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珂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牵动着每一个人,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同为抗击疫情出力。在这场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斗争中,曲艺人作为文艺的“轻骑兵”,一马当先、积极参与。疫情发生以来,曲艺人迅速反应,创作出大量的曲艺作品以颂扬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宣传正确的防疫知识,为抗击疫情注入了属于自己的正能量。全国的曲艺人面对此次疫情创作的作品之多、反应之快、覆盖面之广令人惊叹,这些现象背后都是曲艺人的高度敏感、家国情怀和满腔热情。笔者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结合此次创作活动特点、曲艺艺术的本质属性,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正值春节,大年初一之前即有抗击疫情作品面世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随着疫情的发展,新创作的作品也越来越多。
能够形成这样的传播效果,与曲艺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曲艺艺术是将说话功能艺术化的过程,那么创作技法、表演技巧必然围绕“说和听”这一核心关系产生。所以,曲艺之所以快且有良好的效果,皆因口语是其第一要素。
“快”的极端体现是即兴。创作上的很多技巧是即兴留下的痕迹。评书、长篇鼓曲的“道活儿”是没有演出脚本的,除了“梁子”是事先构思好的,其他都是即兴发挥“趟着使”,根据故事脉络想到哪说到哪唱到哪,“久趟成词”之后才有了文本。相声的“现挂”,也是演员根据节目内容与演出现场的碰撞即兴抓其特点的“挂角一将”。李立山老师曾分析数来宝的句式为什么是“三三七”的“六七对韵单尾句”。他说,“早期艺人沿街乞讨边走边唱,看见什么唱什么,现编词这种‘三三七的句子容空儿琢磨,先把上句唱出来,一边念叨上句一边琢磨下句。”曲艺用最低成本的口语作为表演的第一要素,为了口语表达的现实需要而不断地想办法,这些“办法”经过时间检验,不好用的淘汰,好用的固定下来,固定下来的“办法”就是现今我们看到的曲艺艺术技巧。既然演员即兴就可以完成表演,那么即兴衍生的技巧自然能为“创作快”提供先决条件。
曲艺诉诸听觉的要求决定了它的一切表演都是为了能够让人听清楚,让人听了印象深。化妆不能浓眉大眼,也不能过于浓艳,更不能区分角色,不然“开脸”“跳进跳出”就会失去意义;舞台不能有写实的道具,山水、河流、庭院、房屋不能呈现在舞台上,不然“摆砌末”就没了用处;做派不能“露肩膀头子、晃胯骨轴子”,不然语言的冲击力就弱化了。围绕“说和听”这对关系形成了曲艺单纯、简洁、干练的表演和演出特质,为“排演快”提供了形式保障。
曲艺的“快”是与生俱来的,而“快”之余,不要忘了“久”,要让作品的生命力再长一点。高玉琮先生曾专门撰文论述曲艺作品“时效性”与“实效性”的问题。“实效性”是作品当时的效用,而“时效性”是作品恒久的魅力。新闻,时间久了是故事;作品,时间长了应该是经典。
作品能够持久首先取决于它的思想性。作品要尽可能地反映人类普遍的情感、恒久的共识。历久弥新的作品,无不具有强大的共鸣。炎黄子孙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正义战胜邪恶的良好愿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追求,勤奋、节俭、诚信、宽仁的优良品质,敬畏、感恩、忠贞、无私的道德情操……都会让人们产生经久不息的共鸣。即便是突发事件,其中也一定蕴含着可以捕捉的恒久共鸣点。
作品能够持久更取决于它的艺术性。艺术离不开技术,艺术的技术就是艺术技巧。艺术技巧是我们组织形式符号(口语)去构建艺术意象,进而营造艺术意境的工具。艺术性的强弱,取决于这个工具用得好用与否。同样是“贯口”技巧的相声作品,有的流传了下来,有的却湮没在时间里。“贯口”是技巧,技巧本身并无高低强弱之分,关键看怎么用。
作品能够持久还要取决于它的趣味性。趣味性又有“情趣、意趣、谐趣”之分(《中国曲艺概论》228-234页有详述,此处不赘),简单说就是“有滋味”。我们不能把趣味性单纯理解为搞笑,“笑果”不是衡量趣味性的标准,熔铸在作品中的巧妙的智慧才是它经得住长久回味的本质。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经过时间淘洗留下的珍珠,现在的现实能否经得住时间的淘洗留给将来,取决于它的内核是否足够坚硬。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件作品都是经典,但创造经典应是创作的追求之一。
据曲艺杂志融媒体报道,截至2月20日,《曲艺》杂志在“抗击疫情,曲艺在行动”征集活动中已经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篇原创作品,此种局面可以用“广泛”来形容。
“广”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覆盖地域广,二是反映题材广,三是影响受众广。究其原因如下:
曲艺曲种众多。《中国大百科全书》1982年统计有341种;高玉琮和王宏志两位先生认为不准确,1983年进行了一次调查,得出结果是514种;2012年前后,高玉琮先生又进行了一次统计,认为应该达到600种以上;时至今日,有作品有演员活跃于舞台的仍有不少于400种之多,有如此庞大的曲种群做支撑,不广“难”矣。
艺术手法成熟。曲艺是个大箩筐,啥事都能往里装。上至历史长河中的重大事件,下至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宏伟如高山大河,细小如针尖麦芒,都可以用曲艺的形式表现。宣传政策方针,声援抗击疫情,普及防疫知识,赞颂先进事迹,规劝不良行为……都成为此次“事件”创作的题材。
审美取向通俗。曲艺孕育、产生、成熟、鼎盛均在民间。审美取向的通俗化、大众性,是“胎里带的基因,是先天的品格”。正因曲艺以绝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积极向上的、普通人的审美意趣作为创作的主要基调,最广泛的观众才更乐于接受它。又有曲艺杂志融媒、曲艺网等公众号,以及微信群、朋友圈等自媒体的快速传播,其影响的廣泛性可想而知。
曲艺的基因决定了它可以“广”,但“广”之余莫忘了“深”。(一)深入学习,不断提升思想修养。无论“文以载道”,还是“独舒性灵”,思想的深度都决定了作品的深度。王宏老师曾说,“历史题材的作品要有现代精神,现代题材的作品要有历史底蕴,喜剧性的作品要有悲剧意识,悲剧性的作品要有喜剧元素。”这些经验无疑是使作品更具思想深度的好办法。(二)深入生活。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非要有刻骨铭心的体验,创作的灵感才会喷涌而出。“人人心中有,他人口中无”来源于与生活的亲密接触。对无法亲身经历、感受、体验的事物,广泛阅读相关资料不失为一种特殊的“体验生活”方式。(三)深入思考。这是对采集来的素材结合创作方向、艺术技巧进行加工的绞尽脑汁的过程;是十月怀胎的孕育过程,是吃草挤奶的痛苦过程;是从抽象到具体、概念到形象、意念到意象的转化过程,是顿悟的过程。
深入学习、深入生活、深入思考,是深入人心的前提条件,深入人心的作品才有“撄人心”的力量。
综观此次为宣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创作的作品,普遍篇幅短小,稍长一点的7-8分钟,多数在2-3分钟之间。
短小不难探究,其原因之一是时间紧迫,在较短的时间里构制宏篇显然难度很大。“短小”不仅是此次创作活动的特点之一,而且已经成为当今曲艺节目的一个“传统”,因大量信息需要传递,电视台、电台较少允许超过5分钟的曲艺节目存在;网络视频平台指向碎片时间,也较少传播超过3分钟的节目。
篇幅的限制并不构成曲艺发展的障碍,不仅因为关学曾先生早有“五分钟”的提倡,更因为曲艺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它可大可小,大有大的精彩,小有小的妙处。韵诵类曲种通用的“纳米”型返场小段“有一个老汉去放羊,我这个小段就这么长”,尽管就两句话,却构成了完整的作品。一铺一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包袱能量劲爆十足。无论多短,只要制造了完整的或情景或意蕴或机趣,就构成完整的曲艺作品。这种天然优势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具备的。
尽管“短小”是曲艺的先天优势,然“小”之余,莫忘了“精”。(一)视角精。通过树木看森林,透过水滴看大海,开一扇小小的窗看大千世界。以小见大,这是文艺的通识;“不畏浮云遮望眼”“横看成岭侧成峰”,多位思考,这是曲艺的境界。(二)结构精。陈亦兵老师曾指出构思作品的四种结构方法“真戏真结构,真戏假结构,假戏真结构,假戏假结构”,此四种似乎可以涵盖一切对结构的构思。(三)用词精。“千金点子四两词”,视角和结构是点子,有千金重,词虽只值四两,却也有“四两拨千斤”之说,虽不至于“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但遣词用韵应该考究,符合作品或典雅或俚俗或高亢或机巧的主体风格的前提下,务求“准确、新颖、生动”。
谨以以上文字,向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做出努力的曲艺作者们致敬。曲艺艺术博大精深,曲艺创作无比深奥。文无第一,没有最好,要不断探究曲艺本体特征,发挥曲艺先天优势,曲艺这支“轻骑兵”必将激发清新而奇异的无限潜能,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