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洋洋
卡丽娜,一个来自俄罗斯的20岁女孩儿,因仰慕中国而来到济南,因爱好美食而恋上山东,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所吸引,被琳琅满目的中国美食所陶醉,她把中国称为“远方的家”。
2018年,卡丽娜作为中俄文化教育交流的一员从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下诺夫哥罗德州来到中国访学,成为山东财经大学的一名学生。“中国人爱吃辣、个子高,中国文化高深莫测”,这是中国给卡丽娜留下的最初印象,也是促使卡丽娜想要来中国一探究竟的源头。
在中国生活了一年,美食成为卡丽娜迅速融入当地生活的“催化剂”。鲁菜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这让生活在济南的卡丽娜感到十分幸福,就连宿舍的橱柜里,都被她堆满了各种口味儿的美味小吃。每日三餐,卡丽娜都不放弃寻找美食的机会,常常大清早便坐车拜访老济南泉水豆腐店,她喜欢坐在种着木瓜树的小院里,听着小曲儿惬意地吃着济南早点。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卡丽娜经常骑行在济南的大街小巷,品味泉城独特的景致。济南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卡丽娜在俄罗斯学习了5年绘画,济南的古色古香激发了
她的创作欲望。在她眼里,这里的山水、乡村,与俄罗斯有很大不同。再加上济南有众多历史名人故居,丰厚的文化底蕴令卡丽娜叹服,明府城的老建筑、大明湖的垂柳红荷、曲水亭街的流水垂杨都让这个俄罗斯姑娘陶醉其中。济南的糖葫芦、泥塑,中国传统的书法、雕版印刷,古城里的票友闲唱,湖边的二胡老人都是卡丽娜感兴趣的内容,浓浓的对中国文化的求知欲望,满满的对老济南的好奇心,让她到哪里都是四处张望、“动手动脚”。所到之处,卡丽娜都会用手机记录下来,分享给家人,她希望有一天可以带父母来中国游览。
对卡丽娜来说,俄罗斯的冬天单调乏味,而济南的冬天却让她迷恋。一篇脍炙人口的《济南的冬天》让卡丽娜对济南的冬天有了新的理解。为此她专程在冬季来到大明湖畔的老舍纪念馆,近距离感受老舍先生的文采魅力。“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些透着浓浓济南味道的文字,让卡丽娜细细品味老舍先生当年的感受和心情。“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读着这对济南秋天、冬天描写的神来之笔,卡丽娜对济南更加迷恋。
课上老师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每每让卡丽娜沉醉其中。春节、祭灶、除夕、元宵这些中国的传统节日让这位俄罗斯女孩儿百思不得其解,鲁菜、孔子、儒家、长城,常常困扰卡丽娜,驱使她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来弄明白其中的文化含义。
今年卡丽娜将接受全中文授课,这让她既期待又担心,期待的是可以与更多的中国同学一起交流,担心的则是自己听不懂老师的课。事实上,卡丽娜的成绩十分优异,对中国的热爱让她学起中文来比其他同学更加刻苦。卡丽娜的宿舍墙上贴满了她自己制作的中国汉字卡,每天她都会认真复习所学内容,现在她已经能够熟练地与中国人进行日常交流,取快递、逛街、点餐等日常活动都可以独自完成,有时还会教外国的朋友们学习中文,这让她感到很快乐。
在卡丽娜眼里,中国是她远方的“大家”,“大家”里有美食和文化;学校是她的“中家”,“中家”里有老师的耐心教导,让她的中文越来越好;身边的朋友圈是她的“小家”,她在“小家”中感受家人般的温暖。卡丽娜的理想是学好中文,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吃上中国菜,沉浸于中国文化当中,最好嫁个中国人,这样就圓满了。
编辑/刁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