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乡村振兴视域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对于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认为乡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方向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求实性和渐进性相统一、主体性和互助性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掘乡村红色文化、大力发展乡村公共文化,实现乡村文化的兴盛和繁荣,为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249.27;D42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0.01.10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王燕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实现理路[J].克拉玛依学刊,2020(1)61-6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作出的科学研判和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发展大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助推器,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和繁荣是其重要一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挖掘创新乡土文化,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2]。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探寻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之道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大理论课题,也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占地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受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域差异的影响,乡村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一项迫切而又重大的任务。乡村文化是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营养剂,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风尚、展现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意義。
(一)乡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由之路
人的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而精神需要是以物质需要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需要,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滋养人的心灵、熏陶人的思想,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日益趋于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乡村的发展状况也有了很大改观,这使得广大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需求。然而,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受经济、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乡村的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特色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文化建设仍然是乡村发展中的短板,现有的文化产品不能够完全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进行了明确规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时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历史性地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这其中就包含着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与农村现实的文化状况不能满足他们需要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使他们在新时代具有更多获得感。
(二)乡村文化建设是提升农民文化自信的现实选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生活的精神家园,对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的文化建设,他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价值体系的高度认同和坚定信仰以及对其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的积极践行,只有每一位中国人都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和底气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不言而喻,农民也是文化自信的主体之一,就现实情况来看,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程度不高。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仍然存在着不适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封建思想,如重男轻女、封建迷信、等级观念等不良思想对一些农民影响颇深,影响着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目前,在我国,乡村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41.48%,受教育水平、文化素质、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尚有欠缺。因此,要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广大农民的文化自觉,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底气。乡村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使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盛宴并认识到文化对于他们生活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其文化自觉。同时,农村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红色文化开发中,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
(三)乡村文化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保障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村是广大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广阔天地,在以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我国,农村的现代化程度决定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差距愈来愈大。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越来越多的农民满怀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待离开乡土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文化的衰落,使得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不到保障。乡村能否实现全面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是关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形成良好的乡风文明就是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要求。乡村文化是以乡村为场域、以乡民为创造主体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乡土气息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乡风民俗、思想道德、农村传统文化、文体活动等内容。乡村文化是乡村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反映,它更为基础和广泛,能够为乡村其他方面的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乡村文化是丰富广大农民日常生活的“精神食粮”,有助于增强广大农民的凝聚力,展现农民的精神风貌,给予广大农民无限的精神动力,激发他们农业生产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入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它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保障。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原则
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切实抓好每一个环节,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建设体系。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在深刻把握乡村发展规律和文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探寻正确的建设原则,为乡村文化的具体实施提供方法论指导。
(一)方向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方向性决定乡村文化的性质和具体的建设路径,因此,坚持什么样的方向是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我国的农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身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村,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方向性原则是指乡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导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文化。方向性原则为新时代乡村文化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向和根本遵循。但是,方向的一元性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是单一的,这就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指乡村文化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方向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在把握方向的基础上建设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满足农民群众的多种精神文化需求。
(二)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
乡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了一个不断积累的漫长过程,每一个时期的乡村文化建设都是在继承前期优秀乡村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在历经王朝更迭和时代变迁之后依旧彰显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在乡村。与城市相比,乡村相对保守和封闭,因此,传统文明的印记比较明显,在此基础上乡村文化保持着浓郁的传统色彩、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传统元素减少、乡土气息淡化,一些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碰撞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继承性原则,立足乡村文化的传统基因,汲取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使得乡村文化保持良好的历史传承性和乡土底色。当然,乡村文化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与特定时期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因此,在现代化背景下建设乡村文化只继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坚持创新原则。乡村文化的发展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同向同行,为了满足新时代农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必须促进乡村文化内容、形式和载体的创新,使乡村文化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求实性和渐进性相统一
求实性原则是指乡村文化建设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尊重乡村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根据乡情、民情来建设乡村文化。在我国,乡村遍布于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不同区域、不同民族聚居的乡村情况都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即使是同一区域、同一民族的不同村落之间的实际状况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国乡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乡村文化资源的差异性和民族的多样性等因素决定了在乡村文化建设时必须遵循求实原则,深入考察乡村的具体情况、洞悉乡村的发展变化,根据乡情开展具体的乡村文化建设活动。渐进性原则是指实现乡村文化的繁盛不是一蹴而就的,乡村文化的建设事业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考察、规划、落实的过程,不能“揠苗助长”。在具体的建设中不能太激进,不能为了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要做到系统规划、扎实稳步地推进。求实性与渐进性相统一能够使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加精准、进程更加稳健,不仅能够保证乡村文化建设的质量而且可以适应广大农民的现实需要。
(四)主体性和互助性相统一
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主体性和互助性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同时,社会各界要给予帮助和支持,使乡村文化建设形成合力。一是坚持主体性原则。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他们既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乡村文化成果的享受者。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尊重民意、广集民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唱主角、挑大梁”[4],使他们自主创造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特色文化产品。其次,坚持互助性原则。互助性原则是指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发挥多种力量的作用,开展文化结对帮扶活动,做到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目前,我国城市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欣欣向荣,文化基础设施趋于完善,要发挥城市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部分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成功的乡村,也要加强与其他乡村的信息交流与互动,为其他的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同时,社会组织、企业、高校智囊團等社会力量也要关注乡村文化的发展,为其提供资金、人才和智力支持。总之,乡村文化建设在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需要具有开放的胸怀,吸引多方力量给予支持,形成完善的帮扶机制,使社会各界共同助力乡村文化的繁荣。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乡村文化的振兴事关乡村振兴的全局。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在全面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农民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反映着乡村的文明程度。从现实状况来看,受历史、经济水平和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总体相对偏低,再加上部分农村对思想道德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不能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因此,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首先,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要让他们对思想道德的内容有全面、清晰的认知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他们思想的内化。第一,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2]因此,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要通过广播宣传、贴条幅、写标语、入户讲解等方式在广大农民群众中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农民的头脑、深入农民的内心。第二,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容编成顺口溜,创作相关歌曲、相声小品,在农民中演绎传唱;村干部要定期组织村民统一观看能展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题的纪录片、电影等。第三,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用多种通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农民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使他们成为讲文明、重家风、尚品德的新时代农民。
其次,引导农民参与思想道德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也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通过具体的思想道德实践能够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引导广大农民参与思想道德实践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一方面,要为农民参与思想道德实践搭建平台。如基层党员干部要引导村民成立以保护环境、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维护乡村文明等为服务内容的志愿服务队,有序组织农民参与具体的思想道德实践,让他们力争做好事、做善事,对表现突出的农民给予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使广大农民在思想道德实践中收获幸福感。另一方面,“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风尚”[2]。如通过张贴海报、设置模范人物墙、广播、微信宣传等方式强化全国道德模范在乡村的传播。同时,乡村可以开展村民先进道德模范的选树、文明家庭的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人民调解员等活动”[5],发挥先进典型的感染和带动作用。
最后,完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完善的制度规范做保证,才能推进其建设的有序进行。一是在思想道德建设中,乡村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符合村民实际的乡规民约,为广大农民的行为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乡规民约的制定中要让广大村民参与进来,体现农民的意愿和利益诉求,通过广泛讨论达成共识,并对其内容进行深度提炼,最终形成具有号召力和导向性的乡规民约。二是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市、县级主管部门要立足乡村,从大局出发根据乡村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给出相关指导意见,引起各部门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对其形成监督,从而督促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在我国,农业社会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以小农经济为基础造就了我国发达的农耕文明。乡村陈列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古村落建筑、文物古迹、传统民俗、农耕遗址等,这些都是乡村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必须将其传承好、保护好,使其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生机。
一方面,要做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目前,我国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绝大部分的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少有人深入农村进行实证调查研究,部分人对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状况不了解。因此,相关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加强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系统整理其内容,对其价值进行科学评估,建立系统完善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档案,对一些破败失修或即将失传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抢修;同时,培养一批能够扎根基层、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者,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一些具体的保护指导。还要在乡民中选拔一批传统文化遗址、遗迹的守护者,传统民俗、传统曲艺、传统工艺的传承人,给予他们大力支持,让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与保护。
另一方面,要促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还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将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如农村要立足自身实际,在产业发展中注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其为载体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产品;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丰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促进其传播载体的创新;同时,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要赋予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深入发掘它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观点和人文精神,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群众、纯化民风的重要作用”[1]。
(三)开发乡村红色文化
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此为方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在他们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由此可以看出,是乡村孕育了中国的红色文化。以延安、井冈山、西柏坡、沂蒙山区等为代表的革命老区拥有以红色人物、革命遗址、红色精神等形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和发掘乡村的红色文化,用红色文化涵育广大农民。
首先,乡村要全面收集和梳理红色文化资源。各级党组织和村委会要发挥带头作用,和村民一起全面发掘和整合本村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村史研究,建立红色文化陳列馆,将遗落、分散在民间的红色文化很好地保护起来。
其次,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其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如组织村里的老兵或年长者通过广播或者研讨的形式向村民讲述红色故事,将本地的红色文化编写成通俗易懂的宣传册发放给村民,也可以“定期免费组织村民前往就近的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参观学习, 陶冶情操”[6],以此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最后,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乡村红色旅游。在具有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的乡村,可以依托红色文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根据现有的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打造独特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这样不仅可以使红色文化得到传承而且可以提高村民的收入,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建设是福泽广大农民的惠民工程,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乡村文化兴盛的重要保证。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大力发展乡村的公共文化,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广泛的文化活动,为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奠定基础。
首先,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在乡村发展中,部分地区将更多精力投入农业生产而弱化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上级部门要加强资金投入,设立乡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并将其落到实处,为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以此为基础,乡村要着力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可以根据农民实际需要建设更多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如乡村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农村影院、图书室等,要切实对广大农民开放,不能当摆设、做样子。同时,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资源共享,扎实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一方面,乡村可以成立专门的基层文艺活动小组。选择一部分爱文艺、懂文艺的村民,组成专门的文艺活动小组,在他们引导下有组织地开展丰富的鄉村文化活动。如教村民跳广场舞、举办农村运动会、在重大节庆期间举办农民文艺晚会等,让广大村民在参与中享受文化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农民的现实需要,创作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如创作以“三农”为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根据乡村的历史、乡民的真实事迹创作农民喜爱的相声、小品、歌舞、舞台剧等娱乐节目,充分发挥农村公共文化的休闲娱乐和引导教育功能。
再次,培养乡土文化人才。人才是促进发展的第一资源,乡土文化人才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智力支撑,因此,要培养一批专兼结合的乡土文化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公共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带头作用。一是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乡土文化专职人才。要引进一批专业的、既具有乡土情怀又热爱乡村文化事业的专门人才,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扎根乡村、服务农民,深入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为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二是乡村要选拔一批文艺爱好者和草根文化名人。将一些书法、剪纸、戏剧、绘画、体育和音乐爱好者选拔出来,成立不同的农村文化社团,并聘请他们作为乡村文化的传播使者,定期组织村民进行文化培训和学习,发挥他们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最后,建立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结对帮扶机制,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乡村公共文化的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的事业,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因此,要“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1]。上级部门要统筹规划,在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城乡互动,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坚持以城带乡、以强扶弱、多方支持的原则,形成合理有效的结对帮扶机制,尤其要充分发挥企业、高校、文化建设示范乡村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乡村公共文化的发展。
新时代为乡村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我们要全面把握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坚持正确的建设原则、运用多种有效的方式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为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保障,助力乡村的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 人民日报,2019-10-28(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4]何白鸥,齐善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J].领导科学,2018(12):4-5.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 人民日报,2018-09-27(1).
[6]黄三生,凡宇,熊火根.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探析[J].价格月刊,2018(9):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