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究

2020-04-29 06:46丁红橙
江西教育C 2020年3期
关键词:细心计算能力运算

丁红橙

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占据极重要的地位,计算能力的养成与提升,对一个小学生学习数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普通口算题还是实际应用题,较强的计算能力都可以在解决问题时产生便利。小学三年级,还处于学数学的初级阶段,而计算是数学最基本的工具。因此,在三年级这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更要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细心、更加严谨、  更加仔细。

一、以最基础的计算为突破

无论多困难的问题,都可以分成一个个简单的问题。最基础的计算,就是加与减。在三年级,通过这些基础的练习,提高学生的专注程度与细心程度,用简单的加与减,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稳定的根基,他们才可以轻松且稳定的进步。对此,教师除了平日单调的训练外,还可以偶尔在班级中举办一些小小的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重视纠错与改错

学习的过程总是反反复复的,学生需要不停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错误,并且每一个错误都是不容忽视的,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错误可以被称为小错误,它们包含着学生的每一个不认真甚至是能力掌握的不足。除此之外,三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对能力的掌握与理解都不会很迅速,并且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法。

对于偶尔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错误旁边做好批注,让学生及时发现,及时改正,指出错误产生的原因,出错的题目进行重新解决,加深印象。对于大部分学生都出现错误的问题,教师应该仔细整理与总结,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讲解,讲明解題思路。对于一些基础薄弱、计算困难、问题较多的学生,应该在课下进行相对应的指导,对于其作业尽量当面批改。小学三年级,对于独立改正自身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需要教师的监督指导,指出问题先让他们自行理解,说出错误原因,加以改正,遇到他们难以理解的问题要细心教导。对于他们经常犯错的题目,在课堂上进行专门的类型题训练,使学生不留缺陷,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三、引导学生理解原理,发现规律

在进行计算的相关教学时,不应当仅仅像给工具一样将计算知识传授学生,还应当让他们知道这工具如何用,为何用,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时更灵活。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应该以直观的计算为主,先打好基础,再逐步进行抽象思维的转变,促进他们整体数学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以旧知探新知,以此让他们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退位减法》的讲解时,就是通过进位加法加以引导,使他们了解这其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除此之外还有《乘法口诀表》,通过表内的算式,延伸至除法运算,学生进行大部分除法运算时,都需要以乘法口诀为基础。

四、指引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形成优秀计算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基本条件,更是影响他们进步速度的重要原因。学生对于计算的法则大多都可以有很好的理解,但是计算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处于同一等级。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会有部分学生投机取巧,对待计算不认真,直接导致了计算准确率大幅下降。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注意以下任务:第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对完成的题目进行仔细检查,做到不漏数,不错数,不错符号。第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认真审题,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线索都仔细核对,认真思考,确定解题的计算顺序,以及运算方法。第三,教育学生认真书写、清晰书写,在解题及运算过程中很多错误是因为书写不清晰而写错数,导致解题错误。第四,强调验算的作用,对于简单的计算可以使用口算,但是口算一定要在验算纸进行笔算和验算,极大降低错误率。第五,在进行竖式计算时,一定要向学生强调,数字与数字之间要对齐,并且留好空隙,进位点与退位点等一定要标注清楚,以免发生错误。

总之,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技能,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未来数学素养的高低。计算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不仅仅学生要勤奋努力,更要依靠教师的细心指导。对于计算,学生一定做到速度快、质量高,持之以恒,一定会收获好的成果。◆(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城县盱江小学)

猜你喜欢
细心计算能力运算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2)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4)
有趣的运算
细心的外公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