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
——以广西警察学院为例

2020-04-28 11:04韦恋娟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公安意愿

韦恋娟

(广西警察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CNNIC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络新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59.6%,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全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重构着知识结构和人类的认知与行为方式,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体学习的个性化和效率,希望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微型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将“微型化”“移动”与“学习”结合起来,为实现人们的这一学习需要奠定了基础。

关于微型移动学习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已有学者作了相关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究影响社会群体使用移动学习的行为意愿及因素,由于研究对象跨度大,得出的结论不太适用于公安类院校大学生群体。鉴于以往大部分研究的解释分析方法采用的是TAM技术接受模型[1]61-66,因此,本文将以UTAUT技术模型为蓝本,在结合以往研究和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以广西警察学院为个案,探讨公安类院校大学生移动微型学习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

一、理论依据和模型假设

(一)模型理论依据

微型移动学习能否被用户采纳与接受是一个技术接受命题[2]。当前,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用户行为预测和接纳的理论模型有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整合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在微型移动学习研究领域,UTAUT模型或TAM模型是开展研究的最优理论模型[3]。为了准确预测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意愿情况,并对此作出清晰解释,1989年美国学者戴维斯在尝试借助理性行为理论研究使用者对信息系统的接受时提出了一个新模型,这就是技术接受(TAM)模型。TAM模型认为,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意愿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从而影响用户个体对新型技术的接受和使用行为。UTAUT模型是美国学者文卡塔什和戴维斯等人在创新扩散理论和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在该模型中,用户行为决定于使用意愿;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以及社会影响等共同作用于用户的行为意愿;年龄、经验、性别和自愿性等四个调节变量也会影响行为意愿。

后有学者深入研究发现,TAM技术模型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UTAUT模型对当前有重要影响的八个理论模型进行提取和整合,将影响技术接受的因素浓缩为四个核心变量和四个调节变量。四个核心变量包括:努力期望、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和促进条件。四个调节变量包括年龄、经验、性别和自愿性[4]43。调整之后的模型更加完善、解释度更准确、使用范围更广泛。鉴于此,本研究将以UTAUT技术模型为支撑,根据以往研究及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特点,以广西警察学院为个案,探讨大学生移动微型学习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了避免初始模型的自愿性在移动微型学习的研究中可能会与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产生交叉影响,不利于进行回归分析,为此,本研究确定调节变量为性别、年级、专业等三个因素。

(二)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本研究以UTAUT模型为依托,将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使用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归纳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三个核心变量。绩效期望是指用户个体认识到到移动微型学习能为其学习生活提供帮助,有助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在以往的研究中,绩效期望被认为是TAM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使用意愿最具有代表性的预测指标。因此提出了假设 H1、H3、H5(见表 1)。使用意愿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努力期望,它是指用户个体使用微型移动学习时存在困难与否。当用户个体感觉能简单且轻松地进行微型移动学习时,则有利于增强其对微型移动学习的使用意愿。而微型移动学习的意愿愈强烈,用户个体的学习效率也会愈高。因此,本研究确定了假设 H2、H3、H7(见表 1)。社会影响是指用户个体受到特定的对象或人群的思想或行为的影响,决定是否使用微型移动学习。本研究的社会影响是指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开展微型移动学习的外部因素。学习者感受到的社会影响越大,就越能推动微型移动学习的使用,从而越能感受到使用微型移动学习确实有效促进自身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确定了假设H4、H5(见表1)。

将以往研究得出的结论与公安院校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的特点结合,对原有变量进行适当补充,引入感知娱乐性、感知财政成本等两个变量,构建新的研究模型来探讨学生微型移动学习的使用意愿(见图 1)。

图1 新的研究模型

其中,感知娱乐性是指用户个体在微型移动学习过程中参与某项活动时能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程度,属于内部因素[4]45。当学习者认为移动微型学习这种非传统学习方式给其带来的感觉是轻松的、愉快的时候,这种学习的娱乐感会反过来强化学生对移动微型学习的使用意愿和感知程度。经分析移动微型学习使用情况发现,感知娱乐性是影响大学生使用移动微型学习意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假设中确立了 H6、H7(见表 1)。

感知财政成本是指用户个体认为在移动微型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技术环节或购买设备方面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5]104-105。本研究的对象是公安类院校在校大学生,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在使用微型移动学习中考虑的首要因素是费用成本。由于在读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因此,他们在使用新开发的技术时,首先会考虑自身是否有能力承担使用该项新型技术所需付出的各种费用,因此确立了假设H8(见表1)。

表1 模型研究假设

基于上述研究模型的分析,本研究作出如下的研究假设。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

(一)模型构建

依上述的研究假设,建立本研究回归方程模型:Y=A+μ1X1+μ2X2+μ3X3+μ4X4+μ5X5+ε

其中,Y表示微型移动学习的行为意愿;A表示常数项;μ1...μ5指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X1…X5为各个变量;ε指误差项。

(二)研究工具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借助自编的《高校大学生使用微型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调研,以期进一步了解公安类院校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的使用意愿和影响因素。问卷设计内容涉及三个部分。

一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用户个体的性别、学历、专业等基本信息。二是对公安类院校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行为的调查,包括用户个体使用微型移动学习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微型移动学习的频率、获取微型移动学习的途径、学习效果评价等。三是公安类院校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广西警察学院在校生。共发放问卷328张,收回有效问卷298张,有效回收率达90.9%。有效问卷中女生110人、占36.9%,男生178人、占63.1%,男女比例基本符合警察类院校男女生数量的比例。被调查学生的学历分布情况是,专科生211人、占70.5%,本科生87人、占29.5%,基本符合新升本学校的学历比例。被调查学生的专业分布情况是,文史类126人、占42.3%,理工类172人、占57.7%,基本符合学校专业分布情况(见表 2)。

表2 样本描述统计

关于检验问卷信度,本调查研究采用克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sα)。α 系数取值范围为 0~1 之间,α系数越大,说明问卷数据信度就越高,相应的,问卷稳定性也越好。经统计,得出该问卷的整体信度高达0.933,可见该问卷整体稳定性较好。本研究涉及探索性因子探究,因此有必要对结构效度进行测评。依据KMO和Brartlett球体检验对调查问卷展开分析,KMO值为 0.886,Brartlett球体检验Sig=0.000,问卷符合因子分析标准需求,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注:因子分析标准为KMO>0.7,Brartlett球体检验 Sig<0.0.1)。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假设验证

本调查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回归分析是指通过提供变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来定量描述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数学过程[5]104-105。一般情况处理方法为:引入自变量,保留影响显著的变量,去除影响微弱的变量,最后得到一个最佳回归模型(如表 3)。

表3 移动微型学习意向影响因素对行为意愿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由分析结果得出,微型移动学习行为意愿的多元相关系数调整后R2=0.830,表明努力期望等5个变量对广西警察学院在校生微型移动学习的使用意愿解释为83%,整体模型共线处于可接受水平。由此可得假设检验结果和回归方程为:行为意愿=-.213+0.512*绩效期望+0.412*努力期望-0.303*社会影响+0.356*感知财政成本+0.286*感知娱乐性。

表4 假设验证结果

(二)假设检验结果

本调查研究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如下表所示,各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在(-1,1)之间,主要用来表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影响程度,其值越接近1,则变量之间的影响就越大。根据回归分析发现,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努力期望、感知财政成本、感知娱乐性对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的认可度表现有正向积极的影响[1]61-66。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微型移动学习价值性和实用性是认同的,同时也说明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已渗透到教育领域,逐渐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

绩效期望是用户个体认为使用微型移动学习能够达到个人对目标的要求,且能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5]104-105。从结果可看出,绩效期望回归系数最高达到0.039,是公安类院校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使用意愿的直接影响因素。

努力期望是用户个体使用微型移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容易程度[5]104-105。努力期望回归系数达到0.382,说明公安类院校大学生感觉到微型移动学习简单易用,只需要花费很少的努力就可以满足知识学习的需要。

社会影响是用户在移动微型学习时受到周边人影响的程度[5]104-105。研究发现,微型移动学习工具的普及、网络的全覆盖、学习资源的丰富多样化对公安类院校大学生用户个体对微型移动学习的使用意愿产生了正向积极的影响。而社会影响对绩效期望不产生正向积极影响,换句话说身边人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利用微型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大。

通过感知娱乐性和使用意愿的回归分析发现,感知娱乐性对使用意愿有正向积极影响,用户体会到微型移动学习的娱乐性,也对努力期望产生正向积极影响,它们的回归系数分别高达0.661和0.610。调查研究发现,阅读、交友、游戏等娱乐性活动是公安类院校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常选择的内容。因此,开展有趣味的移动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

感知财政成本对使用意愿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无稳定的收入来源,担心网络流量资费过高,移动设备及应用的费用愈低,愈受大学生的欢迎。

此外,专业类别在公安类院校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使用意愿上有较大的差别。相对于文史类的学生,理工类的用户个体认为使用微型移动学习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性别对学生微型移动学习使用意愿没有明显的影响差异,因此,不认可男生比女生对网络技术接受度更高的假想。年级在公安类院校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使用意愿上没有明显影响,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年纪相仿,基本处于18~25岁之间,年龄差距小。

四、公安院校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服务的相关建议

从调研数据的分析不难看出,公安类院校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感知财政成本、感知娱乐性和社会影响等五个方面。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微型移动学习服务。

(一)开发更适合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

绩效期望是用户个体对微型移动学习效果的期望。微型移动学习资源是微型移动学习的重要支撑,其开发、服务、利用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微型移动学习的效果。移动学习资源开发者应着眼于微型移动学习的特点,根据公安院校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需求,将微型移动终端建立的社交网络融入到学生的警务化课程教学中。结合移动终端的多样性及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兼容性,整合简单易懂、短文本、多链接的学习资源,推出基于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公安类学科的移动学习平台,尽量以内容丰富、操作简单为前提,以促进学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对微型移动学习的使用意愿和服务需求。

(二)开展协同合作的微型移动学习嵌入式服务

微型移动学习设备和应用的使用体验,也会影响到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移动学习使用意愿。感知娱乐性是反映学生微型移动学习使用意愿最明显的因素,通过分析学习者在调查中的微型移动学习体验情况可推断,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感知娱乐性显而易见是对微型移动学习这种新鲜事物感到十分有趣,并非真正体会到微型移动学习的轻松愉悦。鉴于此,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应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公安类大学生特征差异和学习内容的不同,做出一些个性化的选择。如公安类学生的学习资源尽量以图表、知识导图、视频等形式来呈现。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民警察,在校的实践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则有必要通过灵活丰富的课程内容设计和互动方式,提高互动场景的真实性和互动信息的有效性。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知识问答或者小游戏,通过游戏化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公安类院校大学生微型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

(三)加大宣传,创建良好的校园微型移动学习环境

社会影响也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接纳微型移动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安院校需要大力宣传与推广微型移动学习,加快创建良好的校园微型移动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使用意愿。学校要加强完善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为学生微型移动学习提供便利。还要培养专门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人员,尽可能地进行公安类课程相关资源的创建,建立移动学习平台,通过学习平台延伸学习的宽度,同时实现老师能随时随地进行课后答疑。公安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校园实行警务化管理,学生课后生活相对简单,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移动学习平台还应具备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功能,使学生用户之间相互认可、接受,并通过相互之间的影响,提高微型移动学习的使用意愿。

(四)强化公安类课程微学习资源的设计,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型移动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越来越被公安院校大学生群体所接纳。移动通信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工具及各类教学软件的出现,给公安院校大学生带来了丰富多样且获取便捷的学习资源。各类社交平台(如微信、QQ等)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即时又方便,使公安院校学生能在交流中获取学习资源。

如何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微型移动学习的有效性,一方面要做好公安类课程学习资源的微型化开发,加强公安类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另一方面要甄选适合微型移动学习的公安类课程学习资源。从更具体的角度来说,一是加强课程学习目标的设计,突出课程重点、理清疑难点;二是将学习内容细小化、碎片化,将重点放在知识点的回放上,使其更适合公安院校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有效学习;三是在做好学习内容微型化的同时,要考虑如何复原和重构公安院校大学生掌握零星分散的内容知识。应有效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和优质的学习资源,设计微学习资源及教学模式并将其推广至移动学习中,促进微型移动学习的移动化、数据化和个性化。

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将会更大范围、更有力地推动微型移动学习在高校中的使用。本研究选择公安院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选取具有时代科技代表的移动终端,以UTAUT技术接受模型为支撑,分析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型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UTAUT模型中的技术使用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增加“感知财政成本”“感知娱乐性”等因素,增强了模型的普遍适用性,不仅为微型移动学习研发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扩展了模型的新的应用领域——微型移动教育。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公安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影视艺术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探索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公安报道要有度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论公安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