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海 梁莉琳
摘 要 公共危机治理要求广大公民具备关注公共福祉、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能力和习惯。针对此次公共危机暴露的部分公民忽视公共责任、缺少道德自律等问题,各级学校应依托思政课倡导和树立全面的公共责任观,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公共责任意识;建立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综合运用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相结合的立体机制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珍惜公共危机治理实践经验,统筹开发精品公共责任教育课程。
关 键 词 公共危机;公共危机治理;公共责任;公共责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4-00-04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公共危机,凸显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必将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然而,中国社会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痛定思痛,惟有细致剖析本次危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将此次战“疫”看作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课,从经验中学习,提升中国社会预防和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才不至于让这笔学费付诸东流。以此次战“疫”为契机,加强公共责任教育,全面培育广大青少年的公共责任意识,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治理
公共危机是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公共危机一旦发生,就会威胁到社会体系的常规运作和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生活。[1]公共危机具有破坏性和公共性两大基本特征,前者指出公共危机对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意味着生命、财产、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风险、威胁、伤害、损失;后者指出公共危机带来的破坏和伤害指向特定区域的所有成员,每个人都是危机侵害的对象,因而相比一般性危机,公共危机强调危机造成的公共支出增加、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和涉及主体的全民性。[2]此外,尽管所有人都不愿遭受危机,公共危机在社会发展中并非一无是处。危机状态将日常生活中人们熟视无睹的诸多不合理因素暴露无遗,能够引发社会成员内心深处的震荡,促使人们检讨和反思习俗,自觉地开展不同层面的社会创新。
突发公共危机将全社会带入紧张状态,惟有快速有效干预,才能重建社会稳定。由于当代中国应对公共危机的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社会治理现代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等原因,当前我国公共危机干预方式较为传统,而危机管理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是最突出的短板。我国既有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形成于全能政府的理念之下,强调政府部门对抗击公共危机进行全面安排,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公众以及舆论界处于被动员、被安排的境地;而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政府都没有能力单打独斗地应对无限可能的、多种多样的公共危机,更不能完全彻底地担负起管理所有公共危机的社会责任。[3]科学引入治理理念,支持、引导公民以个体或组织形式参与承担公共责任,构建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部门、企业部门以及公民个人协同实施系列性控制活动的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格局势在必行。
作为与民主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坚持多元主体的平等对话,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在协同治理格局中,政府理所当然要担任应对公共危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运用合法权力调配各种资源和力量与灾难抗衡,同时,政府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所有公民都能主动参与到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来,即要在以政府为主导和中央政府统一决断的前提下让非政府组织、企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拥有相应的权力、能力和责任,上下联动,协同应对,实现危机治理成本的最小化和效能的最大化。[4]协同治理一方面要求政府转变职能,适度向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赋权,搭建公共参与平台,另一方面要求广大公民具备关注公共福祉、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在危急关头能够熟练进行理性表达、平等决策、社会自治,这些都是无法临时抱佛脚的。因而,必须正视“危机管理”与“常态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5]将协同治理作为一以贯之的社会治理原则,在社会正常运转阶段为应对危机做好制度、人才及文化储备。
二、公共危机治理视域下的公民公共责任担当审视
参与公共危机治理要求广大公民承担公共责任。公共责任是国家、社会以及其他公共主体对公民的规范性要求,[6]是社会公德的实质和内核,涵盖与人为善、奉献国家、公共参与等具体内容。换言之,“承担公共责任”与“讲公德”基本同义。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当前人们对公德和公共责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通常人们认为承担公共责任就是要遵守交通秩序、愛护公共财物、保持公共卫生、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其实这种“不作为”只是消极层面的公共责任,“不要求人们去做什么,而是要求人们不要做什么”;与此相比,公共责任还有“有所为”的积极层面,“它要求人们积极行动,促进社会公共秩序的和谐与稳定”[7]。公共责任与个体利益既紧密相联,又可能存在冲突。面对两难冲突,个体需要在大公无私——公私兼顾——损公肥私三者构成的丰富可能之间进行选择,而承担公共责任往往要求个体不同程度地牺牲个体利益,使个体行为符合公共利益,这种要求,在公共危机背景下显得更为迫切。那么,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我国公民在担当公共责任方面的表现如何呢?
总体而言,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全体公民能够响应国家部署,数以万计的医务工作者、公务员、网格员、志愿者在各地勇敢“逆行”,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堪称好公民典范。但多数公民无力或者没有渠道提出防控方略,部分公民为了买到新鲜菜或者解闷而冲击社区封闭管理规定,加大了基层防控难度。这些都说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所需要的大批兼具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公民还没有培养出来,培育广大公民的公共责任担当任重而道远。
首先,一些公民偏重个体利益,忽视公共责任。为了阻止病毒传播,很多地方制订了严格的诊疗规定和封闭管理办法。可是,一些公民因私废公,如有的患者嫌弃病房条件差而坚持在家治疗,给周围居民带来恐慌;有些处于潜伏期的病毒携带者无视管理规定四处走亲访友,导致病毒扩散;更有不少人不甘心暂时降低生活品位,坚持自行外出采购称心如意的商品。这些都是公民缺少公共责任意识的突出表现。
其二,部分公民缺少对公共责任和管理规定的理性认同和自觉遵守,增加全社会的监督成本。当个体对规则缺少认同时,其对规则的遵守停留在趋赏避罚的他律水平,遵规守纪的行为并不可靠,需要他人强力监督;一旦监督机制缺位或者松动,个体就倾向于违规。新冠肺炎来路不明,危害巨大,惟有全民齐心防控,才能尽快打赢疫情阻击战,减少社会和个体的损失。可是,部分社会成员仍然持侥幸心理,千方百计地在社区封闭管理中“钻空子”,最终导致社区封闭手段越来越严,网格员工作负担越来越重,大大增加了疫情防控的监督成本。
其三,很多公民偏重承担消极的公共责任,回避积极的公共责任。不少人认为“宅在家就是爱国”,在危急关头仅仅做到了照顾好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事实上,呆在家里可以防止疾病传播,确实属于爱国、讲公德的范畴,但并非其全部内容;除此之外,公民还可以捐款捐物、参加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献计献策等。不过,很多人在积极有为方面做得不够,他们担心志愿服务可能导致感染,认为自己身处底层缺少资源和能力,期待他人为公共利益挺身而出,可是自己却在家坐等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利己主义的表现。
其四,身处数字化时代,不少公民忽视网络环境中的公共责任,在网络信息发布和传播方面随意任性。尽管“不信谣、不传谣”被广泛倡导,但网络舆情事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不断涌现。一些写手为博取点击量捏造新闻,或者断章取义地发布与病毒、疫情相关的信息,煽动民众的恐慌、愤怒等情绪;很多网民在非理性状态下随手转发和点评,以讹传讹,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干扰。这说明,在匿名化、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可能给公共领域带来的影响缺少清醒认识,道德自律程度有待提升。[8]
三、新时代公共责任教育的实施路径探讨
政治民主化、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呼唤一大批关注公共利益、参与公共事务的高素质公民,但这种需求经常被有意无意地搁置;“时穷节乃见”,公共危机治理清晰地表达了对公民素养提升的要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当下和未来的很长时间里,全面开展公共责任教育,大力培育广大公民的公共责任担当,必须得到各级教育机构的持续重视。
(一)依托思想政治课倡导和树立全面的公共责任观,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公共责任意识
着眼于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斯宾塞将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分为五类,为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所需要的活动作准备是其中的一大门类。杜威指出,在民主社会中公民对社会公共生活所应承担的责任并不仅限于投票,而是要成为社区的积极成员,既能领导也能服从。这些观点对于当前我国开展公共责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是要引导学生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理解公共责任,突出对积极层面公共责任的认识。不破坏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财物,对于维持社会常态运转来说,是必要的公德要求;但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公民还要具备批判性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能够为社会问题解决贡献智慧和力量,实现“有所不为”和“有所为”的和谐统一,这样才是健全的公共责任担当。
二是要围绕公共责任开展平等对话,调动学生对公共责任的理性认同,进而做出自觉自律的负责任行为。在他律阶段,个体承担公共责任的行为受制于外部奖惩机制,既不高尚也不可靠;惟有到达自律阶段,个体才能出于自主选择的道德观而主动负责,不仅做得对、做得好,而且稳定可靠、值得信赖。个体对公共责任的理性认同,是达到自律的必要条件。教育者要善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摆事实、讲道理地帮助学生思考个人与公共的关系;倾听学生的观点,展开师生之间和学生集体内部的平等对话,最终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共通共生关系。
三是要与时俱进,帮助学生明晰网络环境中的公共责任要求。网络世界虽然虚拟但绝非虚幻,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个体的随意言行极易无序扩散,给公共社会带来消极影响,也使本人面临意想不到的后果或惩罚。学生要正视网络空间的规范性和网络行为的真实性,清楚线上线下公共责任的一致性和相通性,学会做负责任的网络公民。
(二)建立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综合运用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相结合的立体机制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在经验中学习是普遍适用的道德学习规律,[9]有效的思政课教学必须建立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课堂上围绕班级、校园、社会中的公共事件和问题展开对话研讨、模拟体验,在课后依托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切实掌握公共参与的基本原则和行动策略。
孤立的思政课育人效果有限,学校开设的每门学科都要贯穿公共精神,促使学生依托学科学习提高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增进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才华。要确认学科教学的社会意义,引导学生把学科看作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必须考”的一门科目;建立学科教学内容及其社会应用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在当下和未来能够将文化科学技术应用于真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
如果不能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得到验证和支撑,来自课堂的教导只会导致学生内心的困惑,无法成为指导学生行动的观念。日积月累的校内外生活是促进学生公共参与的基础性资源,理应得到重视和改造。学生天然地生活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具体可感的集体之中,如果能够从小培养学生对这些集体的爱心、关心、责任心,养成他们参与集体事务的习惯,将来他们自然会关心社会,愿意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公共事务。学校要坚持师生平等对话,听取学生观点;有步骤地将班级和校园事务赋权给学生管理,给他们提供承担共同生活责任、自主规划团体事务的机会;将学生带出校门,开展志愿服务,支持学生积极主动有创意地参与社会。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也要仿照学校,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能够为集体做贡献的平等成员。
(三)珍惜公共危机治理实践经验,统筹开发公共责任教育精品课程
多难兴邦,灾难可以成为促进一个民族觉醒进步的强大动力。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给无数中国人带来了难以抹去的创伤记忆。人的本性倾向于遗忘创伤,但遗忘意味着对过去的背叛和对未来的不负责任。一个善于反思、力争上游的民族必须正视创伤,从災难中汲取经验教训,把危机转化为再出发的推动力量。
在危机这块试金石面前,国民素质、政府功能、社会运转各领域的优缺点都充分地呈现出来,这些为公共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危机过后,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动员医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各领域专家学者,围绕确凿可靠的数据资料整理打造适合不同年段学生特点的专题课程,引导新时代青少年牢记经验教训,为未来更好地应对公共危机做好必要准备。
公民责任教育课程形式要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转化能力。小学阶段可以突出知识识记和情感陶冶,着重讲述英雄事迹,再现感人场景,让小学生在领悟英雄精神的同时树立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中学阶段可以突出模拟训练,以演习的形式鼓励学生分析问题情境,负责任地完成模拟任务。大学阶段可以将公民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促进学生批判性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型方案。文艺界以及动漫和游戏开发企业也可以发挥创造性,通过开发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娱乐产品开展润物无声的公共责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小璐.公共危机与价值失范[J].社会科学家,2003(3):13-17.
[2]张海波.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J].江海学刊,2006(2):113-118.
[3][4]张立荣.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11-19.
[5]杜宝贵.正确认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几个关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61-363.
[6][8]孙卓华.虚拟社会中公民的公共责任析论[J].理论探讨,2015(6):19-22.
[7]于建东.当前我国社会公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德育,2019(7):24-29.
[9]刘长海.经验德育:一种基于杜威哲学的德育思路[J].教育研究,2019(6):51-59.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