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啟朝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在中等职业课程体系中,物理教学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对某件事物的本质进行自主、探索研究,还能提高学生面对具体问题进行理智、科学分析的能力。分层教学法主要是针对性格不一样的学生,对其施行不一样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对拥有不同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策略,并将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物理进行学习,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消化的知识量变多,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 键 词] 中职物理;分层教学;以趣促学;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6-0186-02
在中职学校教学课程中,物理具有特定程度上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所以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吸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从而导致物理成为拖后腿的科目,使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过程中面对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分层教学法主要利用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点来激励学生对物理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主动探索物理中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物理学科中多方面进步。
一、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当前的实际情况
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数学中,很多学校的物理教师常常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经常会对学生使用灌输式的讲授法,不会根据学生对学习的不同需求进行讲授,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是根据教师的讲授所产生的方法,比较单一,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空间。在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引导下,学生会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未把学生放置于主体地位。不仅如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由于没有不同分层的教学目标和方法,许多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都体现出了非常强烈的不适应感。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一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的现象就更加明显,容易产生自我放弃的想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虽然有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进行分层教学新型教学方法迫在眉睫,但是往往会受到教学水平的限制,无法有效开展分层教学的一些方法,这就导致教师做了很多无用功[1]。不仅如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就会使分层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出现“反弹”现象。因此,教师应当学习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内容并对其充分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水平并着重提高自身在实践中探索分层教学的应用策略,准确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方法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物理学习水平。
二、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和以趣促学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需要更改原本的教学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中,很多学校的物理教师常常习惯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经常会对学生使用灌输式的讲授法,没有更进一步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方法和学习特点进行比较,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授课,正因为如此,教师授课时课堂效率往往不高[2]。所以,教师需要改变原本的教学理念,坚定地以学生是教学的主人公的教学理念,将其全方位注入教学工作中,从而方便促进分层教学与以兴趣促进学习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施。如果想要这种新型教学方法顺利实施,教师不仅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以及学历能力,还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等因素,做到对学生的全方位、无死角的了解,只有真正清楚学生在学习不同知识板块时的实时学习效果,才能进一步对教学策略进行及时改变,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显著的目的。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必须清楚每一层次的标准线和依据,通过教学内容和计划对每一层次进行合理分组。在以趣促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特征进行进一步探究,以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辅助,增添新鲜感,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在如今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速的潮流中,教师也应顺势而为,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计划的顺利、有效執行。
(二)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分层教学和以趣促学这两种新型教学方法的执行中,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征进行合适的分组,使学生可以在各自的组内拥有自己的位置。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做摸底调查,根据学习能力与水准的不同分为A、B、C三个档次,A层代表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较强并且对物理有兴趣、态度积极的学生;B层代表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一般,但对待学习态度认真、勤奋且努力的学生;C层代表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较弱、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且缺乏对物理有兴趣的学生[3]。
将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可以根据1∶1∶2的比例来对学生进行分组,要确保每个组之间学生的整体水平相近,互相均衡。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之前的分层情况,对应不同学生建立特定的教学方法和场景,从而方便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体会物理的魅力,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物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对目标进行分层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不相同,如果制订相同目标的话,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目标太低、没有挑战性,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目标太高,丧失学习动力自我放弃。因此,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对目标进行分层,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快速进步,从而在物理的学习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除此之外,教师在准备课堂问题和设置课后作业时,也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遵守下保底上不封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完成自己基础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够进一步提高学习目标,取得学习进步。但是对A层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最基础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培养这类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使他们在物理知识方面得到扩展和提升,提高这类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对B层学生而言,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不突出,因此,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并使他们重温物理知识的重难点,使其能够突破在物理学习方面的瓶颈,达到更高一层的高度。对C层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知识不牢靠,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较低,因此教师需要制订一些较低的目标,并配以相对简单的练习题进行辅助。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着重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兴趣为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知识的习惯,长此以往,循序渐进,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从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获得自信以及成就感[4]。
(四)对教学进行分层
在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教学方法,使其能够符合学生对物理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以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材为基础,对知识进行有效整理,使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进而认识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指引学生通过这些内在联系,找到适当的学习要领。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重视课堂问题情境的设置,通过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引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和解析,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对应层次的问题设置,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的理解。对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该耐心对其进行辅导,充分发挥分层教学和以趣促学的优点。教师应更加着重培养C层学生,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物理课堂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合理采用分层教学法,终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总结经验,增强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5]。
(五)对评价进行分层
在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最直接有效的发现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问题的方法就是开展评价工作。学生对教师工作的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更改自己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对学习环境及学习效率的要求。因此,在分层教学和以趣促学这类新型教学方式中,教师也应该做好评价分层的工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估,从而达到提高分层教学和以趣促学这类新型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的目的[6]。教师也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估,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从而达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A层学生而言,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在掌握已有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对物理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开阔A层学生的视野;对B层学生而言,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不突出,因此,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并使他们重温物理知识的重难点,教师应该在这个方面进行着重评估;对C层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知识不牢靠,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较低,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这点对其进行评估,建立奖赏制度,赏罚分明。
三、结语
随着教育行业受到社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在持续推进。物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引入这两种新型教学方法是当前学校和教师最为关注的問题。只有针对每个学生彼此不一样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制订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才能对中等职业学校物理分层教学法的执行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利用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学生对物理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主动探索物理中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物理学科中多方面进步,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敏.谈中职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以趣促学的实施效果[J].才智,2018(25):27.
[2]石丽芝.中职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以趣促学的实施效果[J].现代经济信息,2018(3):435.
[3]叶宇.中职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以趣促学的实施[J].读书文摘(中),2018(2):57.
[4]王进.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2):8.
[5]贾智宏.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高效语文教学课堂策略探究[J].下一代,2019(4):1.
[6]郭爱君.浅谈美术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几点做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1(6):196.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