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粉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对于临床中存在难产、合并并发症等风险因素的孕产妇而言,剖宫产是及时终止妊娠的唯一手段,通过剖宫产能够提高母婴的生存率,改善围产结局。但在传统的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产妇术后麻醉苏醒期较长,想要翻身活动,一般需要去枕平卧至少6h,在这期间,产妇受各因素影响,易主观上感到不适,同时下肢深静脉血栓、腹胀、受压皮肤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概率也将增加,不利于剖宫产产妇的术后快速恢复。基于此,本次试验展开探究,分析剖宫产产妇手术室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方法,详细过程如下。
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为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收集病例样本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共有40名观察对象被纳入研究,所有观察对象均于妊娠期选择剖宫产,且无其他严重外科疾病,剖宫产术后接受自控式镇痛泵镇痛,选定观察对象后通过随机分组抽签原则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平均分组,一组设定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一组设定为试验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两组观察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详细如下:试验组孕产妇的年龄范围介于20-37岁,平均年龄(28.93±4.75)岁,孕周范围介于28-45周,平均孕周(37.02±3.60)周;常规组孕产妇的年龄范围介于20-34岁,平均年龄(28.62±4.33)岁,孕周范围介于28-42周,平均孕周(36.63±3.42)周。
常规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实施一般手术护理,譬如术前准备、病情宣教以及术后病情观察等等。医护人员需要详细记录护理前后患者身体参数指标变化情况。试验组产妇接受手术室优质护理,主要包括:(1)环境护理。尽可能为剖宫产术后患者提供单独休息的房间,保持室内设施的安全、舒适,提前在病房内备好卫生护垫和产垫,定期为病房内通风,维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提高患者的环境舒适度;(2)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在手术室内完成留针穿刺,待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输液肢体是否有肿胀、出血及静脉回流等不良症状,如存在则及时处理;(3)术后指导患者保持较为舒适的体位,平卧时适当抬高患头部,使患者保持在生理屈曲位,避免术后因腹部创口疼痛而引起牵引性拉痛;(4)术后根据主治医生的要求决定患者尿管的留置时间,定期观察患者尿管的畅通情况,如有血尿、尿色异常及尿量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定期清洗患者的会阴,防止逆行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此达到增加患者尿量。护理人员要指导他们卧位休息、多食少餐、饭后漱口等,还要对患者的疼痛部位进行评估;(5)护理患者用药:护理人员要遵从医生的吩咐,从患者的病情出发,指导患者用药,而且给药方式要适当;(6)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必须充分的熟悉患者个性化特点,加强同患者的沟通和联系,预判患者心理状态,理解能力以及对疾病与手术知识掌握程度等,举办不同方式的活动,譬如座谈会以及一对一宣教等方式,对患者实施知识宣教,注重手术过程以及手术预期效果等,达到患者知识需求;(7)围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严格观察患者情绪相关变化,了解和知晓患者身心舒适情况,联合家属协同关心患者,同患者分享手术经验。术后体征监测以及基础护理工作,严格观察术后患者不同特点变化,全面做好引流管固定工作,详细记载引流液性质以及量的变化;(8)注重术后医疗安全护理,护理人员术后给患者提供不同项目的护理和治疗措施时,必须充分的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强化并发症预防;(9)最后就是充分做好出院前健康指导工作,不断实施护理指导工作,发放宣传手册,同家属协同构建家庭延续护理计划,要求家庭成员主动参加,着重培养患者自我护理技能,确保手术远期效果。
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 21.0软件包予以核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产妇心理焦虑及抑郁状态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产妇心理焦虑及抑郁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情况
优质护理人性化高,涉及健康教育和专业护理等多个方面,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用,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将优质护理用于患者临床治疗中可以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积极影响,使患者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病情,拉近护患关系,让患者的病情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有一个良好的健康意识,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随着近年来剖宫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麻醉药物的逐渐稳定,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剖宫能够有效帮助产妇顺利生产,改善围产结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剖宫产术属于有创手术,其对产妇造成的创伤不可避免,因而其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的风险依然存在。手术室护理可有效产妇的护理需求,以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解决产妇剖宫产围术期内遇到的问题,通过体位管理,下肢运动,行为干预等具体措施,有效提升了麻醉苏醒期产妇的舒适度,降低了因疼痛给产妇造成的应激反应,进一步减轻了产妇麻醉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缩短了产妇的康复时间降低围术期产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全面提高产妇对于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临床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剖宫产产妇围产期的不良反应,帮助产妇术后快速恢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