongna2, TIAN Hongzhao1, LUAN Yixian1, ZHAO Jianhong1
1.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2.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0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change of dietary structure and lifestyle, the incidence of gouty arthritis (GA) shows an obvious upward trend. GA seriously affects patients life quality. At present, the treatment of GA in Western medicine is mainly oral uric acid drugs, but the condition is easy to repeat, and cannot fundamentally cure the disease, with greater side effect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CM research on GA, there has been some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GA by acupunctu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is significant and the side effects are small.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of the past 10 years from the aspects of mechanism research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GA, with a purpose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words: acupuncture; gouty arthritis; review
痛風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由于尿酸排泄异常及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尿酸盐结晶并沉积在滑膜、软骨等结缔组织中,GA反复发作、关节畸形、高尿酸血症,严重者形成尿酸性肾结石和慢性间质性肾炎,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1]。G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病机多为禀赋不足,过食肥甘厚味,或外感邪毒,致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湿热瘀毒阻滞经络,气血壅滞不畅[2]。目前西医治疗多以别嘌呤醇、秋水仙碱等药物治疗为主,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且毒副作用较大。近年来针灸治疗该病显现出一定优势,其操作简便安全、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现将近10年针刺治疗GA文献综述如下。
1 机制研究
GA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然而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发展,有关GA的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有研究认为炎性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抗原递呈细胞的活化、补体系统免疫球蛋白、中性粒细胞凋亡等已成为GA发病机制的关键因子[3]。其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炎症网链中的一级细胞因子,而IL-8是由IL-1β、TNF-α诱导的二级炎症因子[4]。
目前针刺治疗GA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抑制炎症反应方面。李跃兵等[5]将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双氯芬酸钠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显示电针可明显减轻急性GA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通过抑制IL-8基因、TNF-α和蛋白表达,减轻组织炎性损伤,具有抗急性GA作用。张霞等[6]用火针点刺放血治疗急性GA模型大鼠,结果显示火针可降低急性GA大鼠滑膜组织IL-6、IL-1β、TNF-α的含量。龙天雷等[7]研究显示,通经利浊针刺法能降低急性GA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金弘等[8]研究显示,采用不同波形电针治疗急性GA大鼠,均能有效上调大鼠关节滑膜内热休克蛋白70的蛋白表达,从而减轻局部炎症反应,进而促进关节损伤的恢复。另有研究表明,火针能明显降低急性GA大鼠关节的肿胀度,抑制关节软骨及滑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9]。
2 针刺治疗
2.1 单纯针刺疗法
徐基民[10]采用针刺治疗GA患者,選取病变局部压痛明显的3~5个穴位,并取病痛关节涉及的五输穴,特别是荥穴、输穴和合穴,之后沿经脉循行路线按压以寻找其他敏感穴,结果针刺后患者感觉疼痛明显减轻。徐西林等[11]将急性G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组对患者受累关节局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及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筑宾、支沟、内庭、陷谷进行针刺,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王相奇[12]对GA急性发作患者针刺血海、丰隆、阿是穴,结果治疗组镇痛、消肿及降低血清尿酸水平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2.2 火针疗法
火针为有形无迹的热力,有温经通络、活血行气的功效。经络通畅,气血运行,则痹阻于经络的寒湿之邪容易被驱除。寒湿为阴凝之邪,火针能升腾阳热之气。寒湿侵袭,关节痹阻引起的筋骨痹痛,火针可携高温直达病所,使病变组织在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被烧灼甚至炭化,松解粘连组织,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13]。李银花等[14]采用火针围刺加腹针治疗原发性急性GA炎患者,火针主穴取阿是穴(关节红肿处)、大椎、委中、阴陵泉、足三里,腹针主穴取气海、关元、中脘、下脘、水分、大横(患侧),结果显示火针围刺加腹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降低患者血尿酸及红细胞沉降率。丁德良[15]将患者分为火针组和常规组。火针组主穴选取阿是穴,将火针迅速刺进后拔出,关节肿胀最为明显处操作3次,促进炎性渗出物排出速度,出血量大约每次10 mL。结果显示火针能有效缓解疼痛,控制病情恶化,调整体内相关指标,且预后较好。黄海胜等[16]研究表明,火针治疗急性GA疗效显著。
2.3 温针灸疗法
温针灸是将针刺与艾灸结合的一种方法,针刺相应的穴位得气后,施以灸法,可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病变部位,起到治疗作用。温针灸对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止痛效果明显,并能有效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7]。宗静杰等[18]分别采用温针灸及口服西药治疗急性GA患者,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尿酸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温针灸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尿酸值、症状积分相应指标。左海峰等[19]对急性GA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主穴选择患侧曲池、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阿是穴,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王晓涛等[20]研究也表明温针灸治疗急性GA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2.4 电针疗法
电针有明显的镇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效果。针刺穴位下分布的小血管、神经末梢等结构较为丰富,在电针作用下,能达到更为明显的刺激作用和针刺疗效。近年越来越多医者选择电针治疗GA。潘胜莲等[21]采用电针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GA患者,结果显示电针联合刺络放血在降低尿酸水平方面明显优于西药,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吴云天等[22]选择电针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等配合足部浅表静脉及阿是穴火针点刺放血治疗急性GA,结果显示电针配合火针刺血疗法比口服西药更能有效降低血尿酸,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刘志良等[23]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GA患者,电针主穴取患侧阿是穴、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穴位注射取穴阴陵泉、血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电针组不良反应少。肖贵容等[24]采用电针加中药外敷治疗急性GA患者,结果治疗组镇痛效果及降血尿酸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2.5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
近年来针刺配合放血疗法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该疗法可改善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渗出物和致痛物质的吸收,缓解疼痛,尽早清除致痛因子,促进经筋修复[25]。李东红等[26]采用针刺联合放血疗法治疗GA患者,结果显示针刺联合放血疗法对患者症状、体征的缓解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针刺放血疗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安全性较高。李如祥等[27]对急性GA患者在病痛部位放血后,选择合谷、曲池、足三里、太冲、丰隆、内庭、三阴交、阴陵泉、太溪及阿是穴进行针刺,临床疗效显著。黄祖波等[28]选阿是穴及病变关节附近荥穴、输穴进行钩针刺络放血,另用磁圆梅针选择五输穴、阿是穴及循经叩刺,结果表明刺络放血结合扣刺是治疗急性GA的有效方式。徐颖等[29]采用针刺配合阿是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GA患者,2个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下降。田菁等[30]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碳酸氢钠片和双氯芬酸钾片并进行饮食调控,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针刺放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2.6 针刺配合中药疗法
陈凯伟[31]研究扶正祛邪针药并用治疗急性GA患者的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选择针灸及清热利湿中药联合使用,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症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急性GA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患者长期应用。张星华[32]选择针刺曲池、支沟、合谷、丰隆、血海、筑宾、三阴交、内庭、行间、陷谷、隐白、公孙、太白、大都、八风联合痛风汤治疗GA患者,疗效显著。张鞠华等[33]针刺联合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GA跖趾关节痛起效迅速,能明显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血尿酸及红细胞沉降率,且复发率低。王焕程[34]采用针刺加中药(土茯苓、山慈菇等)汤剂方法治疗GA,结果显示针刺加中药治疗GA急性发作疗效显著,也是调节体内血尿酸的有效方法。武荣等[35]采用针灸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GA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缩短各项症状的缓解时间。另有研究显示,针刺联合滋阴除痹汤治疗GA能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浓度及红细胞沉降率,明显改善因GA引起的各种症状[36]。针刺联合清热利湿中药治疗急性GA临床疗效也十分明显,且能降低患者的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37]。
3 小结
综上所述,大量研究肯定了针刺对GA的临床疗效,针刺治疗方法灵活,包括单纯针刺、火针、温针灸、电针、针刺放血、针药结合等疗法均可有效改善GA的炎症症状,降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等相应指标,不良反应少,且文中治疗方法均可相互配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结果。
针刺治疗GA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经济安全,易被广大患者接受,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临床研究缺乏多中心、大样本、大数据统计;②本病容易反复,目前大部分研究只注重近期疗效,很少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影响了对预后的评价;③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角度探讨针刺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较少,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从抑制其炎症水平方面探讨,缺少其他方面的机制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疗效的提高,今后应加强针刺对其他信号通路包括抑制炎性细胞凋亡等方面的研究,为临床治疗GA提供给更多可靠的依据;④由于针刺方法繁多,操作水平不同,在临床治疗上无法做到完全统一标准。如何使针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GA的治疗,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袁晓静,沈丕安,戴琪萍,等.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8):5582-5585.
[2] 王红艳,徐骁,平凡,等.汪悦教授关于痛风的治疗思路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256-258.
[3] 李迎春,徐建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3,34(1):96-98.
[4] MARTINON F. Signaling by ROS drives inflammasome activation[J]. Eur J Immunol,2010,40:616-619.
[5] 李跃兵,张泓,李铁浪,等.电针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抗炎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5):781-783.
[6] 孫霞,张林,钟艳,等.火针点刺放血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大鼠模型滑膜IL-1β、IL-6、TNF-α含量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 2018,34(3):158-160.
[7] 龙天雷,黄腾蛟,高巧玲,等.通经利浊针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11(2):219-221.
[8] 金弘,刘婷婷,陈英华,等.电针的不同波形对实验性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HSP70表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7):64-66.
[9] 王春秋,洒玉萍,文绍敦.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J].青海医学院学报,2012,33(3):191-194.
[10] 徐基民.循经取五输穴为主针刺治疗足部痛风性关节炎21例[J].中国针灸,2015,35(S1):42-43.
[11] 徐西林,杨珺,张晓峰.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8):17-18.
[12] 王相奇.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5):260-261.
[13] 王浩然.火针焠刺的八大功效与应用辨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1):94-96,124.
[14] 李银花,黄移生,龚玉林,等.火针围刺加腹针治疗急性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UA、ESR含量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38(6):687-691.
[15] 丁德良.火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8):135,144.
[16] 黄海胜,康健,黄锦才.火针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131-132.
[17] 郑寒丹,赵继梦,吴璐一,等.温针灸镇痛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2):6855-6860.
[18] 宗静杰,高宇,王淑颖,等.温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0例[J].四川中医,2011,29(3):115-117.
[19] 左海峰,辛华波,张盼,等.温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J].河南中医,2016,36(10):1826-1828.
[20] 王晓涛,程建华.温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0):53.
[21] 潘胜莲,王庆来,郑士立,等.电针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3):207-208.
[22] 吴云天,许明珠,郑盛惠,等.电针配合火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7):1400-1402.
[23] 刘志良,潘清洁.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8):525-526.
[24] 肖贵容,汪开洋.电针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8):118-119.
[25] 施合欢,金雯丽,柴文新,等.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8,50(3):29-32.
[26] 李东红,刘静,李普,等.针灸联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3):85-86.
[27] 李如祥,黄璇,邱江红.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0):59-60.
[28] 黄祖波,周浩,王芹芹,等.钩针刺络放血结合磁圓梅针扣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2例即时效应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11):194-195.
[29] 徐颖,黄微珍,李斌.针刺配合阿是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66-68.
[30] 田菁,刘波.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30.
[31] 陈凯伟.扶正祛邪针药并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6,13(10):62,61.
[32] 张星华.针刺联合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6例[J].中医研究, 2018,31(10):42-44.
[33] 张鞠华,陆耀刚,徐春巍,等.针刺联合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跖趾关节痛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8,40(9):1412- 1414,1440.
[34] 王焕程.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679-680.
[35] 武荣,李平.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4):192.
[36] 刘佳,李中宇.针刺联合滋阴除痹汤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3):15-18.
[37] 吴江,徐业.针刺联合清热利湿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4):717-719.
(收稿日期:2019-01-06)
(修回日期:2019-01-15;编辑:华强)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3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704181);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青年后备人才项目(2017RAQXJ21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基金杰出培育基金(2018jc04);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2017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7年)
通讯作者:尹洪娜,E-mail:11260152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