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与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对比分析

2020-04-27 07:11涂锦可王珊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丹红芦丁内皮

涂锦可 王珊珊

1)江铜集团东铜医院药剂科,江西 抚州 331812 2)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河南 郑州 450003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多在睡眠或休息时发病,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 d达到高峰,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1]。研究发现,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造成患者脑部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软化,临床进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2-4]。脑梗死的病理过程实质上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过程,因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脑梗死发生的最常见病因,而且患者常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或对应的全身非特异性症状[5]。从中医学角度来讲,脑梗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衰少,标为痰湿壅盛、气血淤阻,因此,针对此病机中医药研究出现了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等方法[6]。

临床上脑梗死的基础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抗血栓、改善脑水肿、营养神经、改善局部微循环等,但多数患者病情仍呈出现进展。丹红注射液是从中药丹参和红花中提取的有机酸类物质,红花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等功效,主要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中风等症[2,7-8],并对心脏有轻度的兴奋作用,降低冠脉阻力,保护心肌,减少心肌梗死。另外,丹红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降低血压,增加脑血流量,快速抑制血小板凝聚,促使纤维蛋白溶解,降低血黏度,对脑缺血、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3-4,9]。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东铜医院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6-01—2018-12在江铜集团东铜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的选择符合《脑血管疾病分类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发病6~72 h内入院,经头颅平扫CT或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明确诊断,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血液病或出血倾向。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丹红治疗组)30例,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组(芦丁对照组)30例。丹红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8岁,平均62.3岁;芦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1~76岁,平均63.5岁;头颅平扫CT或MRI诊断脑梗死部位:丹红治疗组多发性9例,大脑皮质区5例,丘脑9例,基底节区7例;芦丁对照组多发性8例,大脑皮质区3例,丘脑8例,基底节区11例。2组年龄、性别构成比、病情严重程度、既往史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脱水、抗血小板、降脂及调控血压、血糖等治疗措施,如阿司匹林、甘油果糖、甘露醇等。丹红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20 mL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血糖高者可选用生理盐水250 mL)缓慢静滴,qd,14 d为1个疗程。芦丁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曲克芦丁注射剂0.3 g(长春天诚药业有限公司)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qd,14 d为1个疗程。

1.3临床疗效判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应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NDS)标准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根据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指南,临床疗效判定标准:(1)基本痊愈: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神经系统体征消失或有轻度感觉障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2)显著进步: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基本恢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3)进步:神经症状体征有改善,NDS减少18%~45%;(4)无变化: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变,NDS减少<18%;(5)恶化及死亡:治疗后患者体征加重,肌力减退,NDS增加≥18%或死亡。总有效率以基本痊愈与显著进步合计计算。

2 结果

2.1临床疗效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丹红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芦丁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NDS对比治疗前2组N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NDS均低于治疗前,且丹红治疗组低于芦丁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2组在1个疗程的治疗过程中,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常,亦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组别n治疗前治疗14 d结束时丹红治疗组3026.95±3.3010.98±2.28∗△芦丁对照组3027.10±3.2216.22±2.6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芦丁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一般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或软化[10-11]。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急性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高,导致患者机体出现神经元缺血性损伤或死亡,常表现为言语不清、意识障碍、肌力下降,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周围缺血半暗带尚存在侧支循环,大量神经细胞尚存活,随着血供的恢复,存活的神经元功能可以恢复,同时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再灌注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可以得到较大改善[12-13]。急性脑梗死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为缺血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近年的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功能等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4-15]。

血管内皮在血管张力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血管功能易出现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全身性反应,其可导致血管顺应性下降,进一步导致各级血管床压力升高[16]。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血清Hcy水平的升高可损伤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导致机体血压升高,进而影响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17]。因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Hcy共同促进急性脑梗死病情的发展。

超敏C反应蛋白是机体中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机体出现损伤或有炎症反应时,肝脏合成、分解hs-CRP的速度加快,导致患者血清hs-CRP水平异常升高,可诱导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增加血小板、白细胞的黏附,降低机体白蛋白水平,加重血栓形成,促使脑水肿的形成[18]。因此,拮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黏度与血液高凝状态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上急性脑梗死属偏枯、中风范畴,由瘀血阻络、气血逆乱、脑脉痹阻引起,其突出特点为起病急、预后差、容易产生后遗症[7-8,19],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等[1,20],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不醒或死亡。中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的病因与患者年老体衰、情志失调、饮食所伤等相关,病机在于血溢脉外、肾虚精亏、神明失守、痰滞脑络,治疗以化瘀通络、益气活血为主[21]。研究显示,将传统的辨证施治及中药汤剂、注射液等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病情,减轻脑缺血损害,保护脑组织[22]。

脑梗死发生后,其治疗原则为早期改善局部血流、保护脑组织,避免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而早期治疗的首选是溶栓,但溶栓药物的应用必须在治疗时间窗内(发病后3~6 h)完成[10-11]。但由于多种原因,很多数患者延误了最佳就诊时间,从而错过最佳溶栓时间无法进行溶栓治疗。研究显示[22],丹红注射液受治疗时间窗的限制影响较小,可方便用药。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红花的提取物。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有效成分为脂溶性丹参酮及水溶性酚类物质,可抑制磷酸二酯酶、兴奋前列环素合成酶的活性,使血管扩张,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过度激活等,从而改善心、脑供血不足;还能有效清除机体内的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对局灶脑缺血后细胞有保护作用[15-16]。红花主要含有黄醇酮、生物碱、聚炔、亚精胺、木脂素、倍半萜、有机酸、甾醇、烷基二醇和多糖等,具有抗凝、抗血栓、耐缺氧、免疫抑制及激活和促进血栓溶解的作用[19],从而有效预防缺血缺氧对神经元的损伤,保护缺血区神经功能。本研究显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与相关研究[20-22]结论一致。

丹红注射液可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脑缺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见,安全性高,应用方便。

猜你喜欢
丹红芦丁内皮
芦丁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丹红注射液就冠心病临床疗效及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荞麦
芦丁-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