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堉,蒋敏,边原,2,陈岷,2,童荣生,2,龙恩武,2,吴行伟,2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成都 610054;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多次出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在第5版诊治方案中[1],首次提到将利巴韦林用于抗病毒治疗。但是,利巴韦林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明确。因此,笔者基于既往利巴韦林用于治疗冠状病毒,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进行总结,预测利巴韦林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一线抗击疫情的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证据支持。
利巴韦林是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1970年由ICN制药公司发现。利巴韦林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以及与干扰素α-2b联合使用治疗丙型肝炎。它能抑制肌苷酸-5-磷酸脱氢酶的合成,阻断肌苷酸转化为鸟苷酸,从而阻止大量RNA和DNA病毒的复制,对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抑制复制作用。这条反应链的最后一步是RNA基因突变最致命最关键的一步[2]。因此利巴韦林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
利巴韦林在血浆中的消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半衰期相对较短,为2 h,第二个阶段的终末半衰期较长,但个体差异较大,为16~164 h。该药的活性代谢物三磷酸利巴韦林(ribavirin triphosphate)集中在红细胞中,再缓慢清除,半衰期为40 d。利巴韦林有两条代谢途径:一条是可逆的磷酸化途径,另一条是涉及去甲酰化和酰胺水解的降解途径[3]。利巴韦林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需要减少剂量。利巴韦林可口服(生物利用度为40%~60%),可静脉给药,也可雾化吸入。成人口服600 mg可使血浆中药物浓度达到1.3 μg·mL-1,静脉注射1000 mg,平均血药浓度为24 μg·mL-1,雾化吸入在血液中浓度可达0.2~1 μg·mL-1(这种情况下,药物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含量可高达1000倍)。利巴韦林气雾剂首次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住院儿童。目前,主要用于有潜在危险因素的幼儿,如慢性肺部疾病、免疫缺陷或需要通气支持的严重肺部疾病(如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
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说明书中记录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贫血、乏力等,停药后即消失[4]。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倦、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并可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为了更好地辅助利巴韦林用于COVID-19治疗,本研究总结利巴韦林用于SARS及MERS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5-6],具体见表1所示。除表1中队列研究和病例报告外,也有研究报告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的出现与高剂量利巴韦林有关[6],同时,利巴韦林气雾剂会引起恶心、头痛,较少患者会加重或恶化为支气管痉挛,还可引起皮疹、结膜炎或隐形眼镜混浊[4]。
除了利巴韦林用于SARS和MERS治疗时的不良反应报道外,利巴韦林用于其他疾病治疗也有相关报道。CHANG等[16]报道,全身使用利巴韦林(静脉或口服)治疗可引起剂量依赖性贫血,这主要是由溶血和骨髓抑制引起的,但这两者都是可逆的。同时,研究表示溶血性贫血通常发生在治疗10 d后,但也可能出现在药物开始使用的3~5 d后,通常能观察到不良反应所使用的药物剂量为1~2 g或更高。如果之前有心脏基础疾病的贫血患者,其心功能恶化的风险将会增加[17]。POCKROS等[18]报告,即使患者使用小剂量利巴韦林作为病毒性肝炎的联合治疗药物,也会出现低钙血症。除了电解质紊乱(如低钙血症),也有高氨血症和胰腺炎[19-20]。同时,也有研究显示其会对中枢神经系统(CNS)产生影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和情绪变化,但这通常只在同时接受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患者中出现[21]。
检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检索英文主题词为“Ribavivin”“Virazole”“SARS”“MERS”,中文主题词为“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病毒唑”“非典型肺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等,经过系统的检索发现,利巴韦林用于治疗SARS和MERS较多,尤其是广泛使用在SARS治疗期间,具体特征情况见表2。
由以上研究可知,利巴韦林用于SARS能明确降低死亡率和插管率,但是用于MERS的有效性还具有争议,从ALMEKHLAFI等[27]的队列研究和MOHAMMED等[29]病例报告研究可以看出,利巴韦林用于MERS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SUK等[28]队列研究显示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对照组相较于利巴韦林的干预组死亡率更低。因此,利巴韦林用于抗病毒治疗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没有很强的循证证据支持,临床应用需要酌情考虑,必要时采取利巴韦林治疗也未尝不可。
4.1利巴韦林使用剂量建议 根据以往治疗SARS的经验,成人SARS患者的推荐剂量方案:患者肌酐清除率(CCr)>60 mL·min-1,给予利巴韦林400 mg,静脉注射,q8h,连续3 d,然后口服1200 mg(与食物同服),每天2次,连续7 d;患者CCr为30~60 mL·min-1,利巴韦林给药剂量比CCr>60 mL·min-1患者减少50%。给予利巴韦林300 mg,静脉注射,q12 h,连续3 d,然后口服600 mg (与食物同服),每天2次,连续7 d;患者CCr<30 mL·min-1,给药剂量比CCr>60 mL·min-1患者减少75%。给予利巴韦林300 mg,静脉注射,q24h,连续3 d,然后口服600 mg(与食物同服),每天1次。儿童SARS患者推荐剂量方案:①负荷剂量,33 mg·kg-1,静脉注射,只给药一次,最大剂量2 g;②上一轮负荷剂量后6 h,16 mg·kg-1,静脉注射,最大剂量1 g,连续给药4 d;③上一轮最后一次给药8 h后,8 mg·kg-1,静脉注射,最大剂量500 mg,连续给药3~6 d;④雾化吸入20 mg·mL-1气雾剂,每天18 h,或60 mg·mL-1,每8 h用2 h,即每天用6 h[4]。
表1 利巴韦林用于SARS治疗期间报道的不良反应
4.2利巴韦林使用时需监测指标 ①基线血糖和电解质水平(特别是血清钙、镁和磷),然后随着指标稳定到正常水平,再根据需要逐渐减少监测。②基线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或两者同时监测)、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在接受利巴韦林治疗时每日监测,然后随着指标稳定到正常水平,再根据需要进行监测。③基线肝功能和肝酶水平,包括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如果基线值出现异常,则每日监测。④基线肌酸激酶水平,如果基线值异常,则每日监测并同时进行尿液检查。⑤利巴韦林治疗开始,即监测基线血清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每日2次。⑥利巴韦林治疗开始,即监测基线尿酸水平,然后每周2次。⑦利巴韦林治疗开始或血常规监测中有机酸的阴离子间隙(AG)异常,则监测基线乳酸水平,每周2次。⑧病例报告显示,华法林与利巴韦林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前者可能在利巴韦林治疗期间被抑制,这种抑制作用可能在利巴韦林治疗停止后持续1个月,应注意。⑨与齐多夫定同用时有拮抗作用,因利巴韦林可抑制齐多夫定转变成活性型的磷酸齐多夫定[4-5,34]。
4.3利巴韦林使用禁忌证 ①孕妇或有备孕意向的妇女禁用,使用本药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用药前、用药期间和用药结束后至少6个月内至少采取两种以上有效的避孕措施。②有过利巴韦林过敏史的患者。③合并血红蛋白病(如地中海贫血或镰状细胞贫血)、不稳定心脏病或痛风(需特别注意)、肝功能异常的患者。④肾功能不全患者。⑤活动性结核患者:此类患者不宜使用利巴韦林[4-5]。
表2 利巴韦林治疗SARS和MERS情况
续表2 利巴韦林治疗SARS和MERS情况
4.4思维导图 利巴韦林使用时可参考以下思维导图,见图1。
综上所述,利巴韦林作为抗病毒药物,与其他药物(如α-干扰素、糖皮质激素等)一起较为广泛的应用于SARS和MERS治疗,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有些患者使用利巴韦林后,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治愈率和临床治疗结局也较未使用利巴韦林患者好。另一方面,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主要为贫血和心律失常,同时也有其他不良反应的报告。虽然不良反应引起的贫血是可逆的,停药后缓慢上升,50 d后恢复[13],但是对于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重患者来说,出现不良反应很可能会加快疾病进展,导致致命的风险。当然,也有研究报告显示,利巴韦林效果显著且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22]。最近,WANG等[35]在体外的研究表明,利巴韦林能减少病毒感染,但是利巴韦林用于COVID-19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实验来证实。
图1 利巴韦林临床使用思维导图
利巴韦林用于COVID-19治疗尚具有较大争议,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实验来证实。由于利巴韦林的个体化差异较为明显,因此,临床使用前应排除存在用药禁忌证的患者,同时在使用前应仔细综合评估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监测,若有异常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