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琳芳
[摘要]成长故事类课文,是训练学生写读后感的重要资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资源教给习作方法,寻找训练点夯实写作基础,采用赏识、激励等评价手段,焕发读写持久动力,使学生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成长故事;读后感教学重要资源;教给方法;寻找训练点;赏识与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0-0080-02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长故事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章类型,此类文章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常常讲述名人或同龄人成长的经历,侧重弘扬逆境成长、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受到精神的鼓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每个年段的此类课文的阅读要求都是: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乐于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写读后感是整体阅读后充分抒发自己的阅读体验,是检验、推动阅读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成长故事类课文是训练学生写读后感、开拓读写新天地的重要资源。
一、结合课程资源,教给习作方法
(一)读懂原文,找准感点
1.找出原文中众多的感点
读完一篇名人成长课文,能触发学生感受的地方是多处的。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后,首先应引导学生找出原文中众多的感点。如《乌塔》一课,我引导学生读议结合,对乌塔进行评价:你认为乌塔是一位怎样的小姑娘?文中哪些描写可以体现她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在书上写批注。对于乌塔是个怎样的姑娘,学生的看法是多方面的:
生1:我觉得乌塔生存能力、自理能力都很强。如,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生2:她活泼热情,很容易交到朋友。文中说: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
生3:鸟塔是个有责任感的女孩。如,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拔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生4:鸟塔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她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2.选择信息中印象最深的感点
那么多信息,如果学生写文章的时候面面俱到,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儿写上去,那就会蜻蜓点水,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印象不深刻。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引导学生选择信息中自己印象最深的感点:乌塔的哪句话或哪个做法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说说理由。
(二)联系实际,写出感受
1.明确“想”的内容从何而来
如何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呢?首先要明确读完《乌塔》这篇课文的“想”从何而来。
“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跟自己的生活实际互相联系,用事实说话,不空发议论。
“想”从丰富的想象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生发去,谈一谈自己在成长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2.设计支架问题,内化读写策略
学生写“从《乌塔》想到的”,可以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一味批评家长束缚的现象,走入写读后感的死胡同。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弊端,我设计了支架问题作为学生写作的线索:
①你认为乌塔是一位怎样的小姑娘?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她的特点?
②乌塔的哪句话或哪个做法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理由是什么?
③乌塔的经历让你想起了生活中哪些类似的人或事?(历史名人的具体事例也可)
④你认为自己能向乌塔学习什么?可以怎么去做?
作文是精神独创的结晶,没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体验,作品就没有生命。以上支架问题,包含了习作策略的指引,可以幫助学生克服写读后感的畏难心理,内化写作策略与问题解决的方法,指引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使学生获得写作能力的增长。
二、寻找训练点,夯实写作基础
谢先军教授认为,学生习作中无话可写是因为“心动力”不够,没有观照自己的内心。读后感写作,其实是作者“与自我的对话”。阅读成长故事类(或名人故事类)文章,学生最关注的是人物的事件。文中的主人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如何?结果怎样?这些都是学生的兴趣所在。阅读过程中,紧扣具体事例的描写,品词析句,判断评价,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寻找读写训练点,进行多层次的语言实践训练。
(一)抓关键词句,打开思路
有些课文只要抓住一两个关键词句,就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有效地引导学生针对所引的内容,层层深入地感悟、思考,发表白己的真实感受。如《诺贝尔》第六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在学生理解了“毫不气馁”的意思后,我设计了3个支架问题:
1.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诺贝尔毫不气馁?划出相关句子。
2.当读到实验室化为灰烬时,你还要想一想:实验室里还有什么也化为灰烬?当所有一切都没有了的时候,诺贝尔还拥有什么?在书上做批注。
3.什么都没有了,但诺贝尔的信念、决心还在,一切还可以从头再来。请你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设身处地想一想:诺贝尔最让你钦佩的是什么?
“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围绕“毫不气馁”这个关键词,从细处着手,通过圈划批注、联系上下文读、设身处地想的方法指导,设计的3个支架问题,犹如架设一个阶梯,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引领学生读中悟,感其情,悟其神,在情感体验中叙议结合,抒发真实感受。
(二)抓人物品格,敞开心灵
名人故事是写人的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件集中不同地域和时期的名人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人格特质,或顽强执着,或刻苦好学,或英勇无畏,或克己奉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受到精神的鼓舞,播下心灵的种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的教学,把文中人物的成长问题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互联系。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再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路历程后,我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课文哪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白读课后“阅读链接”的短文,先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周恩来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
这3个支架问题,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不同之处,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无论为明理、为做官而读书,还是为挣钱、为吃饱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和民族的振兴联系起來。少年周恩来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升华了他们的美好情感。
(三)抓励志名言,展开联想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中,遭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司马迁
有一段心理活动:“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写完这部史书!”前一句:“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已经成为千古名句,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是无数人心中的励志名言。我这样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1.司马迁的名言让你想起了哪些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人物?
2.回忆自己的生活,想一想:你是否曾经有过不畏艰难、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事例?
三、赏识与激励,焕发持久动力
读后感习作教学中,积极的评价起着激发兴趣、点亮信心的作用。
(一)朗读佳作——赏识
对于优秀读后感作品,我都会及时在班上公开表扬,让学生当众朗读自己的佳作,并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优点有哪些?还存在哪些缺点?怎样修改会更好?这时候,学生边读边评,灵感和思维得到交流与碰撞,在欣赏、纠错中习得修改作文的方法,从而生发成就感、满足感。
(二)展示作品——激励
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读书,养成勤写读后感的良好习惯,我还将读后感写作拓展延伸到课外读书活动中。每个寒暑假,布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撰写读后感,然后在班级进行评奖。对获奖作品,除了有针对性地写下激励性评语,颁发奖状外,还定期展出优秀习作。教师将读后感佳作修改后打印出来,让学生自己做花边修饰,然后粘贴在班级“优秀习作专栏”,或推荐到报纸杂志投稿,成功的喜悦成为激励学生读写的内驱力。
赏识、激励等评价手段,对读后感习作教学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学生写读后感的自信心越来越强,热情更高,兴趣更浓。
总之,成长故事类课文因它鲜明的文学特征,成为指导学生读后感习作的重要资源。教师只要紧扣课文渗透读写方法,找准课文的训练点夯实写作基础,并充分运用赏识、激励等评价手段,定能使学生的读后感习作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