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悦,林 涛
(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 200234)
物流服务被喻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1]。快递服务是快速收寄、分拣、运输、投递单独封装有名址的快件,并按承诺限时送到并签收的寄递服务,是物流服务的重要拓展与延伸,同物流服务一样具有空间位移性[2]。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快递服务”从属于G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的邮政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快递服务由快递服务企业完成,国家邮政局统一监管[3]。伴随着商品交易种类的多样化,快递服务在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的贡献日益增长,不仅有力支持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借力进行自我升级。2018年我国网上购物交易额达到9万亿元[4],大量的商品交易通过互联网完成,庞大的交易额背后是快递服务的支撑。
当前,快递服务的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众多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牛津经济研究院[5-6]的多项研究指出,快递服务刺激了英国外贸增长和竞争力提升,并从快递服务的规模、快递服务在促进地区贸易发展和提高竞争活力中的作用及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Yeung等[7]对香港的航空货运业和快递服务业进行了研究,探讨它们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郭月凤等[8]通过归纳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快递服务的发展规模、水平、服务效率的区域差异,得出导致发展差异的根本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这一结论;王维婷等[9]对全国快递服务业务量及相关要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经济和消费水平对快递服务发展具有正效应;王宝义[10]的研究发现,快递服务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呈现出差异,等等。纵观快递服务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快递服务对经济的贡献[6]、快递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11]、快递企业竞争力[12]、快递服务满意度[13]及快递网络优化[14]等方面。关于快递服务的空间差异问题,已有研究主要是从我国东、中、西部以及各省域间两种尺度着手,缺乏快递服务在市际尺度上的差异研究,所以省域内部快递服务的空间差异形成机理、影响、未来趋势仍值得探讨。
河南省居于我国中东部,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人、物、信息流中心,2016年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15]。2016 年12 月29 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16],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建设了航空港区,强化了其作为河南对外开放门户的功能。《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给河南省带来了新活力,因此针对河南省开展研究也更有意义。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17]和《2018河南省邮政行业运营情况》[18]发布的统计数据,视角从全国投射到省域,旨在通过分析河南省域内部快递服务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为快递服务的相对均衡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近十多年来,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快递服务业务数量与业务收入都逐年增长,特别是2010—2016年间的增长率远超其他年份(见图1)[18],并在2016年达到峰值。快递服务的发展大大改变了我国民众的生活方式。
图1 2007—2018年我国快递服务发展情况
产业发展会带动区域间经济的不平衡,而适度的不平衡对于整体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如果过度不平衡,则不利于区域经济及整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快递服务发展得最好,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个经济圈是快递服务发展的核心区域。从2011—2018年我国东、中、西部快递服务发展的区域分布(见图2)可见,东部地区的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占比均达到80%左右[19],在东部与中西部差异巨大的情况下,中部地区快递服务业务量和收入的波动显得微乎其微。
图2 2011—2018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快递服务比重
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河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郑州国际陆港、国际物流园及电子商务产业园,有力地推动了快递服务的发展[20]。近年来,河南省有561 家企业取得了快递经营许可证,由最初的仅邮政速递一家发展为国有、民营、外资等多元主体共存的市场竞争态势[21]。据统计,2013—2018年河南省快递服务业务量和收入都持续上升(见图3)[22],但省会郑州市在全国的发展地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始终排在第42 名左右(见表1)[23]。这表明郑州市快递服务发展并未从量变产生质变,还需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引导快递服务的健康发展[24]。
图3 2013—2018年河南省快递服务发展情况
表1 2013—2018年郑州市快递服务发展概况
按照河南省地理区域综合划分标准,将省域分为五个地区:豫中、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中是中部的郑州市、许昌市和漯河市;豫东是东部的商丘市、开封市和周口市;豫西是西部的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和洛阳市;豫南是南部的南阳市、信阳市和驻马店市;豫北是北部的新乡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焦作市和济源市(见图4)[25]。
图4 河南省内地区划分
从这五个地区的快递服务业务总量(见图5)和经济发展情况(见图6)来看:以豫中为核心的发展态势明显,这与郑州市内集聚了大量服装和小商品批发市场有关,零售业的发展带动了郑州市与周边地区的商品流动,同时推动了快递服务的发展;豫北地区城市小而密集,信息、资金、商品流动较为频繁,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和快递服务业务量较高;豫东由于紧邻长三角地区,部分快递需要在商丘市中转,所以相对而言,豫东的快递服务发展得比豫西好。
图5 河南省内各地区的快递服务业务量
图6 河南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快递服务业务量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区域快递服务的发展水平。区域快递服务业务量越大,说明快递服务发展水平越高[26]。2018年河南省快递服务业务量为15 亿件,省内各城市的GDP 及快递业务量分布见图7。郑州市是省内经济活动的中心,经济发展水平是全省最高的,快递量也最大;洛阳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郑州市,居河南省第二,因此快递量远超省内其他城市[27];而焦作市、商丘市的快递量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当,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城市为省内快递中转城市,邻近市的快递优先集中于此,再进行分揽。
图7 河南省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快递量
对于快递服务发展的影响因素,有的学者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研究了物流业、轻工业、批发零售业、电子商务、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对快递服务发展的影响[28],有的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快递服务发展的影响[29]。本文将从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收入、信息化程度、政策环境这五个方面对快递服务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展开分析。
3.1.1 人口规模
根据聚集经济效应理论:城市人口规模增长能带来聚集经济效应,使城市效率提高,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增长[30]。图8 所示为河南省内各城市人口数量与快递业务量。用城市人口数量代表人口规模,发现人口规模大的城市快递业务量和收入也高,同前文对河南省GDP与快递服务之间关系的分析基本一致,说明人口规模能为城市发展带来动力,刺激消费,从而促使快递服务协同发展。
3.1.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状态和潜力的标志,常使用GDP作为衡量指标。广东是我国网络零售商数量最多的省份[31],快递业务量达129.6亿件,占全国的25%,GDP也稳居全国首位。而河南省快递业务量最大的地区是豫中,其GDP 占全省的40%,快递业务量占全省的51%(见表2)。市际方面来看,郑州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快递业务量占全省的12%。说明社会经济发展与快递服务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快递业务量较大,而快递业务量大又推动了经济发展。
图8 河南省内各城市人口数量与快递业务量
表2 2018年河南省域快递服务发展影响因素表
3.1.3 消费者收入
优质的快递服务具有即日速递、包裹定位追踪等功能,加速了商品流动和人们的生活节奏。有研究发现,在居民收入高的城市,人们更愿意投入更多资金购买优质服务[32]。从表2 可以看出,河南省各地区的快递服务费与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增减,这也证明当收入增加时,人们更加愿意花资金购买优质的服务,其中包含快递服务。
3.1.4 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是快递服务发展的基石。信息的流通可以使快递服务流程更加细化,让更多的快递企业在满足业务操作高标准化的同时,实现快递服务的全程监督管理[33]。2018 年河南省的互联网宽带用户数同比增长5.7%[34],从省内各市互联网宽带用户数来看(见表2),快递服务的发展与城市的宽带用户数量成正比。
3.1.5 政策环境
快递服务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修订发布后[35],河南省积极响应政策,根据各城市发展情况,制定了河南省邮政业发展规划,通过电子商务带动淘宝村发展。据统计,2014—2018年河南省的淘宝村、镇数量逐年增长,2017年比上一年度翻了一番(见表3)[36]。
表3 2014—2018年河南省淘宝村、镇数量
3.2.1 模型建构
河南省快递服务发展存在空间差异,从快递服务的发展规模来看,河南省内经济发展活跃度越高的地区和城市,其快递服务发展水平也越高,而GDP、人口规模、信息技术等也都与经济发展存在紧密联系。鉴于此,需要多层次、多维度地探究导致河南省快递服务空间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根据2018年河南省域快递服务发展影响因素(见表2),从中选取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收入(城镇和居民)、信息化程度、政策环境共6个指标(见表4),运用SPSS软件,分析各因素对河南省快递服务空间差异的影响。
表4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为了研究河南省各市快递服务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构建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式中:E为河南省各市快递服务业务量;β0为常数;βi(i=1,2,…,6)为各指标的回归系数;Xi(i=1,2,…,6)为各指标变量[37];ε为回归误差。
3.2.2 结果分析
利用上述回归模型,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经方差分析得出,F值对应的Sig值为0,而当Sig 值小于0.05,就可认为回归方程是有效的。因此,可以认为河南省快递服务与这6个指标具有相关性(见表5)。根据拟合效果选取最优模型,当|R|≥0.8时,可认为是相关模型。此次模拟汇总得到相关系数R为0.936,表示变量之间高度相关;多重判定系数R2=0.876,说明方程对样本的拟合效果较好(见表6)。自变量进入模型的顺序反映了其与因变量的相关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首个进入模型,其次是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具有吸引力,能吸引人口流入,商品流通速度加快带来快递服务业务量与收入的提高(见表7)。与非标准系数不同,标准系数考虑到了不同因素之间的量纲和取值范围的不同,因此更能代表每个因素对快递服务的影响程度,由此得出回归方程为E=1.136X2-0.351X1。
表5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方差分析)
表6 模型汇总分析结果
表7 回归系数分析结果
表8 排除变量分析结果
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有4个自变量的Sig值大于0.05,未能进入多元逐步回归模型(见表8),表明这4 个因素对河南省各城市快递服务的影响较小。分析其原因如下:(1)由于2018年河南省移动设备上网人数达8 400 万,使用无线网络的人数高于有线宽带用户数1 600万人[38],使得手机网络和WiFi 的使用数据具有移动和不确定性;(2)虽然每个快递企业都有各自的服务收费标准,但差别较小,真正影响快递服务量的是人口规模;(3)对于政府出台的快递服务业相关政策,企业的感知度高,而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寄递服务质量。
由此可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快递服务的相关性最高。可借用轴-辐式网络理论的思路,以豫中为中心,其余区域的核心城市为辐点城市,通过政府的惠民政策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完善电商交易平台,促进村镇快递服务、电子商务、旅游等行业融合,最终实现省域内部的整体协调发展。人口规模与快递服务的相关性也较高,可利用人口优势细化快递网点服务工作流程,对配送方式进行分类,如投放配送柜自取、送货上门、建立快递驿站等,促进河南省快递服务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基于2018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和国家邮政局官网公布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河南省域快递服务业空间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从全国范围来看,河南省快递服务处于中游水平,还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就省域内的区域划分和市际快递服务发展水平来看,河南省内快递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均为从中心地区或省会城市向四周辐射。
(2)从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河南省各地区快递服务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或城市,快递服务也发展得越好,反之亦然。
(3)河南省域内各地区、城市快递服务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其余因素(消费者收入、信息化程度、政策)影响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