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伟华
【摘要】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的重塑是延续农村风俗与文化、传承农村非遗、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美化农村,振兴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衡阳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的现状与建设途径,从规划设计与改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农村风俗节庆、民间投资建设、艺术家的创作、高校合作与设计竞赛等方面来重塑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
【关键词】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重塑
衡阳是湖南省地级市之一,总面积15310平方公里,衡阳市全域常住人口720.53万人,有5个辖区,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是指在农村居住区中实施了一定的建设措施的向公众开放的专门用于进行具有积极意义的公共活动的空间体。具有休闲娱乐价值、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价值、历史或景观价值,是展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的重要载体。视觉艺术是以视觉为主要感知途径的艺术形式或作品的统称。有别于语言、文字、听觉、触觉、味觉等感知途径的艺术形式。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建筑艺术、建筑装饰艺术、空间环境景观艺术、实用装饰艺术、穿戴艺术、装置艺术、工艺品、观念艺术、装置艺术、雕塑、绘画、表演艺术、戏曲等。随着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几乎所有艺术形式都可以在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找到自己的舞台,现今艺术的分类与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
我国农村曾经有着辉煌与灿烂的社会文化与艺术,中华文化与艺术的根脉在乡村,中国5000年的文明是乡村主导的文明。农耕文明饱含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文化传统。传统农村居住区在村庄选址、村庄聚落与景觀营造、村庄建筑设计与装饰、传统风俗与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凝聚着普通大众精湛的劳动创造力、智慧和心血,体现了农村居住区视觉艺术建设的辉煌。然而,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传统农村正在败落、消失,乡村文化与艺术正在消亡。视觉艺术可以陶冶人格、调和性情,是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祖先、人与神圣世界的关联的有效途径。视觉艺术传承、建构和发展乡村人文价值观,用审美创造来解决乡村发展的社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视觉艺术重塑是传承中华文明,传承农村文化与艺术的需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政府主导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出“美丽乡村”“美丽中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向。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目标。乡村建设对中国意义重大,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视觉艺术重塑是实现富国强民构建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迁移,城镇化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个大趋势下,衡阳地区的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呈现出围绕着民宅的变革而带来的乡村变化。大部分农村出现了四代建筑共存的状态:第一代是传统的老式民居,以砖结构或砖木结构为主,少数为木结构,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曾经是传统村落的主体,城镇化造成传统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空巢老龄化,传统民居败落、倒塌,正在消亡,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如中田村)、村庄也仅仅残存着古时民居的空壳。第二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传统村落内部或周边新建的砖结构坡屋顶民居,目前这种民居也面临着被拆或闲置的状态。第三代是为了交通方便,离开了村落老的宅基地而沿着公路修建的住宅,一般为砖结构一开间或两开间多层平顶式建筑,有的多栋拼接连成一排分布于马路的一侧或两侧,这类建筑是新村落形成的主体。第四代是相对独立分散的欧式别墅型建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住宅建设,具有分散性和自发性的特点,建筑分布各自为政,各种建筑乱建乱插,村民公共意识淡薄,公共基础建设处于最低要求状态,对公共空间的视觉艺术漠不关心,乡村景观处于无意识状态。相对统一集中的居住区则按照城市标准进行建设,处于盲目跟风状态,忽视了自身特色与价值,农村“城不像城、村不像村”,造成传统乡土文化消失,乡村人文精神状态缺失。
好的方面是以风俗节庆形式出现的视觉艺术活动重新得到重视。衡阳地区影响特别突出的有界牌“火灯节”,2018年最为隆重。风俗节庆活动属于广义的视觉艺术范围,民众的参与性、互动性极强,是民间文化的重要体现。但这些活动都属于传承状态,发展创新较少,与时代的结合较少。
(一)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觉艺术规划设计与改造
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重塑的主要力量源自于政府主导的规划设计与改造。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或委托有社会责任感的第三方进行,主要体现在对农村空间环境景观的规划设计与改造。其目标为:突显村庄的环境特色、造型特色、人文特色,营造视觉艺术美,打造农民有归属感与幸福感的艺术人居环境。1.规划设计与改造的途径:在对各个村庄实地调查(包括村庄自然、历史、人文、风俗、布局与构成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取亮点,应用于村庄各个具体区域与环境的规划改造上,运用建筑艺术、环境景观艺术、雕塑艺术、壁画艺术及其他综合艺术形式,按照艺术美、功能美、特色美、内涵美的原则,将建筑、广场、街巷、水体、公共设施、其他公共空间等各功能区以艺术化的方式组织在一起,以突显农村居住区艺术化营造的广泛外延和内涵。2.理顺公共空间各景观与功能区域的功能分布与构成关系,对可控因素与重点环节进行调整与改造,突显人文特色,使村庄产生整体美。3.进一步突显公共空间环境特色与造型特色:强化农村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共生性、农村环境景观的独特性,突出农村历史文化特色、农林畜牧特色,保持农村造型与空间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强化农村形式感、色彩感,维持农村季节性变化特色,形成当地乡土特色的环境空间。4.重视农村居住区外围自然风貌的视觉艺术规划与改造。要保持村庄原有的自然山水地形地貌,要营造水源林和生态林,治理或保护好河流和湖泊,营造符合其空间格局的绿色开放空间。5.重视农村居住区外围农业生产的视觉艺术规划与改造。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区域在各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景观魅力。国内的梯田是农业生产在特殊地形下的形成独具魅力的美,衡阳的农作物生产可以开发为艺术景观的主要有水稻、油菜花、荷花、桃花、梨花、山茶花等,自然状态下的萱洲油菜花每年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油菜花的柠檬黄、梨花的粉白、梨树黝黑色的枝干加上房屋的黑瓦红墙形成了萱洲的色彩魅力。宝盖大规模的银杏树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乡村视觉艺术景观,每年银杏节的人气都很旺。农业生产的其他区域只要在此基础上稍作调整就可以形成独具魅力的视觉艺术景观。
(二)基于非遗传承创新与延续民俗的视觉艺术活动
视觉艺术与非遗的结合将更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也使视觉艺术更具有中国特色与地域特色,可以提高自身文化的认知度,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衡阳建档的非遗项目有两千余项,与视觉艺术相关的表演艺术类项目有衡山影子戏(属于联合国非遗项目),衡阳湘剧、衡阳祁剧、衡州花鼓戏(此3项属国家级非遗项目),美术类非遗项目多项(属于省市级项目),美术类非遗项目蕴含着材料美、符号美与精神美,饱含百姓朴素的劳动感情,体现乐观的生活态度与理想追求。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的“手艺农村”,就是通过艺术创意解决乡村民生问题,发挥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文化脱贫、文化富民的多元作用。
农村风俗节庆是农村更为广泛的公共的社会活动,重视农村风俗,可以重建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空间,在文化上有传承,在发展中有凝聚和认同。传统节日涵盖了中国人的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丰厚的文化内涵。农村的视觉艺术建设,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重要的是通过视觉艺术建设恢复乡村的礼俗秩序和伦理精神,激发农民的主体性和参与感,延续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敬畏和温暖。
(三)基于民间投资的视觉艺术建设
城市的缺点使得城市人更需要贴近自然的、田园式的、身心放松的生活形式,因而大量城市人口去农村度假,使得农村各种体验式经济、沉浸式感受、原生态及艺术化的体验等休闲环境的应运而生,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场所大都为民间投资兴建,有以下四种形式:1.休闲农业庄园:衡阳是湖南休闲农业庄园数量最多地级市,这些星级休闲农业庄园一般建在风景秀丽或富有特色的地方,经过室内外装饰营造,打造出舒适而又美观的人居环境。2.艺术民宿:农民将廢弃或多余的农舍加以精心改造,搭建都市人度假的艺术会馆,视觉艺术氛围浓厚。3.乡村养老院:倡导“回归自然的养老”方式,让城市的老人能够选择到乡村进行养老。4.乡村艺术夏令营:在这里学生们既学到了农业生态的科学知识又锻炼了身体,各种儿童体验乐园的教学与实践场所或装置,也成为了视觉艺术的一部分。
(四)基于艺术家创作的视觉艺术创作
日本越后妻有的大地艺术祭,为日本偏远的乡村带了世界性声誉和经济收入,也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方式。这种通过视觉艺术创作展览的形式将艺术家引进乡村,将乡村展现在世界面前的做法,很值得衡阳有条件的乡村进行借鉴。艺术家的视觉艺术创作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外来艺术形式的融入,有本土艺术形式的激活;有将乡村作为创作空间的创作,有将乡村作为生活空间的创作;有持续性的乡村艺术改造,有阶段性艺术节活动的开展;有艺术家的驻地计划,有大地艺术季的开展。
艺术家的视觉艺术活动的开展,对于乡村和艺术家都是有意义的。1.对艺术家来说,他们走进乡土文化,扎根民间生活,在民间艺术土壤中汲取养分,他们与村民有情感沟通,关注百姓生活诉求,使视觉艺术作品更多地融入了乡村和自然,实现艺术与生活空间的进一步融合,这是艺术家更愿意去做的。2.对于当地农民来说,视觉艺术的植入和表演,诱发和培植了乡村内在文化因子的发育和成长,激发了农民的文化创造力。视觉艺术在地性的关键就是民众的参与,艺术家创作过程中,需要当地村民的协助,在艺术家与村民的互动中,艺术品就成为艺术家与村民、艺术家与观者沟通、交流、互动、分享的媒介。3.对于乡村来说,艺术服务乡村民生,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有利于创造乡村的经济效能和文化价值。视觉艺术创作是地方特色文化风貌的延续与强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恢复、重建和创新,是中国人审美心理、民族文化特色和创造力的体现。
(五)基于高校合作的视觉艺术建设
乡村与高校合作,高校在乡村成立“视觉艺术实践基地”,设立“手工创意基地”,开展乡村视觉艺术创作与实践。将创意思维转化为行动和生产力,推动乡村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基地的发展,使乡村成为活力无限、可持续发展的创意乡村。在当今艺术发展趋势下,艺术更注重与普通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改造空屋、废屋以及新建一些建筑作品,艺术家在用艺术的方式有效利用空间,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为当地百姓提供了示范作用,推动了艺术文化的交流,提高了民众艺术水平。通过围绕公共空间和公共领域创作符合当地环境的艺术作品,开展与当地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艺术活动,必将带动农民参与,培养农民的“审美情趣”,向农民宣传美的事物,培养美的意识。艺术实践基地将为乡村持续和谐发展出谋划策,让艺术融入青山绿水,让乡村焕发光彩,为当地农民带来收入,实现艺术与农民、农村、民间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六)基于面向全国设计竞赛的视觉艺术建设
创造力就是生产力。近年来,国内各省市地区、县,企业和协会都通过举办有奖的各类赛事,如摄影赛、艺术家创作赛、主题性艺术赛、艺术化乡村设计赛、乡村特色产品设计大赛等,不仅征集了创意方案,同时提高了其自身的知名度,好的创意可以直接落地,形成乡村的特色与亮点,或开发形成乡村文创品牌,促进乡村的旅游与经济发展。
中国传统村落在“效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传统朴素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塑造了古代农村优美和谐的视觉艺术形象,诞生了农村独特人文风貌。城镇化让曾经辉煌的农村逐渐失去了光彩,重塑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艺术成为时代的必然。视觉艺术具有重构社会有机体的能力,能激活乡土文化资源,重塑乡村文化认同感,视觉艺术的重塑虽然依赖于诸多国际顶级美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家的加盟,但重要的是,这不是单纯的艺术嘉年华,而是要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向时代提示一种理念——重塑那些被遗忘的乡野,而艺术也由此寻求到了新的契机。
注释:
*该研究报告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文化重塑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胶东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文化研究[D].上海大学,2011.
[2]王佩.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艺术乡建”策略研究[A].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9.
[3]施明强,丁忠超.转型视野下视觉艺术的乡村实践[J].新农村,2015(3).
[4]王中.视觉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冯正龙.视觉艺术的地方重塑研究——以中国莫干山镇和日本越后妻有地区为例[J].美与时代,2018(5).
[6]李文嘉.符号学视域下的艺术介入乡村多维路径探究[J].创意与设计,2019(5).
[7]李正军,陈方圆,王琳.艺术介入乡村设计的策略与方法[J].设计,201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