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等于制造学渣”触及焦虑中的教育痛点

2020-04-29 08:20张闲语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渣教育部门痛点

张闲语

近日,一篇题为《南京家长已疯》的网文在不少南京家长的朋友圈里刷屏,也引发网友热议。在文中,作者用焦虑的心情描述了南京正在推进的减负政策。

学生减负之后,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强化自我学习的能力,如何在所谓的轻松快乐的学习中提升综合素养,包括家长、学校和教育部门都无所适从,这才是南京家长们所焦虑的核心所在。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减负之后,老师一句“你们的娃,你们在家自己努力吧”,让家长后背发麻!言下之意,你的娃能否成为快乐的学渣,关键在你们自己了。但在中考与高考选拔机制暂时无法改变的前提下,誰敢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因此,才出现了暗地里的忐忑补课。显然,与之前大张旗鼓的补课相比,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经济支出上,减负不仅没有减轻家长负担,反而变得更加焦虑不安。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由于早已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教育教学体制,突然接到减负令,这让学校无所适从。一方面自己不敢在明文规定之下去撞红线;一方面教育部门没有提出以哪些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只能在被动中观望,迫于无奈,只能把压力转移给家长。

从教育部门来看,面对题海战术与参加培训“军备竞赛”带给孩子们一波又一波的巨大压力时,面对提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导向,面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要求,从政策的层面出台减负措施,本无可厚非。毕竟教育部门减负的目的就是通过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给孩子营造一个发展个性、拓展兴趣的空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减负本来是一件好事情,无论是从孩子未来的发展还是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说,都应该是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学生减负可以有,但减负不是简单的做减法,不是一刀切地出台各种“不许”,而是要从学校和教育体制层面进行配套改革。换句话说,教育改革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更要做乘法,而这正是南京家长们焦虑中的教育痛点。

(摘自“天府评论”2019年10月30日,有删改)

青年观点

★张维:要想真正把减负落到实处,就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和家长看到,要想抵达人生成功的彼岸,还有更多的路可以走。

★赵志疆:为学生减负,先为老师减负;为老师减负,先为学校减负;为学校减负,就必须纠正“成绩决定一切”的片面教育政绩观。

★魏英杰:不管增负还是减负,有一个终点是不变的,就是要在成绩上见分晓。为了接力考试指挥棒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学校减了负,但学生的负担却并没有因此减轻。

★陈科峰:只要教育评价特别是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不变,减负政策在执行和落实中就难免会遭到学校、老师、家长和培训机构各种各样的“软抵抗”。

猜你喜欢
学渣教育部门痛点
尾巴帖
Southern_Weekly_1928_2021_02_04_p28
浅谈内部控制在教育部门财物管理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创新策略分析
学渣与文曲星
藏在“抱怨”背后的商机
班级充满相对性
我是学渣千秋叶工作室
贴膏药不能只贴痛点
学渣男的“快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