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顺
居家战“疫”期间,重读《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商务印书馆2017年1月第1版),为冯先生焚膏继晷搜集资料,不辞劳苦考察史迹,不务虚只求实,扎扎实实下“笨功夫”的治学精神深深感动。
冯先生以研究《红楼梦》著名于世。1967年,他曾私下托人从图书馆借来影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每天晚上从10点开始到12点或凌晨1点,偷偷按照原著的格式逐字抄写。耗费7个月把八十回全部抄写完毕。
为撰写《曹雪芹家世新考》,冯先生从1975年到1980年,利用5年时间,先研究《辽东五庆堂曹氏宗谱》,再挨着年份,一本本查找卷帙浩繁的《清实录》;再两次亲赴辽阳考察《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等,才完成了第一版。后来,他又根据康熙二十三年未刊稿本《江宁府志》和康熙六十年刊《上元县志》的相关资料及辽阳曹氏亲家甘体垣家谱等新发现史料,三次修订该书。
进入21世纪,冯先生不顾八十高龄,重新担纲精编汇校《红楼梦》抄本。在前期大量案头工作的基础上,季稚跃先生将《红楼梦》除庚辰本以外抄本的所有差异文字,逐字逐行一一对照抄写,冯先生进行核对,之后又约请任晓辉先生细加编校,最终完成洋洋千万言、长达30卷、集合十三种本子、汇合所有正文和评語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汇评》。前后算算,从初版到重校,冯先生花费了近40年,使这部书成为《红楼梦》抄本汇聚的宝典。
为查实玄奘取经东归之路,冯先生在1986年到2005年20年间,十赴西域,三上帕米尔高原,五六次去和田,六次去库车。1998年,他第七次去新疆时,费尽周折,在海拔4700米处找到玄奘取经回国的明铁盖山口古道。2005年又亲赴明铁盖、公主堡,坐实了玄奘经公主堡到塔什库尔干、石头城的归国路线,并穿越罗布泊、楼兰、龙城、白龙堆、三陇沙人玉门关,查证了玄奘回长安的最后路段,填补了学术史上的重大空白。
冯先生那代学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学术成就,肯下“笨功夫”无疑是重要原因。聪明如钱钟书,一部《管锥篇》引述4000多位名家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材料,汪洋恣肆,博大精深,他的治学心得是“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国学大师钱穆,著述等身,在海峡两岸颇有名气,他说过:“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拥有35个荣誉博士头衔的“我的朋友”胡适,属于开风气之先的学术启蒙者,扬名中外,他也有议论:“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生活在今天的学人们,应该好好向先辈学习,摒弃浮躁和虚荣,撸起袖子,扑下身子,脚踏实地,真正下点“笨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