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教育视角下的阅读教学探究

2020-04-22 20:37王园园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阅读教学

王园园

[摘要]原生态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通过最自然、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呈现知识原貌,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后迁移的原生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整合生活素材、优化教学形式、课后拓展迁移等途径,引导学生在原生态的教育形态下进行阅读思考、表达运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原生态教育;阅读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10-0033-02

原生态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最自然、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呈现知识的原本面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教育理念。原生态教育是新课程背景下,为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而提出的教育理念。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通过文字来向学生展示某一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特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原生态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文章的中心内容、结构特点以可视化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结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原生态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教学内容的原生态

教学内容的原生态是指为学生呈现知识最原本的面貌,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因为课本上的知识都是编者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精简化后呈现给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表演等形式将知识最原本的面目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体验。

(二)教学方法的原生态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很多,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翻转课堂法等。教学方法的原生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最简单的、最直接的方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有的时候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往往最能让学生理解知识。

(三)课后迁移的原生态

课后迁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深化认识的过程。在课后迁移过程当中,教师可向学生呈现或者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与课文相关联的资料,使学生自己体悟文本的丰富内涵,这体现了原生态教育的理念。

二、原生态教育视角下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一)整合生活素材,树立原生态阅读理念

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特别是白读课文,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方向和目标,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文本展开有效思维。小学生大多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展开思考。因此,教师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阅读资源,以帮助学生树立原生態的阅读理念。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在一次地震中,一位父亲为寻找自己的孩子,连续几天不吃不喝,不断地在废墟中挖掘,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爱。为了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将生活实际和阅读教学结合,笔者课前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父亲给我们的爱具有什么特点呢?”很多学生回答说:“父亲是非常严肃的,很难说话、沟通的。”还有的学生说:“父亲没有母亲那样无时无刻地关心自己。”笔者继续启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大家是否能够从一件事情来理解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呢?”经过一番讨论后,有的学生说,下雨天父亲为自己送伞;有的学生说,自己生病时是父亲送自己去医院的。这里,让学生联系与本文相关的生活实际,找到了与本文内容相结合内容,体现了原生态阅读的理念。

(二)优化教学形式,体现原生态教学理念

传统的阅读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通过黑板或者PPT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这样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无趣,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一篇文本都只是对某一现象或者某一生活的文字记载,而文字对学生来说是死板的抽象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将游戏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扮演不同角色,围绕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这样能直观地还原知识的原本面貌,体现了原生态的教学理念。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课时,笔者叫几个学生来当一回小演员,分别扮演秦王、赵王、蔺相如、廉颇、大臣,分为三个部分表演文章的内容。第一个部分,蔺相如奉赵王之命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第二个部分,蔺相如记录秦王为赵王击缶的过程;第三个部分,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过程。笔者要求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注意角色特征,并通过动作和神情的结合巧妙地再现故事情节,这样将知识的原本面貌活灵活现地呈现给学生。

在教学中,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方法来让学生理清文章的主线,从而体现原生态教育的理念。最简单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指照本宣科的机械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最通俗易懂、简单的教学支架。例如,在讲授《爱之链》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课前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以下三个简单的问题。一是作者描写的人物有哪几个?分别是谁?二是作者描述人物的哪些行为?三是文章里的人物的行为有什么共同点?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按照这三个问题来进行自主阅读,从而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最原始、最简单的问题,既是学生的学习支架,也是原生态教育理念的体现。

(三)课外迁移,践行原生态教育理念

在新课结束之后,教师都会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但是,很多学生对课外作业采取应付的态度,这样不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地布置课后作业。如,让学生去搜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资料、文献、音频、视频等,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会高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课后学习。例如,在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后,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后搜集不同民族或者不同国家的民居图片,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房屋要这样设计。很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了傣族的竹楼、内蒙古的蒙古包等,并对这些民居进行了解释。傣族将房屋建成竹楼,是因为云南傣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比较潮湿,因此他们会利用具有抗潮能力强的竹子来建造房屋,并做好一个架空层,这样可以防止雨水堆积和蛇一类的爬行动物进入家中。本次教学,笔者让学生课后自己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素材,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体现了原生态教育的理念。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原生态教育是一种具有创新特点,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前整合生活素材、课中优化教学形式、课后展开拓展迁移等形式来开展原生态教育,使学生在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过程中获得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阅读教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