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日伦,刘小莲,江 浩,梁 嘉
(广东省信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信宜 525300)
糖尿病足作为临床上典型的难愈性创面,组织活力差,控制感染难度大,病情易反复发作,最终导致截肢或败血症等恶性结果的发生,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因此,采取哪种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感染、坏死以及促进组织修复已经逐渐成为医学界面对的重大难题。临床实践中的保守治疗主要是利用局部创面换药或全身支持措施,局部创面愈合较差,治疗效果不如人意[1]。基于此,本文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选取98例患者,探讨探讨VSD联合PRP临床效应,现报道如下。
本文共纳入98 例患者,病例选取的起始时间为2017.11,截止时间为2018.11,按照投掷硬币的正反面分为两组,各49 例。对照组49 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46~78(62.03±14.78)岁;病程2~11年,平均(6.51±1.76)年。观察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47~76(61.89±15.02)岁,病程3~11年,平均(6.60±1.80)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均大于18岁;病历资料与临床档案完整;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次实验的存在,愿意参与。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者;下肢大动脉闭塞者;肝肾功能障碍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智力低下,难以正常沟通或理解者。
对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实施局部清创,提供抗生素抗感染。观察组采用VSD联合PRP治疗,具体为:依据溃疡创面大小、性状修剪医用泡沫辅料,覆盖负压封闭护创贴膜,连接好创伤负压吸引治疗仪,开始持续负压吸引,设置吸引压力大小为0.2~0.4 kPa,每隔1天更换1次辅料。在封闭式负压引流连续治疗1周后,实施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仔细测量溃疡面积、窦道体积,采血,在22℃环境下离心处理,速度为2000 r/min,维持5分钟,取上层血浆继续离心5分钟,速度为4000 r/min,留下层富血小板血浆留取待用。取2000U凝血酶与1 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混匀,制成促凝剂待用。在清理创面后,按照富血小板血浆:促凝剂为10∶1的比例注入窦道中或在溃疡创面喷洒,最大程度填满腔道,待其凝固后使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之后再使用无菌纱布包扎,注意仔细观察创面有无异常,3天后换药,15天后再次重复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
(1)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溃疡面基本愈合,炎症消退,肉芽较好,血液微循环正常;有效:治疗后溃疡面减小面积>30%,创面体征显著改善;无效:治疗后溃疡面减小面积<30%,创面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2)氧化应激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采集3-5mL外周血,离心处理后使用放射免疫沉淀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CA)。(3)相关治疗时间与住院费用。
以SPSS 20.0版本工具做数据处理。分别采用t、x2检验数据资料,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对比[n(%)]
治疗前SOD、CAT、MDA及TCA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SOD、CAT、TCA水平均有上升,MDA水平下降,而观察组比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氧化应激指标对比(±s)
表2 氧化应激指标对比(±s)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SOD(nU/mL) CAT(U/mL) MDA(µmol/L) TCA(U/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9 66.62±6.1184.04±7.32* 13.21±1.5826.40±2.56* 32.67±2.5321.58±1.63* 5.53±1.0213.68±1.23*对照组 49 66.59±6.1077.29±7.15* 13.19±1.6021.37±2.14* 32.70±2.4426.95±1.86* 5.55±1.0110.05±1.40*t 0.024 4.618 0.062 10.553 0.060 15.199 0.098 13.635 P 0.490 0.000 0.475 0.000 0.476 0.000 0.461 0.000
观察组相关治疗时间与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相关治疗时间与住院费用对比(±s)
表3 相关治疗时间与住院费用对比(±s)
组别 n 创面愈合时间(d)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观察组 49 37.65±3.21 42.06±4.35 39651.37±549.12对照组 49 48.76±3.49 57.51±6.44 48876.33±551.08 t 16.401 13.916 83.005 P 0.000 0.000 0.000
糖尿病足主要由金葡菌、B组链球菌、肠球菌等细菌混合感染所致,引发机体缺血、神经病变、感染病变,共同作用在足部组织导致溃疡或坏死。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感觉神经敏锐性减退弱,机体运动神经受损严重,很难察觉到外界伤害,长期可导致足部畸形、干燥、破损等;且糖尿病组患者普遍存在代谢功能障碍,大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性狭窄,血流堵塞。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创面无法自行修复,逐渐转变为慢性溃疡,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2]。
为了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近年来,临床研制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治疗方案,效果受到认可[3]。本文研究得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VSD联合PRP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要明显优于既往常规清创治疗。PRP作为一种天然生物制剂,其中血小板成分来源于患者自身血液,免疫性原较低,其进入机体后受到血小板脱颗粒影响,能够释放转化成各类生长因子,均有助于加速创面愈合,在临床治疗创面患者中得以广泛应用。影响糖尿病足愈合的一个重要病理环节即氧化应激反应过度激活,因此,临床也常通过观察患者氧化应激治疗判断疾病治疗情况。本文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OD、CAT、MDA及TCA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符合上述分析。VSD能够阻隔细菌持续侵蚀溃疡面组织,减少局部炎性渗出,增加创面血流量,扩张局部微血管,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通过伤口引流冲洗、创面暂时封闭等多种方式保护单核细胞、白细胞等组织免受损伤,降低患者感染风险[4]。同时还可促进机体内抗炎因子大量释放,发挥良好的抗感染功能,并且应用联合方案后可加快血管内皮细胞、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肉芽组织生成,诱导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趋化,促使神经血流速产生介导,改善神经周围营养支持,减轻神经损伤[5]。本文中观察组相关治疗时间与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更低,也进一步说明联合方案更有助于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减轻身心及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采用VSD联合PRP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效果良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