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化遗产引进高校美术教学的尝试

2020-04-22 20:35张愫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人文素养文化遗产

【摘要】将体现人类在千百年来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智慧和观念,蕴涵人类多元的创造力的文化遗产引进高校美术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而且丰富美术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文化遗产  审美能力  人文素养  丽江民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233-02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所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在传统民族文化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在千百年来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智慧和观念,蕴涵人类多元的创造力,将文化遗产引进高校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也是培养文化素养的一种途径。

一、文化遗产引进高校美术教学的必要性

1.文化遗产促进培养学生積极向上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下美术教育理念十分提倡审美判断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文化遗产中所体现的人类创造力,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创造性思维最好的范本。美术教学中因地制宜的拓展教学资源,运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在教学中选择富有代表性当地文化美术资源,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审美能力;逐步使美术教学内容以技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脱离单纯训练技能,可以设立主题或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及思维能力发展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如果在独特、宽松、活泼的文化情境中欣赏美术作品,获得较为深刻的审美体验,有利于打开自己的思路与创新,带动学生主动学习。

2.文化遗产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文化遗产体现人类先民的智慧与文明,不同的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地域呈现不同的文化产物, 从艺术、生态、宗教、文化等各角度展现先民们对世界的认识。 让学生了解本土的文化遗产,不仅学习美术课程里的视觉造型,更是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也体会文化遗产所传达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美术教学与文化遗产密切联系,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能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尊重和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

二、文化遗产进高校美术课堂的教学实践

云南丽江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它有入选世界记忆遗产的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还有属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区域之一;开展区域性的本土文化遗产的传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了解文化多元化的内涵,拓展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对现实生活中视觉形象有一定的思考能力。

1.教学课程设计理念

将文化遗产中的某一点设计为一个主题训练。在主题活动中,教学开发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个人生活,引发学生勤于实践、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重要举措。

丽江古城是典型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具有行云流水般的空间序列和无尽变化的空间视觉,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传统美术中的色彩、线条、形状、视觉空间塑造文化的多元性,在丽江古城民居建筑中表现明显;因此,在实践中选取丽江古城民居建筑作为一个主题来完成教学内容。笔者所在学校就在古城旁边,是非常好的社会化学习场域。

2.教学课程设计目标

学生感知传统建筑美学特征,了解古典民居的主要特色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结合建筑的视觉形象,探索民居建筑与人文情境、生活环境等互生美学关系。学生学习建筑艺术中的造型比例、空间尺度、装饰手法、环境对比、色彩运用,陶冶情操,感受传统建筑所传递的情感,增强文化认同感。

3.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生组成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考察方案;小组同学利用书籍、网络等渠道收集有关历史资料和艺术史料,了解建筑艺术的造型、空间、环境、意境这些所构成的形式法则,理解传统文化里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进行探究学习。

第二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到丽江古城民居,进入到建筑空间,将文化遗产教育与实地环境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多学科的联系,将审美体验结合在社会场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探讨建筑艺术的文化象征、结构形式、价值观念。

第三阶段,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学过的美术表现形式表达这一主题教学内容。可以运用绘本、手绘明信片绘画表达;可以用影像拼贴方式;还可以制作模型等。无论何种表达,采用了自主开放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用美术语言来传达所思所想,养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三、结语

用本地区文化遗产拓展美术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知识点或技能的理解;根据深刻审美体验完成美术教学,学生亲自操作实践,促使他们学习用自己的艺术方式表现自己观察到的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在美术课程里充分体现因人而异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程度,提高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用美术不同形式表达自己的构想,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作业,诠释他们所理解的知识点并能自评。在实践教学中,在开放交叉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理解文化遗产中所呈现先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加深对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审美判断能力,并将体验到的视觉经验应用于生活中,是将文化遗产引进高校美术教学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张愫(1973-),女,云南省丽江市人,纳西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和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人文素养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