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2020-04-23 09:38朵顺英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相关性

摘要:振兴乡村地区是全国现阶段的主要发展战略之一,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各地区农村区域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提升经济水平的战略手段。该文简要阐述了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对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性及如何加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相关性;策略

朵顺英.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 农业工程技术,2019,40(02):2-3.

“三农”政策是近期提出的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性政策,在“三农”政策中,主要包含两大体系,第一是农业产业化,第二是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当下,各地区农村区域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依靠地区内部的龙头企业带动,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仅需要龙头企业带动,更需要农村地区的合作组织作为支撑。农村产业化发展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才能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基础;只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较佳,才能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1]。

一、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全国农业发展形势逐渐发生变化,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各地区的农业发展结构逐渐趋向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尤其是面对不断开放的市场,农业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农业产业化逐渐成为全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农业产业化最初提出于沿海地区的农村区域,后来逐渐应用于青海地区等内陆城市,主要是为了增加农业的增值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随着全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农业逐渐呈现产业经营一体化的形式,将农业生产行为的多个环节相结合,形成一个系统、全面、完善的农业产业系统。农业产业系统的形成不仅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更加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

1、一些产业融合主体经济带动能力较弱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已经逐渐形成固定的发展模式,各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数量逐年增多,农村经济呈现产业融合发展形势。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一些产业融合主体自身的经济带动能力较弱,生产规模较小,企业的农业产业链相对较短,比如:山林食品加工业、木耳及山货加工企业等,其生产行为仅限于对山林产品进行初加工,其附加价值较低,不具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此外,一些农业合作社的投入资金较少,整体规模较小,且参与农户数量不多,不具备良好的地区带动能力[2]。

2、一些农村产业融合方式不能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目前青海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方式较为简单,主要就是流转承包或下订单的方式,不具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效用。在此种农村产业融合形式中,农村产业订单对农民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小,融合机构与农民之间缺少紧密的联系,农民难以在产业融合发展中获取跟多的利润,因此,此种形式不具备融合发展的内涵,无法有效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地区内部一些农业合作社组织的工作流程较为松散,组织成员之间缺乏联系与沟通,促使农村产业产品的质量难以统一,数量变化较大,影响了地区农业经济的有序发展,降低了地区农村产业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3、缺乏专业性人才

青海省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负责人主要为地区农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农村地区的企业管理者,大部门负责人均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教育,且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运营管理观念及网络信息意识,不能够跟随地区主管部门的领导,无法及时引进网络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不能运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此外,地区内部的合作社组织也缺乏相应的青壮年人才。

三、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性

1、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各地区农业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得以提升,在全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一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发展形势,且还存在农民承包运营的方式,将地区内部的农业生产活动交由合作社统一安排,从而实现地区农业的经营与发展[3]。

在此过程中,全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更新形势的农业经营方式,就是将农业的第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实现共同生产、共同创造价值,且具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点,这种经营方式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发展的需求。从当下农业产业化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分析,產业化的发展方式更加适合大范围、跨区域的发展,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通过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具有较高的风险,且涉及到的方面与元素较为复杂,考虑到全国青海省等内陆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与产业融合发展形势相结合,提高农村地区各产业之间的联结,建立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2、农村产业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在农村地区的生产活动中,规模经营是发展农业的主要手段之一,只有将地区的农业产业规模经营,才能为农业发展开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前景,才能有效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地区内部的农业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要想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优势,联合地区所有小农户,引导小农户加入农业产业融合机构,促使地区农业产业呈现规模化发展的形式,才能够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势及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

3、农村产业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的政策紧密连接

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外界环境,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农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解读政府颁布的各项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将二者的相关政策结合起来,实现“1+1>2”的优化效果,以解决目前部门农村地区生产效率较低、流通速度较慢的情况。地区农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调动地区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发挥其带动作用,还要积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让地区内部的农业生产者均参与进来,学习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与成功经验,提升地区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平。

四、加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联系

1、拓展融合主体

要想强化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联系,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就要积极拓展农业产业化及产业融合主体,将经营主体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经营主体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带动及引领作用。面对地区内部的养殖场、农户等,要引导其强化供给结构,调整组织结构构成,促使生产行为与市场经营相结合,将农户生产与消费需求直接对接,升级地区内部的农业产业结构。

2、强化利益联结机制

要想强化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联系,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还要强化地区内部农村合作社及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强化利益联结机制的效用。地区主管部门要调整农村区域的土地分配制度,引进“股份合作制”或者“试行股份制”,并施行保底+分红的入股方式;还可以吸引农户入股,由地区企业引进先进的设备及工艺,为农户提供规模化的生产管理,通過这样的方式将地区内部的农户、农业融合主体、企业等利益结合在一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3、大力培养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人才

要想充分实现农业产业化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就要加大力度培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培养具备先进农业生产知识及技术的人才,且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扶持力度,吸引高校农业专业大学生参与到农村地区经济建设中来,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储备。

五、结语

随着全国振兴农村战略计划的逐渐深入,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愈发强劲,只有农业产业化发展良好,才能带动全国农业经济发展,促使农村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得以提升。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互为助力、相辅相成的关系,要想强化二者之间的联系,就要积极拓展融合主体、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养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人才,还要将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发展代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促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促进融合发展速度,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致富机会,有效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村科技,2019(07):5-7.

[2] 马亚飞,吕剑平,谢小飞. 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率评价[J]. 生产力研究,2019(04):39-43+53.

[3] 夏 英.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路径和对策分析[J]. 农村经营管理,2018(11):21-22.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相关性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