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0-04-24 09:23汪海玲
人民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测度社区服务城镇化

汪海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也属于该范畴。历经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城镇化率在2018年末达到59.58%,2035年有望达到70%以上。新型城镇化吸纳了更多的流动人口,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由此形成了处于传统农村社区和现代城市社区中间状态的新型城镇化社区。新型城镇化社区与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不同,具有人口异质性特征,其社区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社区治理秩序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针对社区治理工作的绩效测度还未全面展开,这些都是未来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和难题。

优化社区治理结构要素,破除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结构困境

与现代城市社区以及传统农村社区相比,新型城镇化社区的治理难度相对较大,容易产生结构困境,主要体现在人口结构、社区权力结构、组织关系结构三个层面。其一,社区人口结构的异质性增强,社区居民的诉求日益多元复杂,进一步加大了社区治理的难度。其二,社区权力结构失衡,社区管理难度增强。社区权力结构包括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等,社区人口结构的异质性使得多元权力主体结构失衡、社区精英分子和积极分子等发挥的作用减弱。其三,社区组织关系失调,社区协同治理不足。无论是何种社区权力结构,其最终目标都是服务居民,而只有形成工作合力,方能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但实际上,各管理主体往往各行其是,难以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为此,可以尝试借鉴以下相关研究成果,优化社区治理结构要素,破除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结构困境。第一,明确以居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精准应对居民诉求。在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步转变为“陌生人社会”,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很难满足现在的社区治理需求。对此,应采取“自上而下”的治理理念,以居民为中心,精准定位居民需求,提高居民满意度。第二,明确以多元力量为基础的治理主体,提高治理水平。充分调动社区内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构建多主体协商机制,建立过程共同参与、成果共同享有的治理格局。第三,明确以创新组织为架构的治理方法,增强治理效果。通过平台载体创新,如借助“互联网+”,加强对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第四,明确以创新制度为保障的治理机制,保障社区治理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创新工作制度,如建立清单管理制度,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社区治理事务。

强化社区治理服务能力,破解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服务难题

随着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进程的推进,社区治理中的各项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然而,社区治理服务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一,社区公共服务压力较大、水平偏低。社区除了要承担基层社会服务之外,还要承担弱势群体、流动人口的需求服务,压力较大。另外,社区服务志愿者不足、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其二,社区治理缺乏健全的治理机制。比如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社区成长资源调控策略不足,政府与社区服务之间联动性差,等等。其三,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足。居民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大,所以对社区治理事物不感兴趣,这是社区自治过程中最为主要的自我服务缺失。其四,社区观念文化滞后。新型城镇化社区因流动人口、农业人口增多,存在文化水平不高、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旺盛等情况,降低了社会治理服务水平。

要想破解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服务难题,一要完善社区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地方政府应积极组织服务人员专业培训,鼓励青年人投入社区服务行业,同时加强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促进社区服务有序健康运行。二要完善社区治理服务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应尽快完善与社区治理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社区内多元治理主体的对话机制,同时健全社区服务资金筹集机制,进一步为社区服务保驾护航。三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地方政府、社区应联合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引导社区居民捍卫自己的权益;积极开展群众性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四要强化社区居民素质建设。社区应积极开展先进科学知识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区文明家园。

完善社区治理秩序体制,化解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秩序危机

20世纪末,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了社会学研究当中,指出社区社会关系紊乱、社区社会信任危机、社区社会规范体系破裂是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秩序问题。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亦面临这些秩序问题。其一,社区社会关系紊乱。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社区被“陌生人社会”取代,邻里关系疏离,社会关系日渐松散。其二,社区出现社会信任危机。新型城镇化社区的人口流动性强,传统宗族意识弱化,民众价值观、利益诉求、行为规范各有差异,造成社区分割意识、社会融合危机加剧。其三,社区社会规范体系分解。与农村社区相比,新型城镇化社区的居民活动空间增大,同时融入了理性主义、契约精神,居民关系考量多以自身利益为主,社会规范体系被逐步分解。

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秩序危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区治理体系的封闭化、社区治理角色的单一化等。化解此类危机,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重构社会信任。居民之间的高信任度对完善社区治理秩序至关重要。社区组织应以居民需求变化为信任重建切入点,通过走访、宣传、座谈等形式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建立社区信任网络。第二,建设规范共识。加强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服务,同时完善社区内部的议事、决策、监督等环节,保证社区各项活动的落实。构建社区居民公约,强化社区共同體意识。第三,修缮社会关系。培育社区社会关系网络,注重社区精英的培养,提高社区自我决断能力,推动社区治理有序化。

健全社区治理评估体系,解决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测度问题

在新型城镇化阶段,社区快速发展。为更好地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势必要对其治理效果和成绩进行科学评价。然而,当前社区治理仍有很多关系并未理顺,以至于新型城镇化社区的绩效测度工作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社区治理实践中缺乏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一是有些指标体系仍有缺失,二是社区居民生活的持续性、安全性、经济性、效率性、公平性等指标不够细化。其二,社区治理测度缺乏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机制。目前,多地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的绩效测度主要由社区自身和当地政府执行,可能会产生一些形式主义问题。其三,社区治理测度缺乏先进技术评估,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不足。

当前,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进程中老旧小区的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基层群众自治势头不断增强,农民安置小区工作也得到有效改善,这些成绩以及成绩背后的问题都应通过合理测度来彰显。第一,构建完善的社区治理工作测度指标体系。遵循科学性、实践性、适应性、民主性原则,细化社区居民生活的持续性、安全性、经济性、效率性、公平性等指标,以求测度指标体系全面覆盖社区治理工作。第二,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强化社区治理测度监督机制,保证测度结果可信有效。第三,依据先进技术强化社区治理评估。不仅要进行定性评估,还应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定量评估,从而准确发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更好地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①陈光普:《新型城镇化社区治理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及其破解——上海市金山区实践探索带来的启示》,《中州学刊》,2019年第6期。

②卢福营、王子豪:《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郊社区治理困境及其策略》,《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3期。

责编/刁娜    美编/宋扬

猜你喜欢
测度社区服务城镇化
社区服务智能化构成要素及其演进方向研究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大有可为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几何概型中的测度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关于(N)模糊积分的Chebyshev型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