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艳秋
(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0)
在医院内,消毒供应室能提供无菌物品,负责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供应等工作。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疗器材的种类多、数量大、涉及科室广,如果消毒管理不到位,容易引起院内感染,影响诊疗工作开展[1]。因此,对消毒供应室内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规范执行器械消毒流程,加强监测管理力度,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预防,才能提高器械消毒质量,保证诊疗活动顺利开展,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满意的医疗服务。本研究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内的工作人员为对象,探讨了质量监测体系在器械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资料报告如下。
从2019年1月至12月,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内的工作人员12名为对象。其中男性2名、女性10名,构成比为16.67%、83.33%;年龄最小24岁、最大53岁,平均值为(37.64±12.88)岁;学历:专科3名、本科8名、硕士及以上1名。小组划分:回收清洗组4人、消毒灭菌组3人、敷料组2人、包装发放组3人。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19年上半年(1月-6月)消毒供应中心内的器械消毒管理数据进行分析,明确管理不足和问题;然后制定质量监测体系,于2019年下半年(7月-12月)执行,内容如下:
(1)完善管理制度。结合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特点,从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安全防护与监测等方面,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针对突发事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在器械消毒管理上,采用质量追溯机制,器械回收、清洗、消毒、包装各个环节要有明确记录,尤其要有经手人签名。消毒供应室和临床科室之间,建立联动制度,通过交流了解科室的工作特点、器械需求、院内感染等情况,根据调查和反馈结果,来改进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2)规范技术操作。依据《医院供应室清洗消毒规范》、《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要求规范》,制定器械消毒管理流程[2]。要点如下:①根据物品材质、精密程度的不同,对器械进行分类处理,要在污染区进行清点、核查。②清洗分为手工清洗、自动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如果是精密器械,应该参照说明书的要求。③常规清洗时,先用洗洁精浸泡、擦洗,去除油污、血垢,然后用流水冲净;带有关节、齿槽、缝隙的器械,以及注射器的外管和内芯,应尽可能张开或拆卸洗刷干净。④器械清洗完成,及时消毒处理,常见如机械热力消毒、75%乙醇和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等。⑤选择干燥设备时,根据器械材质设置干燥温度,一般金属类器械在79-90℃之间,塑胶类器械在65-75℃之间;管腔器械可使用压力枪干燥处理,不耐热器械可用消毒后的低纤维擦布干燥处理[3]。⑥器械灭菌之前,做好常规检查、卫生清洁工作,例如排出管道内的冷凝水,器械灭菌后的水分不超过3%等。
(3)小组分工协作。①回收清洗组:认真清点回收的器械,观察表面有无锈斑、血渍,分类后分别记录回收数量和规格,以便后期核查。对器械表面污渍进行手工去除,初步处理后置入清洗机内,自动完成清洗。②消毒灭菌组:2人进行灭菌操作,检查灭菌包是不是完整,大小、重量、包装松紧度是不是达标,严格实施灭菌规程。另1人对灭菌后的无菌包进行核查,标记日期,将其放置在无菌架上;筛查不合格的无菌包,并分析不合格原因。③敷料组:对可重复使用的双层布质包布,整理后一用一清洗,确保包布上没有污渍、血渍、碎屑等。其中1人检查包布,在有光源的桌面上进行检查;另1人进行整理折叠,确保平整无破损。④包装发放组:1人负责对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检测,对磨损严重、性能差的器械及时更换;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器械表面,不合格的重新清洗消毒。其余2人在打包过程中,再次核查器械表面,并审核器械的型号、规格、数量,放置化学指示卡,并粘贴化学指示标签。
(4)全程质量监测。质量监测从3个方面出发:①空气消毒监测:针对空气消毒结果的监测,主要采用平板暴露法,操作如下:选用营养琼脂平板,将其放在供应室内的采样点,在空气中暴露5min后,培养细菌并测定细菌总量[4]。在采样时间是完成消毒工作后、开始操作前,频率为每周1次。②手部消毒监测:使用无菌洗脱液棉扦,浸润中和剂后进行涂抹采样,使用酒精灯进行烧灼,获取手部接触到的棉扦,置于采样液中培养细菌,并测定细菌总数,频率为每周1次。③器械表面监测:使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定期监测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即使清洗程序改变,该方法同样适用。灭菌监测时,合理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监测技术,以预真空高温高压灭菌器为例,生物监测每周1次;每日灭菌操作前进行B-D试验,测试合格才能使用。灭菌监测时,记录下灭菌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确保结果满足灭菌要求。
(1)质量监测体系实施前、后,各随机抽检400件器械,观察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和物品包装不合格情况。
(2)质量监测体系实施前、后,比较消毒供应室消毒质量,以B-D试验和生物监测合格率为准,检测次数均为200次。
(3)质量监测体系实施前、后,随机选取40名医护人员,评价他们对器械消毒工作的满意度,满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越高。
利用Excel表格记录数据,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 25.0软件。合格、不合格的表示形式是(例数,百分率),满意度评分的表示形式是(均数±标准差),分别进行x2检验和t检验。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数据显示,质量监测体系实施后,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和物品包装不合格率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 器械消毒不合格率比较 (n,%)
数据显示,质量监测体系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内的B-D试验和生物监测合格率均明显提高(P<0.05)。见表2。
表2 消毒供应室消毒质量比较 (n,%)
数据显示,质量监测体系实施后,医生和护士对器械消毒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见表3。
表3 医护人员对器械消毒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分, ±s)
表3 医护人员对器械消毒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分, ±s)
时间 调查人数 医生满意度评分 护士满意度评分实施前 40 86.74±5.62 87.60±5.91实施后 40 92.05±3.87 93.13±3.46 t 4.921 5.107 P 值 0.001 0.001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内的重要科室之一,保证供应质量的前提是:布局合理、职责分明、流程合规、制度完善。近年来,人们的医疗需求增加,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医疗器材的使用周转加快,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难度。只有加强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器械消毒质量,促进医院诊疗活动有序开展。
本研究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内的工作人员12名为对象,回顾分析器械消毒管理中的不足和问题,然后制定质量监测体系,从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技术操作、小组分工协作、全程质量监测四个方面入手。结果表明:质量监测体系实施后,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和物品包装不合格率均显著降低,消毒供应室内的B-D试验和生物监测合格率均明显提高,和刁蓓蓓的研究结果相近。说明质量监测体系的实施,能激发消毒供应室内人员的积极性,树立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器械消毒质量,减少不合格情况发生。
此外,相比于质量监测体系实施前,实施后医生和护士对器械消毒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增高,说明医护人员对该体系的执行持认可和支持的态度,能拉近消毒供应室和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流互动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器械消毒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综上,将质量监测体系应用在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管理中,能提高器械消毒合格率,改善消毒供应室消毒质量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