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强
(徐州市肿瘤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5)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疾病主要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致残率、致死率是该疾病主要特点,该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以改善缺血区灌注,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为主要治疗目标,药物是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手段,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临床治疗脑梗塞常用药物,该药物可以改善患者血脂,但单纯使用该药物对改善患者缺血区灌注及神经功能效果不显著,因此临床需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2-3]。丁苯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对改善患者缺血区灌注,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我院接收6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丁苯酞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对2017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64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方法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研究组患者年龄为42-76岁,平均年龄范围值(55.85±3.15)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18例、14例,GCS评分(13.86±0.65)分。对照组患者年龄为44-75岁,平均年龄范围值(56.47±3.21)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1 7 例、1 5 例,G C S 评分(14.02±0.59)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① 两组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中脑梗塞诊断标准[4];② 两组患者发病到入院时间均在48小时内;③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 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② 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③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④ 严重意识障碍患者。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100 W-150 W单位尿激酶+100 ml生理盐水进行溶栓治疗,给予患者常规吸氧、控制血压、补液、营养神经治疗。
对照组治疗方法:阿托伐他汀钙片,医务人员给予患者服用2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051407、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g*7片),每天服用1次,持续治疗2周。
研究组治疗方法: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服用丁苯酞软胶囊,每次服用剂量0.2 g,每天服用3次,丁苯酞软胶囊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 g*24 s,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持续治疗2周。
在治疗后2周抽取两组患者4 mL静脉血,采用血流变分析仪对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进行检测,并进行记录。
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参考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满分值42分[5]。
参考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估。
研究组与对照组脑梗塞患者相关指标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NIHSS评分、Barthel评分、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变化情况对比,以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研究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性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性对比( ±s)
组别 例数 血浆纤维蛋白原(g/L) 血小板聚集率(%) 血浆黏度(mpa s)研究组 32 2.01±0.47 56.82±10.37 1.25±0.31对照组 32 3.26±0.59 70.28±10.46 2.44±0.56 t-9.3740 5.1694 10.5169 P-0.0000 0.0000 0.0000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较低,Barthel评分较高,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分( ±s)]
表2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分( ±s)]
组别 例数 NIHSS 评分 Barthel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2 24.75±4.69 8.26±3.11 60.41±2.73 83.41±4.57对照组 32 24.38±4.47 14.59±3.67 60.82±2.39 71.25±4.88 t-0.3230 7.4436 0.6392 10.2886 P-0.7477 0.0000 0.5250 0.0000
治疗前,两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无差异,治疗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缺血区域脑血流量较高,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表3)
表3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变化情况[(ml/100g min)/( ±s)]
表3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变化情况[(ml/100g min)/(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 个月 治疗3 个月研究组 32 23.05±6.12 33.81±10.46 42.95±10.73对照组 32 23.04±6.17 26.49±8.55 35.28±10.41 t - 0.0065 3.0650 2.9022 P - 0.9948 0.0032 0.0051
脑梗塞在神经内科较为常见,该疾病在多种原因影响下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出现脑组织缺血、血氧性坏死,从而导致神经功能缺失现象出现。该疾病发病较急,大部分患者无前驱症状,在数分钟到数小时患者局灶性神经体征可达到高峰,易引发患者出现脑水肿、颅内高压、昏迷、癫痫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年化,患脑梗塞患者逐渐增多,该疾病为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严重负担,恢复患者脑组织血液供应,改善患者神经缺损是目前临床对该疾病患者治疗主要方向。
以往临床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溶栓、改善脑循环、抗凝、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虽然常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神经损伤,但治疗效果无法满足临床对该疾病治疗需求。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一种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该药物可对胆固醇生物合成起到抑制作用,可以对低密度脂蛋白起到分解作用,从而对患者血脂水平进行调节[7]。同时该药物可以起到增强一氧化碳合成,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进行改善,促进微循环[8]。临床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满足患者改善缺血区灌注,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治疗需求,在阿托伐他汀钙片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治疗,丁苯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体,该药物可以起到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对微循环进行重建,同时可增强缺血区血流灌注,促进神经细胞活性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9-10]。此外该药物可以降低化花生四烯酸水平,增加患者脑内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前列环素水平,从而起到扩张血管,抗血栓的作用。
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Barthel评分、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均较对照组优(P<0.05),据此说明二者联合应用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丁苯酞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应用,可以促进脑梗塞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对促进患者恢复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