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是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性特征,在新课改的理论支撑下,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教学工具之一。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结合小学科学教育的人文性、活动性与综合性,教师需要拓展资源获取渠道,收集更多的教学信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眼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科学教材的基本特点,简要探析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90-01
面对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如何将学科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并且真切地学习到有效的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是所有小学科学教师都要重视的教学任务。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能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效率[1]。
一、丰富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可以促进科学知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将抽象、枯燥的知识理论以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出来,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不仅化繁为简,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延长对知识的记忆时间。“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科目的兴趣。”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发自内心、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并能在课堂中保持较长、较高的注意力。在这一教学理论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开展情境创设,以音像图形等方式引领学生的视听感受,让学生获得真实可信的感知印象,从而明确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投影技术,向学生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动画图,让学生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同时通过对宇宙、地球、太阳系等相关知识的了解,探析昼夜、四季交替的奥秘。
二、转变观念,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的教学观念能直接影响教学方向和教学目的的达成,为了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推动新课改的落实更新,引领学生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社会发展规律、时代特色、教学内容及学生发展需求,突出现代化、科技化和全面化。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特色的教学理念,一定不是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要突出“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教师以指导者、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其次要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明确学习中的重难点,通过鼓励、肯定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包罗万象,丰富教学资源
教材的局限性是无法改变的,在篇幅、课时等限制下,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是最基础的内容,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眼界见识,增强学生的生活常识和经验阅读,让学生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现象的本质,并从中获取知识积累,就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知识拓展。包罗万象是信息技术的鲜明特征,集古今中外无数人类的智慧于一体,拉近了人类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将一些生活中无法见到、不常见或者不能利用实物展示的现象用信息技术展示出来,以形象思维强化抽象思维,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2]。比如“动物的卵”除了日常见到的鸡蛋、鸭蛋、鸟蛋,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蚂蚁的卵、青蛙的卵、小鱼的卵等等。信息技术能将教学内容向教材外进行拓展,并通過同类知识之间的延伸、类比,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四、科学实践,培养合作探究
实验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科学教学大多是生活中能直观感受到的自然生活现象,如风雨雷电、花草树木、河流山川或者电磁能源、蒸汽浮力等等。科学涉及到生活所有细节的基本原理和物质组成,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对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和常规实验操作能力。受到小学生学习水平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组合作交流,通过人机互动的模式,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因人制宜、集思广益,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性。比如在《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实际培养一种植物,并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交流自己的“种植”经验,分享自己栽种植物的图片和日常变化。以“实验+互动”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与交流能力。
五、结论
总之,科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并且随着人类对世界不断的探索实践不断发展更新,每一个新的科学理论都离不开人们的不懈探索。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推动社会发展,引领人类进步,小学科学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以积极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推动新课改的实施,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科学进步、文明发展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毛应国.浅谈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8(29):59-60.
[2]要瑞卿.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0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