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读在高考语文卷中分值较重,重要程度无需多言。因其语言的特殊性及考生谈“古”畏难心理等方面的干扰,文言文阅读普遍存在失分现象。从近年高考选用的文言文看,人物传记类文本居多。考生只要在复习中,摸准其特点,并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时就会游刃有余。
一般而言,人物传记类文本结构固定,行文线索明显。古人作传,常在起首介绍人物的籍贯、字号、家世、官职以及主要性格特点等,这些文字对把握全篇内容具有关键作用。接着,文本的主体内容以时间为序,依次介绍传主何时何地做了何事有何结果。考生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讫的词句,这有助于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理解全文内容。传记的结尾常对传主的逝前身后作一交代,或作“盖棺定论”;有的则以“赞”等形式作出评价。
那么,考生应如何阅读这类文言文?
1.树立整体的阅读观。阅读过程中,考生除了关注选文整体写了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及行文特点外,还要留意标题、出处、注释、题干等内容,这是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
2.根据传记选文、用语特点去阅读。总体上,选文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定的议论和抒情。传主有帝王将相、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等,其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叙事中涉及的人物关系多为君臣、官吏(上下级、平级)、臣民、母(父)子等。其语言凝练概括,既有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有对传主的评价,或“微言大义”,或点到为止,因此考生要逐字逐句阅读。同时,考生要识记传记中的常见词语,如官职变迁、表品行、个性、心理等方面的词语。在具体阅读过程中,考生要养成勾画圈点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的习惯,并借助文意概括分析题,正确把握文意及传主的性格品质。
有了对文本内容的全面理解,对于断句、文学常识、翻译题,考生基本上就可以正确解答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类型的题目,其选项内容由结论(简练概括传主的性格品质时,多用两组四字短语)和分析两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结论部分不易有误,问题主要出在分析上,容易犯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时间错位、颠倒顺序、故意误译、事件杂糅、言过其实、强加联系、以偏概全等错误。因此,做好此题的关键在于逐一确定选项的答题区间,再将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带入原文仔细对照、分析,尤其要注意细节。考生在发现有出入时一定要反复推敲关键词。比对时,考生须心装全文。有时,有的信息在其前文或后文有或隐或显的暗示。
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裴子野,字①几原,河东闻喜人。子野生而偏孤②,为祖母所养③,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④之。少好学,善属文。起家齐武陵王国左常侍⑤,遭父忧去职。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
天监初,尚书仆射⑥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⑦云卒,不果。久之,除右军安成王参军,俄迁⑧兼廷尉正。时三官通署狱牒⑨,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自此免黜久之,终无恨意。时中书范缜闻其行业而善焉。会迁国子博士⑩,乃上表让之。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
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既行,子野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约见而叹曰:“吾弗逮{11}也。”
普通七年,王师北伐,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高祖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等集寿光殿以观之,时并叹服。俄又敕{12}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及五鼓{13},敕催令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既奏,高祖深嘉焉。自是凡诸符檄,皆令草创。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14}及中表{15}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袛畏,若奉严君。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
(选自《梁书·裴子野传》,有删改)
注释:
①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成年,才能取字,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②孤:指早年丧父或丧母。
③为……所:被动句的常用标志。
④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⑤左常侍:官名。两晋、南朝及北魏时设左、右常侍为王、公国属官,掌侍从左右、赞相礼仪、献策谏诤,员额依各国之大小不等。另外,散骑常侍也常简称常侍,有左散骑常侍和右散骑常侍。
⑥尚书仆射:秦始设,帮助尚书令管理少府档案和文书。魏、晋后,尚书令、尚书仆射号为“朝端”“朝右”,居宰相之任。唐朝初年和北宋后期成为首席宰相。
⑦会:恰巧,正好,适逢。
⑧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⑨狱牒:刑狱的判决文书。
{10}国子博士:学官名,始设于晋朝,最初只有一名,此后历代沿袭此官,唐代时,设国子、太学、四门、律算、书等六学,隶属国子监祭酒。
{11}逮:及,赶上。
{12}敕:帝王的诏书、命令。
{13}五鼓:五鼓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夜晚计时制度。把黄昏到拂晓的一夜长度分为五个更次,每个更次相隔两个小时。五鼓,也叫五夜和五更。
{14}外家:泛指母亲和妻子的娘家。此处指母亲家亲戚。
{15}中表:古代称父系血统的亲戚为“内”,称父系血统之外的亲戚为“外”,如外甥即为姊妹之子;外为表,内为中,合称“中表”。
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B.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C.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D.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2.下列对文中黑体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偏孤,指早年丧父或丧母。古人对死很忌讳,故称父母之死为“见背”“弃养”等,如《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国子博士,学官名。始设于晋朝,最初只有一名,此后历代沿袭此官,唐代時,隶属国子监祭酒,共有六名,分掌六学。
C.五鼓,也叫五更或五夜。因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故得名。文中指五鼓时分,即凌晨五点到七点。
D.中表,古代称父系血统的亲属为“内”,称父系血统之外的亲属为“外”。内为中,外为表,合而称之“中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子野恪尽孝道,感动苍生。祖母去世时,他才九岁就悲痛泣血;父亲去世,他离职服丧,每到墓所,哭泣处草木都为他枯萎。
B.裴子野才华横溢,令人叹服。年少时好学,擅长写文章;尚书仆射范云、撰写《宋书》的沈约甚至高祖,都对其文才赞美有加。
C.裴子野施行德政,以理服人。任诸暨县令时,不施行鞭打刑罚,以理服人,以理息讼。大家都称赞他,全县没有诉讼事件。
D.裴子野自守操行,舍家济人。家里没有住房,借用官地二亩修建茅屋得以栖身;妻子儿女常挨饿受冻,所得俸禄分给贫困的亲戚。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
,,借用官地二亩修建,茅屋得以栖身;妻子
(2)俄又敕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
,,借用官地二亩修建茅,屋得以栖身;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