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金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既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既达到练习的目标,又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如何进一步优化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理念下教师应思考的问题,本文简述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优化 练习设计 有效性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47-02
一、设计层次性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个班的学生,智力、兴趣、爱好等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学习程度肯定不一致。为此,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难易有别、层次不同,教师“按需分配”,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周长》一课时,设计了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A.数学小组的同学用一条绳子刚好在操场中央围了一个长8米,宽4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B.他们又用这条绳子在操场中央围成了一个长10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C.他们用这条绳子可以靠墙围出一个长20米宽2米的的长方形吗?试画图计算说明。
了解清楚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设计有层次的作业,学生能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教学也就有了针对性,这样,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练习重点,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
二、设计开放性练习,让学生探索发现
开放性练习一般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这样的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的方向寻求最佳解题策略。如教学完折线统计图后,我采用了这样的练习,教师出示折线统计图,题上没有文字表述,横轴、纵轴上有数据无单位,让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统计图知识赋予它意义,看图编故事。这样,答案不唯一,学生的思考就是答案,学生们感觉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能动性增强了。而故事的形式学生非常喜欢,练习效果很好。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人文性,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设计实践性练习,学以致用
设计实践性练习,指的是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练习设计中,不要局限于现成的教材,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等实践,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样可以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内容时,让学生通过摆三组小木棒(第一组长分别是8厘米、4厘米、5厘米;第二组长分别是10厘米、5厘米、5厘米;第三组长分别是7厘米、3厘米、2厘米),看看哪组木棒能围成三角形,哪组木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清楚理解。实践性练习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感受生活,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设计趣味性练习,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师根据学生好奇、好胜等心理特点,设计有趣且形式新颖的练习,避免陈旧呆板的练习模式,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有趣且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如猜谜语、讲故事等,这样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何乐而不为呢?如在《加法交换律》的教学中,教师引进老人给猴子分桃子的故事:早上分给猴子三个桃儿,晚上分给猴子四个桃儿,猴子不高兴;然后老人重新分配:早上分四个桃儿,晚上分三个桃儿,猴子可高兴了。这样的故事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再比如在教学《小时、分、秒的认識》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然后又根据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小时、分、秒,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这样的练习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且充满趣味,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乐于参与到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中。
五、设计对比性练习,突显数量关系
深化练习,不是指题目要求拔高、加难,而是指思路的拓宽、灵活,激励学生思维。在练习中通过对比练习,可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对形同实异,学生易混淆的知识得到辨析深化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和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防止思维定势产生的负面迁移。
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以下对比练习:(1)一段公路长10千米,修了3/5,还剩多少千米?(2)一段公路长10千米,修了一段后,还剩下2/5千米,修了多少千米?通过这组练习题,打破一教一练的思维定势,形成认知冲突,通过对比,让学生主动审题和分析数量关系,减少解题策略定势,对知识重新编码,从而建立起已知数与已知分数之间“一一对应”的相互依存关系,实现“破为破中立”的教学目标。
总之,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质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智慧地、合理地采用相应的策略,尽可能做到时间少、容量多、效率高、效果好,既达到练习的目标,又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保证教学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永康.《优化练习设计,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小学教学参考》,2010(35)
[2]朱红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青海教育》,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