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利华
摘要:青年公寓是一个面向现代都市青年的居住、生活、分享、创业、社交为一体的实体社区。青年公寓(公租房)是城市引入社会资本,采用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的建设方式,由符合享受公廉租房的高端人才及新就业青年人,向平台租赁,平台享受政策补帖,提供青年人才居住的模式。青年公寓(公租房)是公租房的补充、衔接、延伸,有利于建立多样需求住房市场,丰富租赁市场、提高住房保障能力,为城市留住人才。
关键词:青年人才;公租房;公共租赁系统;品质生活
1 青年人才租赁公租房存在的问题
公共租赁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和租金价格的住房,是对住房困难人群的过渡性解决方案。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6日对外公布《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从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
公租房位置偏,无法匹配青年人群居住需求。一方面,市区内土地少而租金高,郊区可用土地租金低,公租房常位于城市外环或郊区,由于位置相对较偏,交通不便,距离工作地较远增加交通成本,商品配套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青年人多种消费需求,公租房小区档次低,品牌效果差不符合年轻人心理特点等原因,公租房并不是青年人才理想的居住选择。另一方面,公租房社区构成人员复杂,入住公租房的大多是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与青年人的社交圈差别较大,无法匹配青年人的生活工作习惯。
2 青年公寓(公租房)建设模式
青年公寓(公租房)是一个面向现代都市青年的居住、生活、分享、创业、社交为一体的实体社区。青年公寓(公租房)是城市引入社会资本,采用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的建设方式,由符合享受公廉租房的高端人才及新就业青年人,向平台租赁,平台享受政策补帖,提供青年人才居住的模式。
3 青年公寓(公租房)建设必要性
3.1 有利于推进城市安居工程建设
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城市现有的公租房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青年住房的需求。建设青年公寓(公租房),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住房保障,安居工程的的具体体现,是坚持安居工程健康发展的战略,加强“全市住房一盘棋”的具体体现,必将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加速推进城市安居工程快速健康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高品质城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2 有利于完善城市公共租赁系统
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强调,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基本住房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必须切实做好这项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青年人才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及时解决住房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切实履行服务职责,加快建设青年公寓(公租房)住房,切实为青年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和支持。
青年公寓(公租房)的作用是通过政府补贴住房,为青年人才提供基本的居住生活空间,达到具有基本的生活居住条件。隨着城市的发展,青年人才对个人住房的需求不断升温,要想彻底改变以房地产开发拉动内需的经济风险,防止住房供求不匹配,坚持住房不炒的原则,需要加大租赁市场建设,完善城市公共租赁系统。
青年公寓(公租房)工程建设既能拉动投资,又能促进消费,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青年公寓(公租房)能丰富城市保障性住房系统,提供多种住房选择,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弥补完全政府补贴缺陷。通过青年公寓(公租房)项目的建设,青年人才通过申请取得租赁资格,即可获得政府补贴,只需出少部分的租金,便可获得良好的物业服务,还可根据需要长期租赁,充分发挥公租房的使用特性。青年公寓(公租房)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是解决青年人才住房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租房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完善城市住房保障系统。
3.3 有利于解决青年人才住房需要,留住人才
近年来,为了城市发展,各大城市想尽办法吸引青年高端人才,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留住青年人才,其中住房措施最有诱惑。相比给予青年人才安家费,有限期内提供青年人才住房等措施,建设城市青年公寓(公租房)更行之有效,更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有利于解决青年人才的住房需求。
新进外来青年人才由于在短期内难以获得合适自有住房,解决青年人才居住问题,有利于微城市留住人才,增加社会关怀、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城市社会的安定团结。
青年公寓(公租房)面对的主要对象一是新参加工作无能力购房的大学毕业生,二是外地引进青年人才,全部是为“夹心层”人群提供的保障性住房,房间里开通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且租金较便宜,生活十分便利,以满足过渡城市化阶段青年人才对住房的基本要求,是留住城市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3.4 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为青年人才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青年公寓类(公租房)作为公共住房租赁系统,具有公共政策属性,同时由于其管理模式灵活,可采用酒店公寓式管理模式,又能提供较高质量的生活服务,从而受到青年人才的青睐。
首先在选址上,青年公寓(公租房)不再局限于住宅用地的限制,可结合商业用地进行开发,因此青年公寓(公租房)可与商业建成综合体,位于城市繁华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公共服务齐全,消费方便,适合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与生活习惯。其次,青年公寓(公租房)受租群体主要为年轻人,年龄学历相差不大,人群素质高,与青年人的行为心理居住诉求相对协调,便于形成和谐的生活氛围。再次,青年公寓(公租房)可结合城市其他公共建筑及公共空间进行设计,优化内部外部生活环境,为年轻人打造环境优美舒适,现代时尚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4 结语
公租房无法满足社会对优质青年住房的需求。青年公寓(公租房)是公租房的补充、衔接、延伸,是对我国现行政策保障住房的创新和补充,对解决新进城市工作和引进外来人才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了政策新路径,具有其他住房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青年公寓(公租房),是贯彻落实住房保障,安居工程的的具体体现。结合住房租赁市场进行整合,开发青年公寓(公租房)公共租赁系统,有助于为城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么咏仪;“青年公寓+创客空间”互联网新型社区排行榜[J];互联网周刊;2015年10期
[2]崔哲,董屹,平刚;浅论保障性住房的城市精神 宁波市鄞州区人才公寓设计[J];时代建筑;2011年04期
[3]周燕珉,林婧怡,齐际;为青年人定制公租房——从需求出发的青年公租房套型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2年01期
[4]彭春来;建议:增加住房供应 实施公租房制度[J];城市住宅;2010年04期
[5]栾玉树;公租房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建筑经济;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