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精致朗读的形式选择

2020-04-22 20:37马朋松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

马朋松

[摘要]深度挖掘文本内容,找到朗读训练的起始点,这是阅读教学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学生朗读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对此需要有清醒认识,可借助多媒体、范读、演绎、想象等多种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诵读学习情境,给学生传授更多的朗读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认知的顺利内化。

[关键词]朗读教学;深度挖掘;精致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10-0061-0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语感就是在对各种作品的反复涵泳过程中感悟规律意蕴,进而形成心灵中的一种积极创造的力量。”小学生的语感培养离不开朗读训练,但在朗读学习中却存在着一些认知短板,严重制约了学生朗读学习的进程。平铺直叙、拖腔拿调、言不达意,都属于朗读中的常见现象,教师需要针对性地给出补救措施,为学生传授更多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形成学科核心能力。

一、借助媒体创设朗读情境

教师借助多媒体指导朗读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视听冲击。多媒体可以为朗读匹配背景音乐,无疑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多媒体还可以展示个性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能发挥助学作用。文本描写常常会涉及不同的场景,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进行指导,自然能够给学生的多种感官带来触动。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提升他们的朗读学习品质有重要帮助。

多媒体介入朗读教学时,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内容给出创意设计。如教学统编教材第七册《搭石》一课,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诵读音频,并给学生以学法指导:这篇小品文,借搭石这个载体赞美乡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倾听朗读录音时,要注意体会语气、语调的处理,还有节奏、语速的设计,可以小声跟随仿读。学生开始仔细倾听诵读录音,教师展开巡视,指导学生聆听。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启迪,教师反复多次播放音频材料,学生在多次仿读中逐渐建立起朗读基本认知。经过一番互动学习,学生朗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诵读音频,给学生提供了难得的仿读学习机会。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朗读训练顺利推开,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运用范读渲染朗读气氛

教师利用范读展开朗读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帮助。教师掌握朗读基本技巧,自然会在范读中呈现出来,而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可以从教师范读中学习到许多技巧,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有重要帮助。教师声情并茂地展开诵读,还能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阅读认知和感悟。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配乐诵读音频材料,让专家诵读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感知体验。如果有可能,教师不妨让学优生参与范读展示活动,其帶动作用会更为突出。

教师给学生范读之前,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梳理,对文本主旨和情感进行深入理解,这样才能确保朗读学习呈现高效性。如《少年中国说》是一篇充满韵味的短文,其句式整齐划一,读起来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情感抒发,教师在范读之前,可以给学生做出引导:在听范读时,需要听准字音,注意情感的抒发、节奏的把握。教师开始朗读展示,学生听得特别仔细,都情不白禁地跟随教师朗读起来。教师还特别找出一些句子,给学生做重点讲解:很多句子结构相同,朗读这样的句子,需要注意语速的变化,还要注意音调的急缓处理。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教师让学生读出递进的味道,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展开实践尝试,获得了丰富的诵读体验。

教师为学生范读,并从朗读技巧方面进行引导,给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在不断诵读体验中纠正了学生不正确的做法,成功引发了学生朗读学习的热情。从师生互动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

三、凭借演绎传授朗读技巧

学生对课堂演绎有特殊兴趣,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布设角色诵读、课本剧演绎任务,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真切的学习体验。教师在学生演绎过程中传授一些朗读技巧和方法,学生接受将更为自然。朗读技巧主要包括语气、语调、语速的把握,更离不开抑扬顿挫,还要处理好几种关系,如远近关系、深浅关系、轻重关系,体现文本内容的立体感,让听者能够形成鲜活的学习认知。教师不妨拿出具体案例展开现场操作,让学生有直观学习的机会。

如教学《将相和》相关内容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择一个故事展开演绎性诵读:每一个故事里都有多个角色,小组长做好分工,对人物性格展开分析,没定好朗读语气语调。学生拿到这个学习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经过一番排练,学生展开课堂诵读展示,教师又组织学生展开互听互评活动,将课堂演绎学习推向了高潮。为了让学生对人物个性有更细致的了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细节处理给出技术性指导,确保了演绎诵读维系在较高水平之上。教师又鼓励学生对各个小组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感知体验的机会。

教师为学生布没了课堂演绎诵读任务,让学生以集体形式进行阅读训练和展示,成功调动了学生朗读学习的热情。学生对文本人物有个性理解,这是最为正常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出专业化点评,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参考,确保了朗读训练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

四、利用想象拓宽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时,教师要做好内容筛选,对朗读训练形式进行创新探索,让学生自觉建立起正确朗读的意识。朗读比赛、录制朗读音频、亲子朗读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训练机会,教师要给出更细致的朗读要求,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供更多帮助,以提升训练效果。

如《我的“长生果”》一课,教师在朗读训练没计时,先让学生展开梳理性阅读,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并展开个性朗读,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创意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朗读基础,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课外朗读学习任务:课外搜集关于读书方面的美文佳句,先进行自主朗读训练,然后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课外利用多种信息搜集渠道,找到了不少关于读书内容的美文,并展开了个性诵读训练。课堂展示阶段,学生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都能够读出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在朗读技巧运用方面有了更多突出表现。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并给出纠偏意见。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课外信息搜集,找到一些美文展开重点训练,让学生自行把握朗读节奏,找寻朗读方法运用的切入点,使得朗读训练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自主搜集相关内容,激活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朗读训练效果自然十分显著。

朗读教学注重方法技巧的传授,符合学生的学习基本诉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之中,对朗读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并给出纠偏意见。借助媒体、运用范读、凭借演绎、利用想象,教师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展开教学调度,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感受和体验,为学生传授更多实用的朗读方法,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
探究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与训练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