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失眠症效果的系统评价

2020-04-28 07:48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失眠症功能障碍检索

张 琪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内科教研室,安徽 宿州 234000)

失眠症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中国睡眠研究会2018年公布的睡眠调查报告情况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症发生比例为38.2%,失眠主要症状有通气障碍、夜间觉醒、睡眠呼吸暂停等[1]。因夜间睡眠不足,患者经常出现内分泌紊乱、注意力涣散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和生活。失眠症的治疗西医主要使用苯二氮卓类中枢抑制药治疗,该类药物长期应用会出现耐受性和依赖性,不良反应较多。近年来,中医护理通过头肩部推拿、穴位按摩等手法缓解失眠症患者紧张情绪,对失眠症治疗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国内亦有部分文献对中医护理措施干预失眠症疗效进行了研究,但多数研究样本量偏小,部分文献甚至存在方法学偏倚,缺乏合理的系统评价,本文采用循证医学研究策略,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检索文献检索以下中英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包括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检索词为“中医护理”、“失眠症”、“中医推拿”、“睡眠障碍”等;英文数据库包括Web of Science、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NCBI)和Cochrane Library(2019年第5期),检索词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insomnia”、“lose sleep”、“massage”、“RCT”。

按照Cochrane Handbook的检索策略,检索方法是自由组合检索。以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进行,并查找纸质文献、专业期刊杂志、相关学术会议论文、近年学术期刊以及尚未发表的相关研究。所纳研究文献都能依据文献引用关系追溯其它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见刊至2019年5月。

1.2 文献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随机对照实验。

1.2.2 研究方式 定量研究。

1.2.3 研究对象 依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国内外失眠诊断和治疗指南》认定为失眠症的成年人群[2],种族、国籍、性别不限。

1.2.4 结果指标 所纳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量表或测试方法来评定睡眠障碍发生状况。

1.3 文献排除标准(1)研究对象为未成年人(<18周岁);(2)研究方法不是定量研究的文献;(3)失眠症诊断标准与本文冲突的文献;(4)使用自制量表;(5)综述;(6)数据不能提取的文献;(7)全文不能获取的文献。

1.4 文献筛选由2名相互独立人员在数据库中按照设定的检索词进行检索,按照文献入选的标准,搜集与纳入标准一致的文献,若有分歧邀请第三方讨论解决(图1)。

1.5 评价文献质量为提升系统性评价质量,本文纳入的文献均由2名相互独立人员按照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5.1版进行文献偏倚评估[3]。评价的内容包括:(1)研究对象有无采用随机方法进行分组;(2)分配方案有无隐藏;(3)对参与者是否运用盲法;(4)研究采集的数据完整与否;(5)研究结论是否是选择性报道的;(6)其他偏倚情况。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1.6 提取文献资料利用事先设计的表格对筛选出来的文献提取数据,提取内容为:(1)文献标题;(2)作者及发表时间;(3)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年龄、体重、性别等);(4)样本总量;(5)中医护理措施等。

1.7 数据统计分析利用Cochrane Community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依据卡方检验和I2检验研究所纳文献研究间的异质性,若各研究间无异质性(P>0.1,I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el)评价分析;如存有异质性(P<0.1,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评价分析。计算各组之间的RR(Risk Ratio)值以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检验水准α=0.05,P<0.05。采用漏斗图分析潜在的发表偏倚,采用逐一排除法分析敏感性。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文献情况根据设定检索标准初步收集文献1287篇,其中外文文献33篇,中文文献1254篇。严格按照文献纳入标准筛选,共计纳入9篇文献,入选文献样本量总计923名,其中男性503名,女性360名,年龄跨度18~79岁,平均年龄(40.45±13.28)岁。各研究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注: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②睡眠质量;③睡眠时间;④入睡时间;⑤睡眠效率;⑥日间功能障碍

2.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评价纳入的12项研究中,都提到实验对象随机分组方法产生的,其中文献1和3提及随机方法为随机字母表法,文献4为中心随机系统法。所有文献都没有提及分配方案是否隐藏,也未提及是否运用盲法。纳入研究数据均完整,各研究未提及随访情况。见表2、图2。

表2 风险偏倚评价

图2 偏倚风险评价结果比例

2.3 Meta分析研究结果

2.3.1 匹兹堡睡眠指数 以纳入研究中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作为指标,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异质性较高(I2=70%,P=0.002),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普通护理组相比较,中医护理组干预失眠症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MD=-2.73;95%CI(-3.21,-2.22),P<0.00001],合并效应量Z=10.53,P<0.05。以PSQI为指标,按照其权重比例关系,中医饮食调理(27%)、穴位按摩(26%)、药浴(20%)为疗效最显著的三项中医护理措施。见图3、图4。

2.3.2 中医护理干预失眠症的亚组分析 纳入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中主要测试项目,Meta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为[MD=-1.06;95%CI(-2.15,0.03),P=0.06];睡眠时间为[MD=-0.17;95%CI(-0.34,0.00),P=0.05]。入睡时间为[MD=-0.36;95%CI(-0.54,-0.18),P<0.0001];日间功能障碍为[MD=-0.38;95%CI(-0.65,-0.11),P=0.006]。中医护理组相比普通护理组相比,在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数据提示,中医护理不能增加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失眠持续时间,但是中医护理后显著减少患者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对失眠症治疗具有明显辅助作用。见图5。

图4 中医护理措施权重比例图

2.3.3 潜在的发表偏倚与敏感性 Cochrane漏斗图评价结果呈现不完全对称,提示发表偏倚有可能存在。采用逐一剔除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分析剩余数据,剔除前后结果基本一致。且敏感性分析表明此次研究结果总体稳定,入选的结果具备代表性。见图6。

图5 中医护理干预失眠症Meta亚组分析情况

3 讨论

祖国传统中医理论对失眠症有很系统的研究,《皇帝内经·灵枢》称其为“不得卧”、“目不瞑”[16]。《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认为失眠症的病因为“虚劳虚烦不得眠”[17]。临床当以辩证施治,分清虚实,注重平衡脏腑阴阳,调整气血,安神定志为主,辅以心里安慰疗法。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中医护理措施能够通过饮食调理、穴位按摩以及药浴等方式有效缓解失眠症患者精神紧张情绪,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帮助患者入眠并显著减少镇静安眠类药物使用量,对失眠症辅助治疗有很好的疗效[4-15]。中医护理干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服务,临床实践中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本次研究显示中医护理组相比普通护理组干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护理虽不能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提升失眠持续时间,但是中医护理后显著减少患者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对失眠症治疗具有明显辅助作用。按照其权重比例关系,中医饮食调理(27%)、穴位按摩(26%)、药浴(20%)为疗效最显著的三项中医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目前已知的研究证据表明,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减少失眠症患者的入睡时间,减轻日间功能障碍,对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有很好的效果,且中医护理采用的都是物理方法,操作简单,见效快,基本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失眠药物使用,对减轻患者心里负担效果显著。但为进一步明确中医护理的效果,仍需要设计良好、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报告,本文研究数据可供临床治疗参考。护理措施中中医饮食调理、穴位按摩、药浴效果优于针灸、情志护理等。明确疗效尚需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加以验证。

猜你喜欢
失眠症功能障碍检索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