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雪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 上海 201620)
当今“银发潮”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意识形态、人文文化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随着物质基础的极大丰富,中国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越来越高,不再依赖于传统养老模式与现代医疗服务的满足,老人更加关注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在这一大背景下诞生的“医养文”相结合的养老新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指数。但“医养文”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互联网+”作为依托,将互联网的革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医养文”养老模式当中,才能打造全新高效的“医养文”新兴养老模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医养文”有机融合的创新养老新模式力求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文化跟进”的新理念,期望可以为老人给予更为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有效地统筹社会资源,推动医养文行业的技术变革、效率提升,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医养文服务。
“互联网+”被视为是创新2.0下互联网拓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革新2.0主导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互联网+”视域下的医养文相结合是指在地理空间上、可及性的一种服务供给的增加,是一种高效跨越式的养老服务新理念。这是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实践背景,着眼全生命周期,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养老服务资源和文化精神资源,旨在借助“互联网+”的整体优势,通过多元性的参与主体,给予老年人高质量的老年生活服务,增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境况,以使老人安度晚年。“互联网+”视域下医养文相结合的新兴养老模式符合现代老年人“医养文共需”的基本生活需求,可以有效地满足老龄人口对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和文化精神的多样性需求。
有效实现“互联网+”与医养文相结合的养老新模式深度融合,需要互联网思维模式全面透彻地渗入到全新的养老模式里面进行跨界融合。作为一个信息化、科技化和高效率的引擎,互联网元素须要充分发挥其在养老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效用,通过“互联网+”打造的“医养文”养老新模式中现代医疗保健、传统养老服务和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深度交融,创造一个新的养老生态。同时,“互联网+”视域下医养文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要和传统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连接,因为从目前中国的养老形势来看,这三大养老模式起着主导作用,需要把这三大传统的养老模式融合进具有“互联网+”思维眼光的现代“医养文”相结合的全新养老模式当中,全新的养老模式可以多种型式与传统的任何养老模式进行系统对接和服务供给,加快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新的发展常态,给老年人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养老环境,有利于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整体实现。研究中给出的“互联网+”视域下医养文相结合养老新模式的优化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视域下医养文相结合养老新模式的优化路径
Fig. 1 The optimal path of the new mode of combining old-age care with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literature under the "Internet+" horizon
“互联网+”视域下医养文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在“未富先老”背景下,被视为治疗中国老龄化病症的一剂药方。“互联网+”视域下医养文相结合养老新模式如图2所示,老年群体融入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医养文相结合的养老新模式里,老年人们可以享受到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养老服务,同时也能享受到康复护理、疾病防治、心理卫生等相关医疗保健服务和精神慰藉、文化教育、文体娱乐等相关文化精神服务,满足老年人群体在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和文化精神上的多层次全方位需求。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和文化精神的主体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相互共融的模式圈,互相进行传输数据资料和反馈信息,推进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与养老、医疗、文化信息资源对接,提升养老模式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养老、医疗和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势互补和互通共享。
图2 “互联网+”视频下医养文相结合养老新模式
Fig. 2 The new mode of combining old-age care with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literature under the “Internet+” horizon
将医疗、养老和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用个性化、科技化的手段提高为老人服务的能力,提供持续性的老年照顾服务,真正做到以“老人为中心”的现实要求,满足未来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多重生活照料需求,减轻老人亲属、子女以及社会的养老压力和经济负担。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医养文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掘“医养文”相结合养老新模式的优势,做到养老模式的精准化服务,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高端养老服务需求,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到无缝隙养老护理服务,提升老人的满意度,从根本上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期许。
深度老龄化考验的极大压力早已对中国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愈加严峻的挑战。随着老龄人口生命周期的延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比率的上升,老年人的医疗、养老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就被视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这一形势下,近年来中国相关部门的关注以及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加快了医养文相结合的进程。施行医养文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了再住院率,节省了医疗资源,减轻了家属负担,强化了老年人的安全感,促进了中国养老事业的拓展。有助于构建3种主流养老的优势互补和克服单个家庭照护老人的现实困难。
“医养文”相结合作为一种养老模式的革新探索,精准定位是“医养文相结合”迅速演进的关键。但中国医养文相结合的养老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试点地区屈指可数。并且中国养老服务中普遍存在着重养轻医和文的现象,导致了中国医养文相结合的现状丝毫不容乐观。再者,中国很多养老机构积极性欠缺,普遍认为“医养文”养老模式的多元化责任主体存在着复杂性,并且各个主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会导致“医养文”养老模式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和繁琐,不便于实际性的操作,这就进一步阻碍了中国“医养文”创新养老模式的健康发展。
为了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康健水准,“医养文”有机整合医疗、养老和文化资源业已提上日程。需求探索“互联网+”视域下医疗、养老和文化行业合作的新模式,加强养老保障的模式创新,构建多层次“医养文”相结合的服务体系,保证老年人必要的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和精神文化需求获得有效满足,实现社会养老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以求构筑一个把生活照料、康复关怀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合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促进中国医疗、养老和文化资源融合发展。
深入推动“医养文”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持续性演进,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来建构政策支持体制和要求地方部门的积极配合双管齐下方能打造一个和谐高效的养老融合生态圈。
目前,“医养文”相结合的新兴养老模式还在萌生阶段,暂时还没有系统化和统筹性的利民政策来支持其发展。因此,国家应该做好顶层设计,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障碍,制定并落实扶持性政策,促进“医养文”相结合政策的有效衔接 。具体做法:可以定期研究工作进展,利用“互联网+”技术来统筹各方资源,协调做好医养文相结合的有关政策衔接工作,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来扩大“医养文”新兴养老模式的传播途径和资金供给,构建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在为老人构造一个良好健康状况的同时花费较低的经营成本。在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和医疗照护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创建“银色文化”,重视人文关怀,有助于老年人的社会融入,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以养老为基础、医疗为依托、文化为补充的多元化社会性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和文化事业的有机交融,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老年友好型社会。
在政策扶持的前提下地方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地应对“医养文”养老新模式的发展,提供“医+养+文”的一体化综合性服务,拓宽“ 医养文相结合” 的服务供给渠道。具体做法:地方部门应该理顺“ 医养文相结合” 新型养老模式的管理机制,突破相关主管部门间的壁垒,强化部门间的协力合作。“互联网+”技术具有通融互联的作用,因此,可以依靠“互联网+”新技术来融合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促进各个地区“医养文”产业的资源共享。针对面向老年人群的服务需求,结合自身实际精确导向,充分整合医养文新型养老资源,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事业建设。同时,应该针对老年人的特定需求,提供相应的“医养文”的照护服务。大力推进“积极银色”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顺畅、优质性、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进一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建构产业链资源,将医养文相结合产业进行有效对接,促进“医养文”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向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推进“互联网+”视域下“医养文”相结合的养老模式的有效发展,是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内容,是健康产业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持久之计。在未来,要贯彻增强广大老年人生活品质与健康质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让医养文进行深度融合,给予老年人方便快捷的“医养文”养老服务。同时,借助“互联网+”模式来汇集多方的力量不断完善和弥补“医养文”养老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营造一个良好的养老生态,促进中国养老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