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规范管理效果探讨

2020-04-28 15:11:30李燕嫦杨小剑李碧欢
智慧健康 2020年9期
关键词:达标率全科规范

李燕嫦,杨小剑,李碧欢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广东 东莞 523960)

0 引言

糖尿病(DM)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作用受限引起的,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结构变化,导致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迅速[1]。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减退、代谢能力降低等因素,更易成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2]。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易受不良行为习惯的干扰,不能稳定控制血糖。因此,如何对糖尿病进行规范管理、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是社区全科医生关注的重点[3],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 择2016年1月1日 至2018年12月31日 社区的300名糖尿病患者,以不同的管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名。对照组中男性96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为(55.7±6.1)岁;观察组中男性10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为(56.5±6.4)岁。此次研究患者经FBG、2hPG及糖耐量试验确诊为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的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均衡可比。

1.2 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糖尿病者;②意识清楚,愿意参与配合。排除标准:有以下情况之一可排除:①严重精神障碍者;②合并酮症酸中毒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诊疗,在血糖变化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降糖药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科医生规范管理模式、进行综合性健康管理干预。

1.3.1 规范管理方法

成立规范管理健康责任小组,对就诊患者采用全科医生首诊负责制管理模式,全面负责糖尿病患者初诊、复诊、随访诊疗全过程的社区规范管理模式[5]。

1.3.2 规范管理内容

建立健康管理档案,详细记录患者就诊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并针对指标变化调整方案。遵循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原则,围绕疾病知识、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进行指导[6]。①开展知识讲座、讲解糖尿病的潜在风险、诱发因素、并发症等相关知识。②教会患者正确快速测血糖的方法;嘱患者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以预防突发的低血糖反应。③饮食指导:改善患者饮食结构,保持低盐、低脂、高维生素的饮食习惯,少量多餐;摄入比例适当的糖、脂肪、蛋白质,控制总热量。每日总热量一般为:男性1800-2400 kcal,女性1600-2000 kcal。④运动指导:养成长期、规律运动的习惯,选择适宜的方式、时间及强度。遵循一三五七的运动原则;运动强度适度,运动脉率保持170减去年龄为宜。⑤心理指导:糖尿病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及时评估其心理状态,有效解决心理问题。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的血糖变化及代谢水平,包括FBG、2hPG以及HbA1c;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达标标准为:FBG 7.0 mmol/L,2hPG 10.0 mmol/L[10],HbA1c7.9 mg/dl。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SPSS 25.0软件包处理。以χ2检验方式进行对比分析;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及代谢水平比较

经不同管理方法方案干预后,观察组FBG、2hPG以及HbA1c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血糖达标率比较

经不同管理方法方案干预后,观察组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及代谢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及代谢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比较[n(%)]

3 讨论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专科医生较少,社区全科医生在慢性病的防治与管理上作用凸显。有效发挥全科医生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通过全科医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行规范管理,从用药、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促进患者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此次研究结果可以证明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规范管理的效果优于常规自我管理方法。因此,在社区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全科医生运用规范管理的方法进行综合干预,对糖尿病的防治有积极作用,值得在社区推广。

猜你喜欢
达标率全科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中国水利(2021年7期)2021-04-02 23:52:07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0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