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鹰
70年艰苦奋斗,70年热血报国,作家吴静林的长篇小说《疆山》将我们带回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新疆建设兵团的火热生活中,让我们重新领略在小说所描写的半个多世纪的斗转星移中,我们的国家经历的沧海桑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疆山》故事的起点开始于1969年的秋天。一群天真烂漫的知青奔赴巴尔鲁克山,被分配到新疆建设兵团的一个放牧连队。连队护送转场的战士们赶着羊群通过中苏争议地区,青年们充分感受着边境地区备战备荒的紧张局势,女战士张红珍为救班长赵长山而中弹牺牲,这给了新到连队的青年们以强烈震撼——这只是小说所描写的一系列故事的开端。
在人们的想象中,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景观壮美,殊不知,像作者这样的兵团第二代深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兵团屯垦戍边的使命十分艰巨光荣,屯垦意味着开发建设新疆,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戍边则要维护祖国统一,而小说描写的那个时代,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兵团战士处于边境地区,其特殊艰苦性,就在于他们肩负着多重职责,每个兵团人在每个季节都会面临不同的考验,在复杂与危险的环境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建设新疆、维护民族团结尽职尽责。小说通过对兵团战士细致入微的描写,谱写出一曲曲悲壮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之歌。
小说《疆山》引人入胜、富于启迪意义,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人物的塑造。兵团的集体化管理,亦农亦军亦工亦牧的复合性,使之成為了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大熔炉,不管是当年进疆的解放军老战士、内地转业军人,还是城市支边青年、农村支边农民,他们汇聚在一起,带有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印记,但整体上看,勇于奉献、大公无私却是他们人格的共同追求。据作者介绍,小说开头写到的那个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牺牲的女战士张红珍,平时是再普通不过的女战士,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大家却有着高度的共性,这是他们性格的底色。
作为一位有功力的作家,作者在书写兵团人壮怀激烈的血性的同时,也注重写他们身上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写这个特殊群体感人至深的友情和爱情。在那样严峻的环境下,战士们依然乐观从容、有滋有味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陆海江是小说中一个极具光彩的人。他作为乌鲁木齐知青,串联起了整个故事,小说没有把他的故事局限在和彭连长的女儿彭春燕、中学同学李雯的感情纠葛上,而是注重写这个文弱、有才气的知青如何在兵团这个大熔炉、大学校中,逐渐领悟真情、正义、友谊、良知、善良。只要有利于兵团发展的事情,陆海江都很愿意做,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了让自己飞翔起来的力量。
作品有着鲜明的现实主义追求,善于以具体的行动反映人物的性格,作品人物众多、线索复杂、故事环环相扣,没有过多的心理独白,作家书写的是一个个有行动能力的人,塑造的是兵团人在屯垦戍边事业中的奉献与牺牲,在特殊的年代里,新疆兵团人在沙漠荒原、边境沿线极为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顽强生存,建设和保卫边疆,他们的命运自然带着浓厚的悲壮色彩,而这种悲壮感也是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