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机上传一张正面照片,给出一些个人信息,短短数秒就能收到面相评分和命运报告,号称“准确率达95%”“能看透你的一生”……近来,“AI算命”风靡网络,引发关注。
置身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算命”把戏正在不断变换形式,在网络空间潜滋暗长。现实中,在网上随手一搜,就能找到诸如“AI相面”“人工智能看手相”等内容。
与传统迷信相比,披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外衣的网络迷信,因打着科学的旗号,往往更具欺骗性、迷惑性,潜在危害不容小视。更有甚者,宣称网络算命、占卜等同于科学预测。事实上,“AI算命”披着算命的皮,实则是在“算钱”。各种形式的“AI算命”并非完全免费,用户想要看到完整的内容,往往需要付费购买增值服务,或以“邀请好友”“看广告”等方式增加下载量或广告收益。此外,用户在算命时授权个人信息、上传照片,存在泄露隐私的风险。
1.识破网络“算命”骗局。从表面看,以“AI算命”为代表的网络迷信,虽然有人工智能的加持,但仔细推究,其内核依然是迷信。话术再高明,算命模板再花哨,也改变不了“算命大师”搞“互联网骗术”的本质。我们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2.严厉打击网络迷信。打着算命的幌子、行诈骗之实,这已成网上那些算命大师的“变现方式”和惯常套路。面对不断改头换面的网络迷信,执法部门要与时俱进,加强治理,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3.破解“AI算命”类伪科技要多措并举。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节目、宣传栏来普及相关知识,用科学常识力挺“真科技产品”;个人也应理性思考,别被披着科技外衣的产品蠱惑;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及时查处、严厉处罚,多管齐下,让其无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