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耿广 郝蒙 刘树芳 白洪忠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疾病[1],好发于中老年人、术后长期卧床、孕产妇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因为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而来,也可由血液高凝状态引起,临床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慢性肺动脉栓塞。急性肺动脉栓塞起病急、危害大、致死率高,需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以挽救生命、减少并发症。治疗方案需根据血栓大小、范围以及时间制定[2]:急性血栓的治疗手段包括内科溶栓、外科切开取栓或者导管介入等方法;亚急性血栓或者慢性血栓患者,根据病情综合考虑,可采用抗凝手段治疗防止血栓进展,或者择期手术以及介入治疗改善预后;当部分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代偿性侧枝循环建立,可姑息治疗。故及时发现肺动脉栓塞,并根据血栓形成时间,危害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3]。本研究通过制备家兔肺动脉栓塞模型,追踪肺动脉血栓在无外界因素干扰下随时间变化的影像学改变,以及实验室D-二聚体变化曲线,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1 实验动物 健康中国大耳白兔30只,体重3.6~4.2 kg,雌雄不限。由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符合医学实验动物标准。
1.2 实验方法 将中国大耳白兔制备肺动脉栓塞模型,分别于栓塞当天、3 d、7 d、14 d、21 d和28 d分别对家兔进行CTPA扫描和血D-二聚体,追踪检测,描述各时段血栓形态变化及分布和D-二聚体时间曲线。
1.3 扫描方法 CT扫描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螺距(Pitch)为0.969∶1,电压80 kV,电流200 sMA,层厚2.5 mm,重建1.25 mm,肺动脉造影应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碘海醇350,以1∶4比例稀释,参照小儿应用计量 2 ml/kg计算,注射速率2 ml/s,相同速率推注12 ml 0.9%氯化钠溶液将导管中造影剂推入体内。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隔肌层面。数据由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平面MPR、最大密度重建MIP及VR容积重建,采集相关数据。
1.4 图像评判标准 Ⅰ级:血管直径≥5 mm;Ⅱ级:5.0 mm>血管直径≥3.0 mm;Ⅲ级:3.0 mm>血管直径≥2 mm;根据参考文献[1,4,5]将血栓形态分为:Ⅰ型:管腔中心充盈缺损,周边可见对比剂通过;Ⅱ型:附壁充盈缺损可见一侧血管壁并凸向腔内;Ⅲ型:附壁充盈缺损与管壁密切相关,游离缘凹向管壁;Ⅳ型:骑跨型血栓;Ⅴ型:为血管完全不显影,远端肺动脉分支缺失。
1.5 D-二聚体检测 所有家兔制备肺动脉栓塞模型,追踪检测栓塞前、栓塞后1 d、3 d、7 d、14 d、21 d、28 d D-二聚体,数据完整者描绘D-二聚体变化曲线。
2.1 实验情况 实验动物30只,追踪资料完整7只,失败23只,其中血栓注入过量和麻醉意外3只,其余20只数据不完整。共监测叶、段及以上直径>2 mm血管91支,血栓注入33处,随访血栓栓塞当天、3 d、7 d、14 d、21 d和28 d情况。
2.2 血栓形态的改变
2.2.1 不同血栓数量变化趋势:血栓注入早期(1~7 d),以Ⅴ型血栓(分支肺动脉完全不显影)和Ⅰ型血栓(漂浮于管腔中央的充盈缺损)表现居多,分别为11处和8处,其次为Ⅳ(骑跨型血栓)型血栓和Ⅱ型(附壁充盈缺损凸面向腔内)为7处,未见Ⅲ型血栓(附壁充盈缺损,偏于一侧凹向血管壁血栓)出现;肺动脉栓塞中期(血栓形成7~14 d):Ⅱ型(附壁充盈缺损并凸向腔内)数量急剧增加至12处,Ⅲ型血栓出现并上升为5处,随时间延续不断增加,其余Ⅰ、Ⅳ、Ⅴ型各血栓型血栓不同程度减少、减小并向下一级分支血管移动,尤以Ⅳ(骑跨型血栓)为著;栓塞后3~4周为慢性血栓,慢性血栓以Ⅲ型血栓居多,其他各型血栓均有所下降,且血栓明显减小。故Ⅰ型血栓、Ⅳ型血栓常见于急性期血栓,Ⅱ型血栓常见于亚急性期,Ⅲ型血栓常见于慢性,Ⅴ型血栓各期均可见,急性期较多,慢性期也可见,且多位于较小动脉,故无法根据Ⅴ型形态判断急慢性血栓。见表1,图1。
表1 CT血栓形态与时相 只
2.2.2 各形态血栓累及血管面积变化:随访4周发现,部分血栓数量下降变化并不明显,但血栓形态及大小、位置不断改变,从血栓累及血管面积的变化可发现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血栓的变化趋势。Ⅰ型血栓所累及血管面积总和由早期140.36 mm2呈明显递减趋势,下降到栓塞后28 d 13.2 mm2,血栓逐渐减小,部分血栓转变为附壁Ⅱ型血栓、Ⅲ型血栓,尚有部分血栓脱落进入下一级肺动脉转变为段及亚段肺动脉远端Ⅴ型血栓或吸收消散;Ⅱ型血栓在栓塞后7~14 d,出现一个小的波峰,由栓塞当天急性期累及血管面积66.95 mm2,到中期123.62 mm2,部分血栓由Ⅰ、Ⅳ型血栓转变而来, 28 d血栓累及血管面积55.36 mm2,其中大部分血栓减小甚至消失,小部分血栓转化为Ⅲ型、Ⅴ型血栓;Ⅲ型血栓表现为飘浮附壁血栓,贴壁并凹向管壁,肺动脉栓塞早期未见此种表现,随着时间推移,Ⅲ型血栓累及面积逐渐增多,慢性血栓累及血管面积124 mm2,Ⅳ型血栓和Ⅴ型血栓,累及血管趋势图形相似,由栓塞早期迅速减少,至栓塞中期其他类似血栓脱落下行而致累及血管面积增加,后期逐渐减少。见表2,图2。
图1 血栓形态变化;横坐标为血栓植入时间,纵坐标为血栓数量
血栓形态及受累血管面积变化关系 mm2
图2血栓累及血管面积变化趋势;横坐标为血栓植入时间,纵坐标为血栓累及血管截面积(mm2)
2.3 肺动脉栓塞血液D-二聚体曲线 所有家兔制备肺动脉栓塞模型,追踪检测栓塞前、栓塞后1 d、3 d、7 d、14 d、21 d、28 d D-二聚体,数据资料完整7只,分别获得7组D-二聚体数值,并绘制时间D-二聚体曲线。家兔栓塞栓塞后3~7 d出现D-二聚体峰值,多位于14 d左右开始回落,21 d后基本恢复正常。见表3,图3。
表3 肺动脉栓塞血液D-二聚体曲线
图3 家兔D-二聚体时间曲线
3.1 血栓形态与时相 本研究显示:家兔肺动脉栓塞模型中,肺动脉栓塞早期血栓以Ⅰ型、Ⅴ型血栓多见,其次为Ⅳ型血栓,部分较大血栓或表现为Ⅳ型骑跨型血栓,叶、段级血栓多表现为Ⅰ型,较小直径肺动脉内血栓多表现为Ⅴ型,部分为上游血栓阻塞而导致下游未见显影;中期肺动脉栓塞中期(血栓形成1~2周):Ⅱ型数量明显增加,Ⅲ型血栓出现并上升,提示:血栓附壁,随时间延续不断增加,其余Ⅰ、Ⅳ、Ⅴ型各血栓型血栓不同程度减少、减小并向下一级分支血管移动,尤以Ⅳ(骑跨型血栓)为著;栓塞后3~4周为慢性血栓,慢性血栓以Ⅲ型血栓居多,附壁机化。其他各型血栓均有所下降,且血栓明显减小。
肺动脉栓塞形成是一动态过程,多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脱落[6],或者血液高凝状态导致[7],新鲜血栓的形成以血小板为主要成分,由于含水量高,其细胞比例与血液相似,多飘浮于血管腔,较大者或骑跨于血管分叉处,与血管壁无粘连,血细胞沉积较少,故其形态学上常表现为Ⅰ型漂浮于肺动脉管腔内的充盈缺损,周边可有造影剂通过;或Ⅳ型血栓,当血栓拥堵血管,造成远端分支无血流通过,可表现为Ⅴ型血栓,为血管完全不显影。 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血栓内水分被吸收,血红蛋白浓缩,栓子轻度机化回缩,血栓的CT值随之增高,表现为附壁充盈缺损并凸向腔内。血栓进一步机化,与血管壁紧密黏附不易脱落,部分毛细血管进入血栓,进一步机化再通,此时血栓与血管壁紧密较大面积相接且栓子脱水回缩并凹向管壁。 继续发展可以再通或钙化[7]。内科溶栓效果差。 如血栓内有钙化,则提示慢性血栓,内科溶栓治疗无效。 应介入或外科治疗 。故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8],对急慢性血栓的评估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3.2 D-二聚体时间曲线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作用过程的终末产物,其含量增高表明体内有血栓形成及溶解发生,可作为无创伤性的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9]。据报道D-二聚体在PTE诊断中其敏感性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79%~100%和76%~100%[10]。本组动物实验数据完整的7组中,可观察到D-二聚体随着肺动脉栓塞时间的变化曲线,虽然D-二聚体峰值不尽相同,但峰值基本出现在栓塞后3~7 d, 于栓塞后14 d左右开始回落,故D-二聚体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并且随时间延续和血凝状态的改变,D-二聚体的变化曲线是有意义的。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条件进行数据采集,但在临床实践中,患者通常存在多因素影响,例如下肢静脉血栓或体内高凝状态[11],以及肺动脉高压等因素[12,13],均可引起血中D-二聚体升高,故单一依靠血D-二聚体的变化来判断肺动脉血栓的时相并不科学,须结合临床及影像检查,综合分析评价更为可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D-二聚体指标的曲线变化可作为治疗监测的观察手段,较CT增强复查随访损伤小,而CTPA对血栓形态的显示,可为血栓形成时相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