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汨,孙世琪,刘 斌
(北京工商大学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0048)
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概念的推广,纤维素在工业和民用领域都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微细化的纤维素比表面积大、聚合度降低、易于降解,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微细化纤维素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制备[2],超声破碎作为纤维素微细化处理的一种新型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操作方便、无污染等优点。
超声空化产生的破碎能是超声微细化处理的物理机制,当超声波在料液介质中传播时,料液介质的压力形成周期性变化,溶于料液介质中的微小气泡核成长、膨胀、压缩直至溃灭的过程。空化气泡溃灭时会产生极端高温高压的环境,且伴随着射流现象,从而产生极大的机械力,达到破碎纤维素颗粒的效果。纤维素超声微细化处理时,料液腔内超声空化现象的分布范围、空化的作用时间、空化强度都会影响其处理效果。相关研究表明[3-5],料腔声场内超声空化随液位高度变化,区域分布特性明显改变,空化强度与声源功率大小密切相关。
为获取超声微细化处理的优化工艺条件,达到更好的微细化处理效果,研究了超声处理过程中影响纤维素微细化效果的3个关键因素。计算了20 kHz频率与特定料腔半径时谐振液位高度,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液位、功率条件下超声空化能的分布进行了模拟,使用20 kHz超声声源对不同液位高度料腔中纤维素料液进行微细化处理,通过对纤维素粒径测量与电镜观察,分析了不同处理时间、液位高度与功率条件对纤维素的超声微细化效果的影响。
α-Cellulose纤维素粉,阿拉丁试剂 (上海) 有限公司提供;纯净水,实验室自制。
直径分别为60,80,100 mm的圆柱形有机玻璃料腔;超声换能器,直径13 mm,频率20 kHz变幅杆,中科院声学所产品;MS 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英国马尔文公司产品;飞纳台式扫描电镜,荷兰Phenom-world公司产品。
超声空化气泡的形成与场内交变压力相关,当场内交变压力幅值达到形成空化泡的阈值时,则形成空化效应。超声场内空化分布特性可由声压分布确定。因此,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超声场内的声压分布。根据声波传播特性,当声源在低功率、小振幅情况下,其传播满足线性波动方程,场内声压的分布情况与空化效应形成的场能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当声源功率加大、声源振幅较大时,声波呈非线性传播,引发场内介质的声致流动现象,空化场能的分布与声流密切相关[6],需加入流体分析。
采用Comsol5.4进行有限元分析。①几何模型:容器为圆柱形腔体,变幅杆浸入料液30 mm,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②材料选择:以Comsol材料库中水为模型材料。③声学边界条件:变幅杆端部作为声源,设置其在不同功率条件下的速度,变幅杆与水交界面设置为硬声场边界,其余边界均为软声场边界。④流体边界条件:水与空气交界面设为开放边界,其余设为无滑移边界。⑤网格划分:采用自由四边形网格对二维轴对称模型进行划分,在变幅杆附近建立边界层,2种模拟使用同一网格。
1.3.1 计算谐振液位
不同的料腔形状结构对应着不同的模态频率,当圆柱形料腔半径确定时,液位高度决定了其对应的特征频率。在声源频率与料腔半径确定时,谐振液位[7]根据公式 (1) 求得:
式中:f——声源频率,Hz;
c——声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m/s;
j0n——0阶柱贝塞尔函数的第n个根值;
q——声波沿料腔轴向转播模态相关数值;
a——料腔半径,mm。
根据公式(1),在超声频率为20 000 Hz,半径为40 mm时,三阶模态液位高度为157 mm。
1.3.2 试验步骤
配制质量分数2%的纤维素料液,使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取相同体积料液倒入半径30,40,50 mm柱形玻璃料腔内,将变幅杆端部浸入液面30 mm,在表1各试验组条件下对料液进行超声破碎试验,分别在处理2,4,7,10,20 min时取样进行粒径和电镜分析。
试验参数见表1。
表1 试验参数
对不同处理时间的纤维素料液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测量结果取3次测量平均值,粒径指标采用测量得到的D10,D50,D90,即粒度累积分布中10%,50%,90%所对应的粒径。其中,D10体现了纤维素颗粒群中超微细颗粒的体积变化情况,D50体现了纤维素颗粒群的平均粒度,D90体现了纤维素颗粒群中大径粒子的分布。
取少量不同处理时间的纤维素料液样品,加水稀释、搅拌均匀后滴于导电胶上自然风干,喷金处理后进行电镜扫描。
声源功率P为70 W,液位高度h为157 mm时,超声微细化处理纤维素的D10,D50,D90随处理时间t的变化。
P=70 W,h=157 mm时纤维素粒径随时间的变化见图1。
由图1可知,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纤维素的整体粒径逐渐减小,超声处理2 min时,D10,D50,D90值分别为14,41,106 μm,减小幅度极大;之后随着时间的增加,D10,D50,D90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分别趋近于8,24,65 μm。
声源功率70 W,液位高度157 mm时微细化处理不同时间纤维素电镜测量。
P=70 W,h=157 mm电镜图见图2。
由图2可知,纤维素原样结构呈不规则棒状,大部分颗粒长度大于60 μm,直径大于20 μm;处理时间2 min时,部分纤维素长度小于30 μm,直径较小的小于10 μm;4 min时,大部分纤维素颗粒长度为10~30 μm;7 min时,除了个别大尺寸纤维素颗粒,绝大部分微粒长度都为25 μm左右,直径接近5 μm;处理时间达到20 μm时,长度大于40 μm的纤维素颗粒基本消失,部分纤维素长度小于15 μm,直径为3 μm左右。因此,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纤维素微细化效果更加明显,在2 min以内,纤维素尺度变化最大,继续增加处理时间,纤维素颗粒尺寸变化渐渐变小,逐步接近超声微细化处理的极限尺度。
综上所述,在功率与液位高度一定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纤维素超声微细化效果增强,在2 min以内,纤维素颗粒微细化效率最大,之后随着时间增加,纤维素单位时间内尺度变化逐渐减小。
功率70 W时3种不同液位条件下料腔内变幅杆轴向声压的分布。
不同液位高度时声源轴向声压分布见图3。
由图3可知,处于非谐振液位(101 mm) 的料腔高压区主要集中在变幅杆端部附近,且声压沿变幅杆轴向衰减极快;处于谐振液位(157 mm) 料腔中出现3个高压中心,声压幅值远高于非谐振结构,声压从高压中心沿轴逐渐减小,空化区域显著增大;液位高度为279 mm时,柱形料腔内部也出现了3个高压区域,求解特征频率发现该结构在频率为20 554 Hz时呈三阶模态,而声源频率20 000 Hz接近该结构特征频率,因此出现接近其三阶模态的“准谐振现象”。
低功率时3种不同液位高度条件下处理的纤维素粒径指标D10与D50变化图。
不同液位高度时粒径随时间变化见图4。
由图4可知,在处理2 min时,液位高度为谐振液位(157 mm) 时,纤维素的D10与D50分别为14 μm与41 μm, 小于非谐振液位 (101 mm) 的16 μm与55 μm。处理4~7 min时,液位高度为279 mm的料腔处理纤维素粒径小于液位高度为101 mm的纤维素粒径。3种不同液位高度处理时,谐振结构处理效果最好,准谐振结构次之,与数值分析的结果一致。
液位高度157 mm与101 mm,声源功率70 W,超声处理4 min时纤维素微细颗粒电镜观察。
P=70 W,T=4 min谐振和非谐振电镜图见图5。
由图5可知,谐振条件下长度低于30 μm纤维素微细颗粒比例远远大于非谐振结构,且谐振条件下没有观察到长度高于100 μm的纤维素微细颗粒,而非谐振条件下存在。因此,在功率与处理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谐振条件处理的纤维素长度越小、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应用超声对纤维素进行微细化处理时,在超声频率与料液体积一定时,液位高度不同会影响料腔内部的声压分布,在某些特定液位会产生谐振现象,极大地增加高压区域,扩大空化范围,从而增强超声微细化效果,且液位高度越接近谐振高度,超声处理效果越明显。
声源功率140 W,液位高度101 mm时超声声流现象的速度场分布。
P=140 W,h=101 mm时声流速度场见图6。
由图6可知,声源高功率工作时,在流体内部会产生声流现象,流动从变幅杆端部开始,到达柱料腔底部时沿径向扩散,声流现象将变幅杆端部附近形成的空化气泡输送到料腔其他区域,扩大了超声空化范围。
液位高度101 mm,声源功率为70 W与140 W时超声微细化处理纤维素中位粒径D50随时间的变化。
超声微细化处理纤维素中位粒径分布图见图7。
由图7(a) 可知,处理2 min,声源功率140 W时纤维素中位粒径接近34 μm,小于70 W时的55 μm;液位高度157 mm,声源功率70 W与140 W时超声微细化处理纤维素中位粒径D50随时间的变化。由图7(b) 可知,处理时间2 min,声源功率140 W时纤维素中位粒径接近38 μm,小于低功率时的 41 μm;随着处理时间达到20 min时,高功率条件下液位高度101 mm与157 mm的料腔中纤维素所趋向的极限中位粒径分别接近15 μm与17 μm,低功率条件下液位高度101 mm与157 mm的料腔中纤维素所趋向的极限中位粒径分别接近27 μm与24 μm。因此,相同处理时间内,高功率条件下,纤维素粒径D50值明显降低。
在液位高度101 mm、声源功率140 W与70 W时超声微细化处理2 min,可以看出,高功率时,大部分纤维素颗粒长度在20 μm左右,直径小于10 μm,且长度在60 μm以上的纤维素颗粒基本没有;低功率时,存在长度大于90 μm的纤维素颗粒,大部分微粒长度在20 μm以上,直径大于10 μm。因此,高功率条件下,纤维素微细化程度更高,处理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高功率条件下,料腔中出现声流现象,空化范围扩大。与低功率条件相比,在液位高度与处理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声源高功率时,纤维素D50值明显降低,超声微细化效果增强。
h=101 mm,t=2 min电镜图见图8。
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料腔中超声空化能的区域分布,采用20 kHz的超声声源在不同功率条件下对液位高度为101,157,279 mm的纤维素料液进行了超声微细化处理,探究超声处理时间、料腔几何形状(液位高度)、声源功率对纤维素微细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1) 在超声处理2 min内纤维素微细化效果的效率最高,粒径指标D50达到41 μm,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纤维素微细化效果增强,20 min时纤维素粒径D50达到25 μm,单位时间内微细化处理效率逐渐降低。
(2)处于谐振液位高度的料腔内部形成3个空化高能区域,空化区域相比非谐振液位时明显增大。低功率条件下,处理时间为2 min时,谐振液位(h=157 mm) 处理效果最明显,相比非谐振液位(h=101 mm) 粒径D50值小约14 μm。
(3) 高功率条件下,料腔中会形成声流现象,扩大超声空化区域面积。处理时间2 min,纤维素微细化效果相比于低功率条件下明显增强,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相比低功率条件,高功率时纤维素粒径能达到的极限尺度更小。研究了纤维素超声微细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优化纤维素微细化处理工艺条件,合理利用超声空化场能提供了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