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一期)正式运行,是促进财政预算管理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重要措施,将有力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設。
这也是人大预算监督工作向大数据、智能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实现人大全口径全过程监督政府预算,推动线上监督与线下监督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促进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财政制度建立,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毛玉树 (重庆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
2019年10月9日,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一期)正式运行。
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采取市和区县统招统建、集中部署、分步实施、逐步拓展的建设思路。全市建立统一应用平台,按照“统一编码体系、统一数据标准规范、统一联网方式、统一信息安全体系,市和区县(自治县)分级应用”的要求,市人大统一组织开发软件系统,市和区县(自治县)数据集中在市级云服务平台,市和区县(自治县)两级人大用户通过政务外网与系统联通,通过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满足市和区县(自治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的需求。
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功能主要有四个,即查询、预警、分析、服务,共包括政府预算监督、部门预算监督、专题监督、监督预警、代表服务、政策法规、文档资料、宏观经济分析八个模块。
实时监控是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一大特色,实现了对预算资金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同时监督。
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在运行中,各个部门前一天的数据和每一笔支付信息,都会在次日传输到系统中。这样一来,全市的预算执行情况都会实时置于人大监督之下。如果发现有问题,系统就会启动预警并按程序处理,使预算执行更加透明准确。同时,部门决算和总决算系统也实现了联网,相关数据会实时进入到监控系统中。工作人员在这个系统中能够看到全市决算和总决算情况,对决算情况也能实现很好的监督。
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分三期建设,一期实现市和区县人大与同级财政部门网络联通、完成软件开发;二期实现与税务、社保、国资、审计等部门网络联通、完善软件功能;三期实现与全国人大的系统联通。
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一期)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为了让各区县(自治县)人大用好系统,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组织各区县(自治县)人大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了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使用培训,并交付系统使用的“钥匙”。
目前,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已发挥出监督作用。日前,系统显示,截至2019年11月14日,有13个部门当年预算执行进度不到40%。于是,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向这13个部门发出了“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