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备课: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转化

2020-04-28 22:09程春雨
关键词:田家孟浩然故人

程春雨

摘要:诗歌的备课要经历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转化的过程。文本解读的三个阶段为:第一阶段,让自己沉浸在文本之中;第二阶段,字斟句酌,读懂字面意思;第三阶段:查找文献资料,深度解读诗文。读懂文本之后的教学转化有两个着力点,一是“玩”出语言的味道,二是“唱”出情感的新意。

关键词:诗歌备课文本解读教学转化《过故人庄》

选择唐诗作为备课的课例,对我而言是极具挑战的。一则,本人对诗歌研究不多,在课堂实践中也没有太多的心得;二则,诗歌本身就是教学中一个“神秘”的领域,教得好的不多,多数是把诗歌翻译、串讲一下草草了事。怀着对诗歌教学的虔诚和敬畏之心,我打算以《过故人庄》完整的备课过程为例,谈谈我对诗歌教学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文本解读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让自己沉浸在文本之中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循路识斯真。”这里的“循”不是寻找的“寻”,而是遵循的“循”。我的理解是,作者在完成作品的时候,已经伏好了脉,就等着读者“循”路找来。我觉得顾城的《小巷》非常适合比喻“循路”的过程:“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在没找到那条通向作者心灵深处的路时,面前就是一条又弯又长、没有门也没有窗的小巷。对此,一条路是拿着“大铁锤”把挡在你面前的“厚厚的墙”砸碎,这种强硬的手段看似找到了一条出路,实则是一种“破壁”的行为,是从文本中“走出去”而非“走进来”;另一条路就是拿着那把“旧钥匙”,找到打开这堵“厚厚的墙”的机关。

那么,《过故人庄》的“机关”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找到打开“机关”的那把“旧钥匙”呢?当你已经沉浸在文本之中,就可以开始到诗中去“寻宝”了。这个“寻”,就是找各种有用的信息的意思。

第二阶段:字斟句酌,读懂字面意思

诗人在写作的时候往往字斟句酌。欧阳修说“词穷而后工”,意思是,没有可用的词语了,文章也就臻于完美了。这一阶段,要逐字去读,慢慢吃透。边读边想、边想边问、边问边答,可以跟文本对话、跟作者对话,也可以跟自己对话。

文题“过故人庄”就暗含很多信息。“过”是“拜访”的意思,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故人”和“庄”。能和孟浩然成为故人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庄稼,还是一位同诗人一样的“隐者”呢?这两种不同的猜测可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理解。而“庄”字之解,也与前面的问题相关。如果所拜访之人是一个庄稼汉,这个“庄”就是“故人”所居住的村庄;如果拜访之人是个“隐者”呢?这个“庄”就有可能是故人的村庄,也就是说,故人是这个“庄”的主人。

先看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把“鸡黍”换成“红薯”或者别的什么,可以吗?“邀”字和文题中的“过”字,是否矛盾呢?文题说“拜访”故人庄,这里为什么又说故人“邀请”我到他家里去做客?姑且先不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这一个个问题中,我们就会慢慢地发现诗文的脉络。这里有一点可以确定,文题中的“过”与首联中的“邀”是有关联的。要想弄清楚,还得把注意力放在第一句“故人具鸡黍”,这句话直译过来是“老朋友准备了鸡和黍”。问题又来了,诗人怎么知道老朋友准备了什么呢?显然,在这之前,该有一个缘由或者约定,抑或是“故人”写过一封邀请函給诗人,中间提到过“鸡黍”,当然还可能是诗人的猜测。这些都有可能。孙绍振教授在他的《名作细读》一书中介绍过“还原法”,就是还原文本或者作者写作之时的情境。还原法需要借助读者的主观联想,但这种主观联想绝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断和妄想。就像我对“鸡黍”的推断,是有一定的逻辑依据的。作者还未到故人家,怎么就知道故人准备了鸡黍呢?至于为什么说“还没到故人家”,这是因为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明显是诗人在“庄”外所见之景——村边有绿树环绕,郭外有青山依靠。这样一想,前面的“还原”就合乎情理了。

再看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一联中出现了与孟浩然“诗人”身份不相符的一个行为——“话桑麻”。这里的矛盾又和上文的“故人”的身份有关联了:如果故人是同诗人一样的“隐者”,那么他们“把酒”言欢却不似一般文人的“雅集”,不谈诗文却论庄稼,有点让人意外;如果“故人”的身份是“庄稼汉”,这里的“话桑麻”就显得合理多了,但是一个诗人同一个庄稼汉谈论农事真的能够“投机”吗?让我更感兴趣的是“桑麻”与尾联的“菊花”。且看“话桑麻”,这是他们喝酒时谈论的话题;再看“就菊花”,这个“就”字的解释是“靠近”的意思。一个“话”一个“就”,突出所谈论的主题是桑麻,而菊花不过是陪衬罢了。如果将这两个词调换一下位置,在我看来就再合适不过了。变成“把酒话菊花”“还来就桑麻”,整首诗的理解又是一番味道了。按照变换后的意思,我们可以做个梳理——

诗人接到“故人”的信,信中说,准备了鸡黍要与诗人把酒言欢。诗人到了村外一看,绿树环绕青山相依,确实是个好地方。两个人敞开窗户,赏着菊花喝着酒,谈诗论文好不快乐。一转眼要离别了,两个人约定明年这个时候还要在这里看看庄稼。

这样一读,也很顺畅。可是诗人为什么要制造这些悬念和矛盾呢?我想,解开这个问题便能“循路识斯真”了。

第三阶段:查找文献资料,深度解读诗文

教学参考可做最后补充的材料,如果自己的见解可以自圆其说,我认为参考书也可以不看。

清人沈德潜称孟诗“语淡而味不薄”,闻一多先生说孟浩然的诗“淡到看不见诗”。在所查的资料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淡”,这是我解读文本时没有读到的。受到启发,我再读文本就不再停留于字面,而是更关注“诗缘情”这一特质。什么样的情写什么样的诗,什么样的诗传什么样的情。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该是什么样的情呢?李明先生在《孟浩然〈过故人庄〉的两个层次》一文中说:“所抒发的感情是淡雅的,体现的是作者乐在其中的情趣,这种情趣贯穿全诗始终。”诗歌中的田园乐趣从无到有、从淡到浓、从浓到醇,符合人的情感发展规律,体现了一种质性自然之美。这种美至少可分为两个层次来理解:第一个层次是表层的,体现一种生态的和谐,是感官之美;第二个层次是深层的,寄托着作者浪漫的理想,是心灵之美。李明先生认为,这首诗抒发的感情是淡雅的。再看沈德潜的评价“语淡而味不薄”,“语淡”主要指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质朴,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味不薄”应该指的是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吧。用平淡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内涵,这的确有点“强人所难”,但是诗人却运用得得心应手,一首诗写得浑然天成。所以《瀛奎律髓》中说:“此诗句句自然,无刻划之迹。”

我决定将解读的重点放在对“语淡而味不薄”的理解、赏析上,如果能说通了,接下来就有可能带着学生走进学诗更高的阶段。先看语言的品析。

1.动词的巧妙使用将平淡的事件娴熟地串联在一起。

“故人”“鸡黍”“我”和“田家”这四个再寻常不过的词语不过是在陈述事实,一“聚”一“邀”两个动词才是情感的体现。且不说“鸡黍”在当时是否为家宴寻常菜肴,单说这个“聚”字,主人为诗人的到来提早准备,足见对诗人的重视。而一个“邀”字更是热情洋溢。此联虽明写“故人”的行为,却暗含了“我”的情感。此处可做一联想,在鹿门山过着隐居生活的诗人,在面对老朋友设酒杀鸡的热情邀请时,一定是爽快答应、欣然前往的。明明是心情愉快却不流露,反而“轻描淡写”地将“过故人庄”的原因交代出来,其用意在蓄势,也在蓄情。

2.寻常之景别具一番韵味。

有人说,颔联的景是“美”的。这一点我不否认,但也不承认。村边的绿树、城外的青山,在现代的都市人眼中绝对是诗一般的美景。但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对过着隐居生活的诗人来说,这算得上是美景吗?不过是一番寻常之景罢了,何处没绿树,又何处无青山呢?因此,我以为诗人在颔联点出田家的位置,并不是用“美景”相称,反而是告知读者,田家就是田家,田家就该是这样一种恬淡的景致。这种寻常无奇的景致反而增添了诗人对田家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期待。

虽然这是寻常之景,却也别有一番韵味。且看“绿树”“村边”本是静景,但诗人巧用了一个“合”字,一则可见村庄被绿树环绕;二则将静景写“活”了。同样的道理,“青山、郭外”靠一个“斜”字变得富有生气。这两句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入画则静,入诗则动。真乃妙绝!

3.把酒畅饮中的错位表达。

大唐的诗人生活中怎么能没有酒呢?“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杜甫晚年贫困潦倒却念念不忘杯中之物,“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酒”是唐诗不可或缺之物,孟浩然也好饮酒,朋友相见如何少得了酒呢?因此,喝酒又成了寻常之事,而喝到高兴之时“开轩面场圃”就显得自然和谐了。相对于前两联的平静与恬淡而言,这两句诗情感陡升,“把酒”之中,似有无限的话语想要倾诉,但二人却选择了“桑麻”作为畅谈的话题,这着实出人意料。

村外有绿树,郭外有青山,眼前还有菊花,无论谈论哪个话题都是符合诗人的身份的。但诗人却恰恰选择了“桑麻”(庄稼)作为谈资,可以说是有悖常情、一反常态。但就是这有悖常情、常理的选择却成就了这首千古传诵的田园诗作。我对“桑麻”有这样几个理解:首先,做客“田家”,吃着“鸡黍”,看着“场圃”,自然要谈些应景的事,这是自然的流露,不做作;其次,诗人现在隐居鹿门山,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比起功名利禄,他更关心“桑麻”;再次,桑麻不但是诗人真实生活的写照,更是他内心对田园的向往。因此,在诗的末尾,“菊花”成了陪衬,“桑麻”成了主角。这种错位的表达方式,正是诗歌的高妙之处。此外,这一联的关键还在于在情感上的“蓄势”,“开轩”与“把酒”皆有豪爽之气,情感再次升级。

4.以重阳相约作结,以菊花作陪。

主客二人相谈甚欢,意犹未尽,所以约定明年重阳节再来这里赏菊、饮酒。这种浓郁的情感应该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提到“菊花”,就不能不谈陶渊明,《爱莲说》中说“菊花隐逸者也”,是陶渊明的隐逸赋予了菊花这样的象征意义。诗的结尾出现了“菊花”,是巧合还是另有他意?我想,二者兼而有之。如果说,主人爱菊,种菊花观赏就正常不过了。这样想来,主人也必定是一位鸿儒骚人。二人志向相投又都喜爱菊花,这是说得过去的。另一种理解,赏菊花话桑麻,菊花虽美但终究要过活,理想和现实是不可分的,也是分不开的。诗人有自己的理想,但也要活在现实中。如果能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这二者就可合二而一了。本诗中,“桑麻”既是现实也是理想,“菊花”既是理想也是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要用“就”,而非“赏”“观”“看”等字的原因。

读到这里,恍然大悟,原来《过故人庄》不但记叙了诗人拜访故人的事件,还表达了诗人与故人之间的真挚的情谊,更暗含着诗人的志趣和向往——田园才是孟浩然自在的精神家园。

二、教学转化的两个着力点

真正读懂文本之后的教学转化,有两个着力点,一是品味语言,二是体会情感。

(一)“玩”出语言的味道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在分析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慢慢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更要让学生融入诗人为我们所营造的语言世界,从而学习理解、分析、运用语言,去营造自己思想中的人、事、物、景、情。

为什么要选择“玩”这种方式?首先,从诗人写诗的角度来看,诗要在极为有限的字数内叙事、写景、抒情、言志……这就要求诗人在用词炼字上做到极致。以前文人聚会,总是喜欢拿来一位大诗人不为人熟知的一首诗,再挖去其中的一字或几字,然后大家各写一字填进去,最后发现还是本字用得最好。这是在“玩”中推敲语言的典型案例。其次,从学生学习的过程来看,教师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或方式,促使学生在思考、分析、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把书本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储备,把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技能,而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这一目标达成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如何为学生更好的学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服务。品质越高的教学设计越能让学生玩得愉快,学得深入。具体到这首诗的“玩”的设计,我想可以把其中的几个地方“挖掉”,让学生补填。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青山郭外()。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菊花。

当然,挖字填空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表达的精妙,还可以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学诗。既然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识,获得乐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唱”出情感的新意

我想到用“唱”这种方式来学习唐诗,是受到梁俊老师和他的学生唱《苔》的启发。这让我发现曾经自己的思路是多么闭塞,“词”可以唱,为什么“诗”就不能唱呢?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主演,学生虽是演员但不过是个“跑龙套”的角色。这种授课形式对于教师来说,很难实现专业成长,因为他一直不停地在再往外“倾倒”,并没有吸收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很难实现思维的提升,因为他要不停地记录,没有思考的时间和发表的机会。这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要想扭转这个局面,教师先要打破思维定式,转变个人的“教育哲学”。要学会给语文教学松绑,给自己松绑,同时也要给学生提供展示和发表的时间与空间。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读上去自然而又淡雅,整首诗以叙事和描写眼见之景为主,虽未直接抒情,但不是没有情。然而这种情感是隐藏在文字内部的,需要我们以分析理解为前提。整首诗的情感应该是由淡到浓的,通过一些动词的使用融情于事、融情于景。这些上文已经分析过,这里就不重复了。对这种渐变的情感,如果用朗诵的方式,学生和教师把握起来都有难度,但是通过唱就容易多了。

至于要怎么“唱”出来,这个空间应该留给学生自己去创造。唱好唱坏不重要,什么形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演绎作者的情感变化。而在演绎的过程中,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又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因此,“唱”的目的不在于“唱”的形式,而在于通过“唱”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当然,如果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架”,让他们能循路识斯真。例如,可在每一句的后面,加上一个语气词,并说明添加的缘由。具体形式如下;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綠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备课不看教参和别人的教学设计,就会较少外界的影响,这样有助于自己更加专注的思考与分析。对于教学设计的创新,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语文教师应该肩负起振兴语文教学的重任,把语文当成语文来教,学生自然会喜欢语文,自然会喜欢学习。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明.孟浩然《过故人庄》的两个层次[J].大学教育,2012(11).

[3] 方回.瀛奎律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田家孟浩然故人
那日
故人
门缝
第13话 故人
Our process of building a physical robot prototype
春晓
An Analysis of Literary Languag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分数应用题算术解法探究
春晓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