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杰莹
[摘 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交往过程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诚信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是人们必须拥有的道德品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学生失信行为日趋严峻,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完善诚信教育制度,构建诚信品牌活动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诚信教育;学生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3-0134-02
“诚信”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个人立身处世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对诚信的重要性做了阐述。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同样指出:“中华文化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共青团中央在《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广大青年要树立“青年有信用,信用有价值”的观念,让信用成为青年的最大财富。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作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人才的培养基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技能硬、业务精、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奠定国家发展基础。所以,如何为国家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而诚信作为个人的立身之本,更需要高职院校将诚信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
但是,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不诚信现象仍然存在,探索高职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分析现象成因,并对症下药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为增强高职学生的诚信意识、建设高职院校诚信品牌活动体系奠定基础。
一、高职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
(一)学习诚信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教育与初高中教育模式不同,学生学习主要靠自觉。但是,一些学生学习自律性较差,在专业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在作业多靠抄袭完成;专业知识学习不牢固,导致在各项考试中铤而走险,考试作弊;在网络课程学习中,部分学生只挂满学习时长,并没有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丰富,部分学生直接通过网络摘抄答案,更甚者通过花钱找代写来完成任务,而缺乏对知识本身的钻研探究等。
(二)行为诚信意识淡薄
在当代高职学生群体中,“言行不一”的现象常有发生。虽然在入校时,学生都会签宿舍安全承诺书,但是宿舍内使用违规电器、抽烟、喝酒现象仍然存在;宿舍内有学生夜不归宿时,同宿舍成员甚至宿舍长通常隐瞒、包庇,并不直接上报辅导员;在某些校园活动,如征文比赛、摄影比赛中,常有学生为得到名次,直接盗用网络资源参赛;有些学生为了达到不上课又不被处分的目的,随意编造借口向老师请假;在集会时不到场,让其他同学帮忙签到等。
(三)经济诚信意识淡薄
一些高职学生在经济上同样存在诚信意识淡薄的问题。一些学生在拿到父母给的学费后,第一时间不是上缴学费,而是恣意挥霍,待到催费的时候又以父母没给学费等理由推脱,有的甚至临近毕业都无法将拖欠的学费缴清;一些学生在生活花费上不注意节制,到没钱时用缴纳资料费、课程报名费等理由向父母要钱,更甚者通过不良网贷平台贷款又无法及时偿还,导致网贷公司上门催债;国家通过助学金、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保障贫困学子能够正常就学,一些学生为骗取助学金,故意夸大贫困情况虚开证明,一些学生用助学金换手机、买电脑等玩乐消费,这些行为给周围学生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
(四)实习就业诚信意识淡薄
高職院校学生实习期一般在半年至一年不等,时间较长且实习地点分散,部分学生为躲避实习,伪造实习协议,捏造实习经历;一些学生在实习期间未按照要求在企业工作满时限,随意辞职,给指导老师教学安排增加难度。近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一些学生以夸大在校经历或隐瞒实际情况等不诚信行为,意图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高职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意识淡薄问题日益突出,且具有公开性、矛盾性、功利性等特点,归根结底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现阶段高职院校招生形式多样,学生通过对口考试、单招考试、普通高考等渠道报考,入校学生性质有中职对口学生、普通高中生以及社会考生等,多样的招生形式形成了参差不齐的学生素质。因而学生对诚信的认知深度也各不相同,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言行一致,诚信做人诚实做事,但仍有一部分学生诚信意识薄弱。有的表面上认为诚信非常重要,但一旦涉及个人利益问题,就会做出失信行为。
(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当今社会网络发达,信息资源丰富,学生能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甚至可以花钱雇写手、进入“英语四六级包过”群等,这容易让学生产生懒惰及侥幸心理,在遇到较复杂的任务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我钻研,而是通过网络获取捷径。不良的社会风气同样对学生的诚信意识造成影响,炫富、通过不当行为一夜暴富等不良风气,让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扭曲,形成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等不良消费心理,在家庭实际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就选择以拖欠学费、不良借贷、向亲友借钱等诚信缺失行为来满足个人享乐。
(三)诚信教育浮于表面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诚信教育制度建设依旧不够深入。现有的诚信缺失处罚制度主要集中在考试作弊等学业方面,但对恶意拖欠学费、抄袭等失信行为却疏于监督和惩罚。高职院校当中很少给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失信行为,并没有连续全面的记录材料,更没有建立完善的诚信评价机制,在学生发生失信行为时,多以口頭教育、写保证书等方式教育学生,但实际达到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四)诚信教育活动开展流于形式
高职院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真正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却不多。虽然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征文比赛、演讲、主题班会、签承诺书等活动加强诚信教育,但是从实际上看效果并不显著,一些活动更像是在空喊口号,并没有让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受到教育。在活动参与过程中,一部分学生仅仅是由于不得已而参加活动,对活动内容和能否得到提升并不太在意,这也让活动预期达到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构建诚信品牌活动体系,提升诚信意识
学校是学生诚信意识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提升学生诚信意识工作中,不仅要在改善方法、完善制度、构建诚信教育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还要在建设诚信品牌活动体系上下功夫。
(一)因材施教,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诚信品牌活动
目前高职院校举办的诚信教育活动多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活动本身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者只有少数部分学生能产生共鸣。诚信教育活动要达到预期效果,首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其次,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学生评价,根据学生评价对活动及时进行调整,设计参与度高、受众面广、共鸣强的诚信品牌活动。
(二)多维度构建诚信品牌活动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诚信教育活动多以征文比赛、辩论赛、主题班会、主题讲座这些形式开展,形式不够新颖,且相对单一。在构建诚信品牌活动体系上,高职院校应多维度思考,探索符合时代且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打造诚信主题精品活动。
1.丰富诚信教育活动平台和形式
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利用易班等线上平台开展活动,搭建诚信教育即时互动平台;合理利用各类短视频平台,鼓励学生随时随地拍摄制作诚信短视频,同时完善活动奖励机制,扩大学生参与面;定期组织院校学生诚信案例评选活动,推选诚信大使,树立校园诚信榜样,用身边优秀案例感召学生;结合特定时间节点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例如“3·15”消费者权益日组织学生观看晚会,“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开展主题教育,等等。
2.充分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开展活动
2018年7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确立了“坚持融入人才培养大局、坚持服务学生发展需求、坚持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坚持突出基层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要想诚信教育深入每一个学生,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时充分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例如,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中设置相应的诚信学分,要求学生必须在在校期间修满;组织教师团队,设计包含诚信教育的第二课堂精品课程,提供高质量教育课程供学生选择等。
(三)多渠道宣传扩大诚信教育影响
诚信教育不仅要在活动体系构建上下功夫,还要在宣传上加大力度。对开展的诚信活动,要做好事前重点宣传,事后及时报道。报道渠道应多平台同时推动,利用学院官网新闻、微信公众号、微博、QQ、抖音等学生常用社交软件进行宣传,搭建诚信教育即时互动平台。打造一支文字功底强的学生宣传队伍,运用时下流行的语言,以学生视角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更能引起共鸣,达到宣传效果。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衰。”当代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意识淡薄问题日益突出,构建完善的诚信教育品牌活动体系,与完善诚信制度紧密结合,在规则上约束学生,从活动中提升品质,将诚信教育贯彻到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的始终。
参考文献:
[1]袁也涵.新时代高职学生诚信教育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7):254-255.
[2]毛金妹.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现状及教育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8(30):53-55.
[3]吴小苹.高职学生的诚信现状及诚信教育探讨[J].知识经济,2019(31):117-118.
编辑 张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