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兵
(扬中市中医院,江苏 扬中 212200)
结直肠癌属于临床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由于该病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因此多数患者一经发现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以排便困难、便血、腹泻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为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均造成不良危害[1]。据统计显示,我国结直肠癌患病率及病死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肝癌,位列第四位。目前临床治疗结直肠癌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不利于预后恢复。因此,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常见并发症类型、病因对临床预防治疗意义重大[2]。本文以2014.1—2019.12我院收治6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例,分析并发症常见病因,提出防治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4年1月—2019年12月,抽选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4例作为观察目标,包括男性病患30例,女性病患34例,年龄最低为50岁,最高为80岁,平均年龄(67.6±1.4)岁,病程时间短则1年,长则5年,平均病程(3.1±0.4)年,其中33例患者病灶位于直肠,31例患者病灶位于结肠。本次研究纳入标准为:(1)均经纤维镜结肠镜、CT等辅助检查,诊断为结直肠肿瘤;(2)均统计参与且积极配合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为:(1)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2)排除存在手术禁忌患者;(3)排除抵触配合研究患者。
8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56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后观察且记录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结合患者基本资料分析并发症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护理策略。
计算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记录并发症类型,分析并发症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护理措施。
汇总研究结果数据后录入SPSS 21.0系统完成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值予以验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通过t值予以验证,结果差异情况以P<0.05反映数据间统计学意义。
此次64例患者术后2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9.06%,其具体并发症类型及分布详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及类型分析
分析患者基本资料显示,60岁~76岁患者为并发症高发人群,同时术前合并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合并症患者(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切口感染属于外科手术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类型之一,根据发生原因不同可以分为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口后感染两类[3]。其中切口感染主要是由于术后对切口防护工作不到位所导致的,且切口类型不同引发的感染率也有所差别,常规开放性手术切口由于长度较大,因此术后感染率相对较高,加之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坏死组织清除不足、死腔、异物或操作性创伤等情况,使得缝合后的切口仍存在隐秘性皮下损伤[4]。
预防此类感染时需首先纠正患者的饮食结构,提高营养的摄入比例,如患者存在消化功能障碍或无法正常进食的情况,则需及时开展肠内营养支持,为切口恢复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其次,术后指导患者如何自主调节腹压,可通过深呼吸或肛门自主排气的方式,同时在饮食结构中禁止添加产气类食材,另外患者排便时切忌突然用力,应采取缓慢屏气的方式,且如感觉腹部不适需立即停止屏气,以预防切口开裂。第三,在术后应根据切口长度选择适当的包扎方式,其中常规切口应选择多头腹带进行包扎,必要时可采取加压包扎的方式;微创手术切口则选择常规包扎即可。第四,如患者本身存在原发性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疾病时,应在术后及时纠正,以免影响创口恢复[5-6]。
手术操作不当也是引发吻合口瘘的重要因素,在吻合过程中袖壁过薄或缝入脂肪等其它组织,就会导致吻合口周围张力过大,加之术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很容易引起吻合口瘘。另外,如手术前患者胃肠道准备程度相对较差,无法做到有效的灌肠式清理,其肠道内容物也会导致切口无法及时复原。针对吻合口瘘的预防手段主要为结扎时保留更多的血管,使切口周围血液循环相对较好,吻合操作时尽量增加吻合袖的厚度,且减少皮下组织被同时缝入。必要时可选择负压引流的方式减轻创口压力,促进肛门排气时间的缩短,为恢复营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预防此类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即为开展强化型围术期护理,向患者说明术后肺部感染的危害,并及时对其呼吸道内痰液进行清理,必要时可选择人工吸痰的方式清除。全麻手术患者必须在完全清醒后才能拔管,且拔管后需立即对口腔内分泌物进行清理。手术开始前叮嘱患者戒烟戒酒,降低对呼吸道的刺激性。并鼓励其尽早开始康复训练,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促进痰液外排。第一天开始,予以小流量生理盐水冲洗低位吻合口,同时观察盆腔冲洗液量与质,每日记录,保证心中有数。同时对针对低位保肛手术治疗的患者自创用麻醉气管插管所用塑料管经肛门置入直肠,越过吻合口,且利用球囊充气,预防滑脱,由此帮助患者早期排气,为恢复营养创造更有利条件。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少见并发症和预防方式。第一,针对部分术后行肠道造口的患者易发生感染或出血类并发症,这是由于手术时对造口周围肠道游离不充分,将肠壁提出瘘口时张力过大,或瘘口直径过小等。另外,在手术结束后如对造口的消毒清洁工作不到位,也会因切口周围死腔、肠溶物等物质造成感染。预防此类并发症时需严格控制造口的直径,且对提出的肠壁要进行充分的固定,必要时可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处理,术后日常强化消毒清洁护理。第二,少部分患者在术后会出现排尿困难症状,造成这一并发症的原因在于切除手术后原结直肠位置留有较大的空腔,此时膀胱、前列腺等组织因失去原有支撑力而逐渐位移至空腔内,造成了组织牵拉,容易引发膀胱、前列腺等炎症病变,使得排尿功能出现障碍。来自第2-4骶神经的副主感神经形成盆神经丛,后分布于直肠、膀胱,是支配排尿和阴茎勃起的主要神经,在中低直肠肿瘤手术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另外,由于空腔效应也使得其周围尿道平滑肌过度松弛,在排尿时无法发挥应有的挤压作用。预防此类症状需在术前开展排尿训练护理,使患者习惯创伤排尿,并在每次排尿后立即清洁外阴部,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第三,少部分患者在术后会出现骶前出血的情况,造成这一并发症的原因在于骶前静脉因手术受到损伤,因而在术后出现渗血或出血的情况,如未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性病变。预防此类并发症的方式在于手术过程中对骶前静脉丛进行保护,切除肠道组织前应充分游离静脉血管,并适当固定,以最大程度降低其损伤。预防此类并发症的方法在于手术期间对骶前静脉丛的保护,避免损伤骶前静脉造成难以制止性恐怖性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