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生俭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加大了对教育的力度,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为例,探究对农村留守儿童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人格发展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022-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为了提升生活质量,纷纷选择外出打工,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相对于正常家庭的学生而言,心理和行为上容易出现偏差,如果不加以关注,可能会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对留守儿童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
一、创设符合留守儿童发展的环境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的缘故,需要帮助家庭分担家务事。繁重琐碎的家务事会占用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导致他们学习成绩差;有些学生因为经济原因甚至会休学或者辍学,断断续续地学习导致学习基础薄弱,无法顺利完成学业;还有些学生因为家庭困难和父母常年外出,缺少关爱,变得自卑胆怯;甚至有些学生因为缺乏父母的管教,成为了“问题生”,沾染上了社会不良风气,给班上其他学生造成严重影响。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难题,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必须正视面对、妥善解决的问题。学校教育应该面向全社会,面向大众,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这些对留守儿童的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应该特殊对待这些“特殊”学生,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重新获得安全感、愉快感,学校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建立一个友爱、和谐、温馨的学校环境,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提供全面而个性的健康人格教育
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环境不同,面对的问题各异,因此,学校还需要针对这些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身心获得健康成长。
班上学生刘某,日常表现为爱偷懒、责任心差,与班级中的学生经常发生冲突。有一次,有学生反映刘某因为不愿意值日和班长发生了争吵,最终演变为了暴力冲突。笔者批评了两位学生的过激行为,并又一次找刘某谈话,还是和平常一样,刘某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后来去刘某家中做家访时得知,刘某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刘某跟随自己的祖父母一起生活,老人对刘某非常溺爱,这使他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家中都是他说了算,从不帮助家里做家务活,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是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差。这类的问题,在一部分留守儿童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但在刘某这里这些问题就比较突出了。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班上开展了“如何培养责任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意识。另外,笔者还与刘某及其家人进行家庭会议,针对刘某当前的心理问题与其家人进行了说明,以及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最终,在家长和笔者的共同努力下,刘某的行为有所改善,有了责任意识,和同学们的关系有所改善。
在这个案例中,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有必要的,但也有必要針对留守儿童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多方力量共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如果单靠学校力量,效果甚微,因此,学校要联合家庭、学生等多方力量,共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首先是家庭教育方面。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学生应当经常联合家长,开展如亲子课堂、情绪管理、青春期讲座、认识孩子、健康家庭等方面的活动,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好的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本所在,积极帮助孩子去解决问题;对比较特殊的极个别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一对一家访的形式,在保护学生和家长尊严的前提下,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有的问题可能不适合当面交流,家长可以采取给孩子写信或者是网上聊天等方式进行沟通,减少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家长要心平气和的与孩子交流,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学生自身也要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针对自身出现的问题找出最有效的解决策略,培养健康人格;其次,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很重要,面对留守问题,养成坚强乐观的心态;最后,留守儿童要经常反思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正错误,还要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
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注重学生人格和良好品格的教育。同时要明确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重任,另外,学校要与家庭、学生密切配合,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骆吉锴.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2]刘娟;刘晓林;林杜娟.发展主义逻辑下的农村教育:述评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