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颖
《误杀》改编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但通过融入国内元素以及多处情节改编,该片播出后好评如潮,成为史上评分最高的国产改编电影,自上映之后票房突破8亿元,实现了口碑票房双丰收。
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人物情感与犯罪侦查进行了深度融合,一方面是肖央所饰李维杰为了维护自己女儿的利益,用蒙太奇手法剪辑证据从而逃避警察侦查;另一方面则是陈冲所饰警察局长拉韫为了寻回溺爱的儿子,不惜滥用职权甚至对李维杰一家大小动用私刑等手段。
两种情感可以说都有自己的执着和偏离,李维杰执着于保护,但偏离于掩饰犯罪;拉韫执着于溺爱,却偏离在滥用职权,两种执着和偏离随着侦查与反侦查不断冲突。直至在警察局谭卓所饰演的阿玉与拉韫的对峙,拉韫以“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什么都做得出来”相威胁,向来软弱的阿玉则以“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回应,将影片推向高潮。
影片原英文名为Sheep Without a Shepherd,意为“没有牧羊人的羊”,不仅暗示着弱小者如羊群般无助,同时也暗喻着影片法治缺失的背景。正因为此,李维杰般弱小群体在权贵压榨之下,只能采取私力救济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也正是这种弱小的无力感和异变的国家机器之间的对抗,更凸显人性的光辉,并赋予反侦查合理性。
作为高分犯罪题材片,影片在情节上进行了巧妙布局,贯穿整个影片最重要的就是李维杰的脱罪手法,所使用的蒙太奇式的证据剪辑。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混淆时间,刻意让证人们形成虚假认知,进而剪辑、改变一家人的游玩时间,制造不在场证据。另外,李维杰通过模拟审讯,提升家人的反侦查、反讯问能力,让一家人的供述在不同角度实现高度吻合,配合证据实现脱罪目的。
从影片所呈现的角度中,所有证人在无意识中所作伪证,警察们的无奈搖头,侦查能力超强的拉韫遇阻,在打不开局面后的歇斯底里,最后通过威胁李维杰小女儿安安获取信息,但却在开棺验尸后被彻底反转,以及在民愤驱动下获得释放,李维杰一家可以说是苦尽甘来,取得了脱罪的胜利。
但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这种脱罪还是存在多处漏洞。一方面我们无法绕过素察尸体去向这个最关键环节,综合影片细节描绘来看,应当被李维杰以施工埋设电缆的方式埋在了警察局。但无论尸体何时及如何被发现,李维杰都难逃关系;另一方面开棺时棺材盖子内壁上的抓痕和血迹,不仅证明了素察实则是被活埋,同时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充分证据,但开棺的警方竟然对此无视,甚至连警犬都没有异常反应,这就有些说不过去。
陷入蒙太奇式漏洞的最大短板,就在于对言词证据的偏重,毕竟人的记忆在时间上容易出现偏差,但对于所亲历的事件却印象深刻。然而客观证据无法更改,比如宾馆的开房记录,李维杰在案发当天晚上已经在一家宾馆开房并退房,而次日又带一家大小开房。当然,这些小的矛盾从影片上说只能是百密一疏,并不影响对其精心制作的肯定。
每一个人的挣扎都来源于自己想要保护的人,这是电影呈现给观众最大的主题,但这种挣扎与保护是否能采取非法的手段,值得人们深思。倘若司法公正,警方以强奸罪起诉素察,李维杰妻女也完全可以以正当防卫脱罪,所谓的完美犯罪和规避处罚就毫无必要。影片最终通过宗教、羊的隐喻来含糊处理这种执着和偏离,但社会的底线、司法的公正却决不能如此。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