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琴
(南京市江宁医院妇产科,江苏 南京 2111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糖代谢紊乱,如果不能给予及时的干预,就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多种代谢紊乱等情况,致使母婴安全受到威胁[1]。因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给予常规降糖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并未得到证实,不建议应用。而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因此,日常饮食调控对血糖水平控制十分重要[2]。本文现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饮食管理指导对患者糖脂代谢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报道如下。
将2018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3例,实验组42例。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44岁,平均(30.02±2.37)岁;最短孕周34周,最长孕周40周,平均(36.32±1.23)周。实验组患者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45岁,平均(30.11±2.32)岁;最短孕周34周,最长孕周40周,平均(36.29±1.21)周。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指导,即给予常规门诊检查及宣教。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予以饮食管理指导,内容如下:(1)合理计算热量:根据患者身高、体重、运动量等实际情况计算热量需求,不仅要满足母体与胎儿的需求,还要尽可能控制血糖水平。对于1~3个月孕早期患者,热量供给和孕前保持一致;对于4~6个月孕中期患者,热量供给每天增加626~835 kJ;对于7~9个月孕晚期患者,热量供给每天增加836~1465 kJ[3]。根据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不同营养物质的热量,计算各种营养物质成分所需的重量,制定标准化食谱。(2)合理调节用餐次数:叮嘱患者少食多餐,每天约6~8次,分别于清晨、中午、下午、临睡前等时间进食,但禁止餐间吃零食、饥饿等。在饮食中,注意微量元素、无机盐、维生素的摄入,并保证每天服用一定量的钙剂、铁剂。(3)营养干预:根据患者营养评定结果,对患者予以个体化营养指导,即结合患者个体差异、个人喜好、经济条件等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4]。必要的情况下,可指导患者服用瑞康能、怡可糖等调整血糖。(4)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散步、游泳、孕妇操等运动,时间30~60 min,以微出汗为宜,3~5次/周。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糖代谢、脂代谢水平及围产儿结局。(1)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患者糖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围产儿结局: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
将本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 20.0软件中,计量资料表示为(±s),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比,分别用t值与x2值检验数据差异,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实验组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代谢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代谢水平比较(±s)
组别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mmHg) 餐后2 h血糖(mmHg)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n=42) 7.57±1.13 6.42±0.76 7.66±1.25 5.02±0.71 8.68±1.38 6.30±0.83对照组(n=43) 7.54±1.14 6.95±0.78 7.70±1.02 5.80±0.73 8.64±1.45 7.24±0.81 x2 0.12 3.17 0.16 4.99 0.13 5.2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实验组干预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实验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数据为20.9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产儿不良结局情况比较[n(%)]
近些年来,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日益提高,妊娠风险非常大,对母婴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然而,因为妊娠的特殊情况,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所以,饮食控制成为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最基本方法。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指导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计算患者每天所需热量,以此满足患者自身需求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每天适当补充一定量的钙剂、铁剂与维生素;通过中医食疗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患者自身血糖、血脂水平的控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科学的运动。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饮食管理指导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及围产儿结局,临床推广价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