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就诊率干预效果分析

2020-12-03 10:28苏昱烨
智慧健康 2020年9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托幼口腔疾病

苏昱烨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0 引言

儿童是我国口腔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点人群,因为每年开展的调查工作所呈现出来的数据都显示出儿童口腔疾病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就诊率与患病儿童数量严重不符。由于婴幼儿关乎着我国人才的发展,因此国家对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加强了重视,并要求各个教育机构、社区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措施,让家长重视儿童口腔疾病,从而及时给予治疗,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 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概述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关键性阶段,儿童机体健康程度对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口腔是学龄前儿童成长发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程度决定着儿童恒牙、颌面部骨骼生长发育是否能够正常发育、发音是否准确,并且对儿童的咀嚼功能具有较大的影响。经过数据统计,我国学龄前儿童产生口腔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包括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病症,以龋病为常见性疾病。口腔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发育。因此,需要儿童产生龋病时及时就医,从而使疾病受到有效的控制,并促进牙齿康复,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但是,根据数据调查显示,产生龋病的儿童就诊率严重较低,就诊率与患病儿童的数量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表明家长对儿童口腔疾病未有效重视,严重影响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质量。

2 影响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就诊率的因素

2.1 家长缺乏口腔健康意识与保健知识

学龄前儿童产生口腔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家长未对儿童口腔疾病产生重视,有40%的家长认为儿童未存在牙齿问题,30%的家长认为儿童产生的口腔疾病并不严重,无需治疗,还有20%的家长具有及时就诊的意识,但是因为儿童的心理因素放弃就诊,剩余10%的家长因为没时间、无好牙医、看牙费用高的原因而未及时带领儿童就诊。可见,家长的思想意识决定着儿童的就诊率,家长严重缺乏口腔健康意识与保健知识。

2.2 托幼机构未重视儿童口腔健康教育

站在托幼机构的角度分析就诊率,托幼机构在对幼儿教学中,融入了口腔保健知识,也邀请了家长参与机构开展的口腔保健教育讲座,但是效果不佳。家长仍然不重视学生的口腔疾病,就诊率虽然有些变化,但是仍然较低。分析机构开展的口腔保健教育可知,口腔健康教育只依托于讲座,在日常未与家长产生良好的交流,使教育质量受到了影响。另外,在幼儿日常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模式单一化、枯燥化,幼儿兴趣低下,从而降低了教育质量。

3 提高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就诊率的干预措施

3.1 托幼机构重视并加强儿童口腔健康教育

托幼机构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幼儿提升各种能力,幼儿健康成长也是机构需要承担的责任。因此,机构要注重幼儿各方面的健康,要时时掌握幼儿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与父母交流、沟通,让父母重视幼儿的健康成长。由于幼儿口腔疾病未影响幼儿的生命安全,父母对口腔问题未形成重视度,需要托幼机构承担起教育父母的职责。在日常交流中、家长会中强调口腔疾病对幼儿的严重影响,引起父母的重视。机构还要开展口腔健康讲座,将与口腔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口腔知识及日常保健措施,使父母实施幼儿日常口腔保健措施,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率[1]。另外,在托幼机构的素质教育课程中纳入口腔健康教育,让幼儿受到教育的影响形成保护牙齿的意识。通过托幼机构的口腔健康教育对家长的影响,能够引起父母的重视,使就诊率有效提升[2]。

3.2 社区加强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每个家庭与社区的联系较为密切,社区是掌握社区范围内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领域。社区要注重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防治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口腔疾病宣传教育,可以实施专家讲座、发放宣传册等方式传播口腔健康及保健知识,引起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的重视[3]。在专家讲座、发放的宣传册中,要将口腔疾病对儿童的影响、口腔保健知识融入在内。其中,口腔保健知识要包含以下内容:①注意口腔卫生,能够有效控制牙菌斑。②纠正不良饮食习惯。③局部使用氟化物。④采取窝沟封闭剂预防儿童窝沟龋。⑤定期带领幼儿检查口腔。通过社区强化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防治工作,使家长掌握了口腔疾病对幼儿的影响及日常保健,在幼儿发生口腔疾病时,能够及时带领幼儿进入口腔医院治疗,使就诊率大幅度提升[4]。

3.3 口腔医院改善服务态度,消除儿童恐惧心理

经过数据统计可知,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对医院具有较强的抵触心理,主要是因为恐惧心理影响着儿童对医院的态度。在恐惧心理影响下,使患儿进入医院后大声哭闹、躯体抗拒配合,严重影响口腔治疗效果[5]。因此,需要口腔医院针对幼儿实施不同的治疗策略,让幼儿的恐惧心理逐渐消除并信赖医师,从而使治疗效果大幅度提升。治疗医师在面对幼儿时,可以采取讲-示-做法、言语交流、奖励与赞扬法、捂嘴止哭法、语音控制法等策略,极少数幼儿会产生坚决拒绝治疗行为,此类幼儿可以征求家长的同意实施保护性固定法,采取笑气-氧气吸入镇静、口服镇静药物、静脉镇静药物、全身麻醉的方式。在此过程中,要求医师掌握各种行为管理技巧,并充分发挥家长的参与角色,使治疗过程形成医师-家长-患儿三方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在实施上述措施时,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患儿治疗时存在三种心理类型,一是紧张型,二是娇养型,三是骄横型。紧张型幼儿在治疗时,会产生哭闹并不抗拒的行为;娇养型幼儿在治疗时,会与家长撒娇不愿离开家长的行为;骄横型幼儿在治疗时,会表现出拒不张口、大吵大闹等行为。医师在治疗时,要注意以下内容:①注重态度与语言。医护人员接待患儿时,要表现出亲切、耐心、和蔼的态度,并且在与患儿交流时运用患儿理解、喜欢的语言,如使用的水枪比喻成淋浴器等,通过比喻对幼儿思想的影响能够消除紧张感,接受治疗[6]。②注重环境。幼儿治疗室要创建成能够舒缓儿童紧张心理的环境,还要融入玩具、画报、电视机、音响等措施。在治疗时,可以利用电视机播放幼儿喜爱的动画片,能够成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治疗过程顺利开展。③注重操作技术。医师利用语言取得幼儿的信赖后,还需要运用操作技术取得幼儿的信赖。医师在治疗时,要掌握幼儿的疼痛点,尽最大限度地降低患儿疼痛感,还要将治疗所需的器械置于幼儿视线之外,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治疗上,让治疗过程受到影响。如果幼儿在治疗时未产生疼痛,会降低幼儿对治疗的恐惧感,能够促进以后治疗的顺利程度。

4 结论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社区、托幼机构、家长对儿童口腔疾病加强重视,加强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从而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率并促进家长及时带领儿童入院治疗,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托幼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0-3岁托幼机构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普及眼保健知识
北京托幼服务亟待成长
南昌市中学体育课程中保健知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