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弹的历史”走向“历史的评弹”

2020-04-27 08:31潘讯陆军
曲艺 2020年3期
关键词:书场力行苏州

潘讯 陆军

《光前裕后——一百个苏州评弹人的口述历史》是以上海师范大学唐力行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弹历史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是“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的最新力作。

这是一项浩大的抢救性文化工程。全书分为两卷,上卷是“评弹与江南社会”系列讲座,下卷是口述访谈录。自2012年至2017年的6年间,在唐力行教授的主持下,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苏州评弹文化研究中心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先后邀请了50位评弹人进校园开设讲座,讲述自己的故事。系列讲座持续时间之长,受邀评弹人士之广泛、多元,无论在高校历史上还是在艺术界都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团队研究人员还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走码头、进社区,访谈了50余位评弹人。100多位受邀者不仅有体制内的著名演员,也有坚持“走码头”的个体艺人,既有资深的评弹理论家、行业管理者、书目创作者,也有书场经营者、票友、听客。虽然100位口述者的身份、经历、立场各不相同,但是唐教授带领他的17位博士、6位硕士坚持观察者的客观立场,通过系统、科学的方式记录下他们的真实想法与不同见解,旨在让后人看到一个真实、变迁的时代。

面对这部160万字的巨著,我们感到其价值已经超越了“评弹的历史”,而走向“历史的评弹”。正如唐力行教授所说:“我们不过是借苏州评弹这门艺术传承的变迁,来认识这个时代”“更加深刻地思考艺术传承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之间的关系。” 具体说来,这部书的出版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开拓评弹研究的资料来源,完善了苏州评弹研究的学术体系。资料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基石。苏州评弹是民间艺术,资料向来匮乏。但是,评弹又是幸运的。周良等老一辈研究者,从学术起点上就重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近年来,唐力行学术团队在前辈基础上开拓前行,从文献梳理和口述记录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整理出数百万字的评弹新资料。前者是2018年出版的三卷本《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 360万字,在评弹界乃至曲艺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后者就是这部《光前裕后——一百个苏州评弹人的口述历史》。评弹口述历史整理工作虽然不是唐力行教授的首创,但是弄出这样规模庞大而又严谨规范的系统,唐教授是当之无愧第一人。在唐力行的评弹传承观中,有“大传承”与“小传承”之分,“小传承”是指评弹艺人传艺和学艺的方式和过程,而“大传承”则是指整个评弹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是包括评弹四要素(艺人、书目、书场、听众)在内的整体传承。因而,唐力行团队所作的口述历史整理工作,既着眼于“小传承”,更关注“大传承”。从系列讲座与口述访谈的整体策划和运作模式中,就体现出评弹口述历史整理工作的转型与超越。评弹口述历史材料不再局限于评弹老艺人的回忆录或谈艺录(旧有口述中不乏涉及社会历史信息,但它是静态的、零散的,或作为时代背景出现的),而是囊括不同年龄段、不同艺术层次的评弹演员的口述记录,更有评弹艺术管理的经验与反思、评弹作者的创作心路以及国内外高校、研究院团及其他机构的研究者围绕评弹展开的思考与探索。从整体上看,一百个苏州评弹人口述历史:由谈艺述往转向文化史、社会史口述;由老艺人单一群体的回忆转向各类评弹人的专题口述;由片段的、零散的口述转向系统、专业的口述;由传统记述方式转向学术化的科学记录——拓展了评弹研究空间,为反思评弹、重构评弹提供了宝贵资料。可以预见,这批口述资料的出版不仅开拓了评弹研究的新领域,也将有助于构建更加丰富完善的评弹学术体系。

二是呈现当前评弹的多元生态,指明了评弹未来该走的正路。这部口述历史不是三五个演员在讲,也不是一两个专家在讲,而是一百多评弹人在一部书中同时发声。这一百多人既包括评弹艺人、学者、作家,也包括以前我们不大重视的个体演员、业余票友、书场经理等,他们从各自的视角、经历、认识出发,讲述了自己心目中的苏州评弹和江南社会。立场不同、观点各异,声音难免杂乱,甚至有些喧哗。但是,这些杂乱的声音恰恰客观反映了当前苏州评弹生存发展的现状,展现了处于江南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评弹文化生态。从历史学角度重构苏州评弹,势必涉及到历史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我认为历史研究应该是包容和超越艺术研究的。这意味着历史学研究既要关注艺术发展本身,更要关注艺术生存发展的周边因素,比如探讨艺术与团体、艺术与市场、艺术与政治、艺术与社会等诸多关系。这些口述历史文本为我们重新认识评弹提供了坚实支撑。苏州评弹团原副团长尤志明的《评弹演出市场回眸与展望》清晰分析了苏州书场发展历程与现状,精准指出公益书场、社区书场对评弹发展的“双刃剑”效应。范林元的《上海文艺演出市场及评弹现状》、李庆福的《新中国成立后评弹界的改书改人改制》等讲述有很高价值。彭本乐的《中篇评弹六十年》直击“政治挂帅”年代文学作品的生产创作机制,其中对《大脚皇后》与《龙江颂》的互文性分析极具说服力。他对上海书场的调查报告以散点透视笔法实录书场众生态,信息量丰富,充满历史感,是一幅江南书场的浮世绘,也还原了评弹作为一门市井艺术的原生形態。实在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开展争鸣。在这部著作的扉页上,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设计,一条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其中每一朵水花,就是每一个苏州评弹人的照片,他们从历史的深处而来,蜿蜒曲折,汩汩不断,又向未来流去。头像的排列虽然是无规则的,但是这条长河的主航道却是清晰的。关心评弹的人们,只要静下心来细细领会,经过像陈云同志所提倡的“交换比较反复”的思考过程,就一定会从百人口述的“众声喧哗”中,在多元碰撞的观点交锋、理念互动中,找到某些规律,找到评弹艺术应该走的正路。

三是秉持终极思考的高度自觉,提升了评弹传承的的理论境界。唐教授是一位具有理论自觉的历史学家,我特别钦佩他在这部著作的序言中提出的“苏州评弹三个终极问题”,即“苏州评弹是谁?苏州评弹从哪里来?苏州评弹往哪里去?”他以这三个问题统摄全局,提炼了百人口述历史的学术价值。百人口述历史则从不同角度对“三个终极问题”作出了解答。比如对于“苏州评弹是什么”的问题,从百人口述中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以苏州方言为主要表演特色、以说表为核心表演技巧、以长篇为主要存在形式和生存方式等特征。金丽生就指出“我们(评弹)就是一人多角,‘跳进跳出,这是我们的特点……我们可以借鉴、运用戏曲的表演方式,……但和戏曲的表演是完全不同的。”他还在访谈中进一步阐释这一观点“评弹塑造角色追求一种神似,当然也要靠一点简单的动作来表演,没有各式服装、化妆来帮衬你,却要让听众觉得你很像……”这些观点与认识应该是评弹界的主流。又如,对于“苏州评弹往哪里去?”的问题,从各人的口述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到对评弹危机的忧思,主要有对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认识不清、正常市场环境缺失、评弹长篇书目弱化、评弹教育仍需改进、评弹管理体制存在掣肘等问题。推而广之,一切戏剧、曲艺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样态,都存在着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迪,找到研究的路径。当然,“终极问题”目前还没有找到终极的答案,评弹艺术何去何从?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需要我们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保护评弹艺术、振兴传统文化,离不开我们不断地去做具体而细致的工作,离不开我们不断地“辨其源、正其流、培其根、守其魂”。

这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众声对话,其意义已经超越苏州评弹,为思考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提供了丰富借鉴。

(潘讯: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综合研究处处长、江苏省曲协理论研究艺术传承委员会主任;陆军: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曲协评弹艺术委员会原主任)(责任编辑/马瑜)

猜你喜欢
书场力行苏州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力行近乎仁”主题作文写作指导
苏州市2个书场入选 江苏省首批非遗曲艺书场
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身体力行
学校党支部构建力行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文化公益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评弹书场
公益型书场生存困境与出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