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春霞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11700)
产后出血通常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1000ml[1]。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等,这些病因并非单独存在,多同时出现或相互影响,出血多者可致严重贫血或失血性休克等,是导致孕妇分娩后死亡的最主要原因[2-3]。而临床症状轻重与出血原因、失血量多少直接相关。因此,一旦出现出血应及时有效救治,避免病情加重和恶化,并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传统上对产妇多进行一般护理,其程序简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患者容易接受,但此方式无良好明确针对性,疗效欠佳,往往导致出血量较多,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提升疗效,克服一般护理的缺陷,近年来我们应用优质护理于患者产后出血,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52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收治标准,且认可本次调查,自愿接受所有护理方法,排除肝肾功能衰竭、妊娠期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抵触或拒绝配合者。对照组初产妇13例,经产妇13例,年龄平均为(28.8±3.5)岁,孕周平均为(39.2±1.57)周;实验组初产妇13例,经产妇13例,年龄平均为(28.5±2.1)岁,孕周平均为(39.3±1.46)周。两组一般资料接近(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具体为:接待产妇入院,对其评估,测量生命体征;产妇检查,根据情况选择分娩方案;介绍病区环境,交代生活设施使用方法,告知规章制度以及床位医生护士,搞好个人卫生;按时巡视产妇的病情变化。
实验组使用优质护理,操作如下:(1)健康教育:根据产妇的文化水平差异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治疗依从性,预防其它并发症的发生;(2)饮食指导:为分娩产妇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护理方案,叮嘱患者多食用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忌辛辣刺激、不易消化,保证膳食均衡,建立完善的膳食结构;(3)环境护理:为产妇准备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减少人员探视,保证睡眠充足;(4)心理护理: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精神支持,鼓励、安慰,讲解成功案例,进一步提高产妇的治疗信心,使其能够感受到温暖,改善其焦虑不安、恐惧的负面情绪;(5)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对刚分娩后2小时内的产妇要经常按压宫底,观察宫腔出血情况,记录产后出血量,如果产妇膀胱涨,要及时排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对产妇进行活动指导,利于恶露排出,子宫复旧。(6)母婴护理,对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情况进行检查。
观察两组病例护理2h、24h的产后出血量,出血量越多病情越严重。观察两组病例护理满意率=(十分满意率+一般满意率)/总人数,满意人数越多,满意率越高。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产后出血量和护理满意率分别采用()和(n,%)进行描述,符合正态分布者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病例护理2h、24h的产后出血量实验组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护理2h、24h的产后出血量比较()
表1 两组病例护理2h、24h的产后出血量比较()
组别 n 2h(ml) 24h(ml)实验组 26 415.52±12.42 621.23±12.05对照组 26 860.00±13.54 1158.7±12.2 T 123.3518 159.8217 P 0.0000 0.0000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产妇治疗产后出血的原则是针对不同病因采用药物或手术进行止血,我国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在1.6%-6.4%左右,每3个死亡产妇中就有一个产后出血患者[4]。一般情况下,适量补血,防止出现失血性休克或感染。如不慎出现上述情况,则应积极进行救治以保障患者生命。具体有: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保暖、吸氧,做好记录;静脉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当尿量少于25ml/h时,应快速补液,监测尿量,防治肾衰;需要根据医嘱用缩宫素,前列腺素制剂;防止感染,保持通风和清洁。在治疗产后出血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5]。优质护理是当今临床中应用较为合理先进的一种护理方法,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强化基础护理,同时落实护理责任制,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放心服务。本次研究中采用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量、护理满意率方面较对照组优势明显,说明优质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成效卓越。
表2 两组病例的护理满意率对比[n(%)]
结果显示,产妇产后出血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