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旭东 (江苏省海门中学 226100)
圆锥曲线问题在高考中一直是学生较难逾越的一道坎,而近几年对于椭圆中的斜率问题的考查显得尤为突出,对于那些不熟悉套路的学生而言,一个个斜率可谓“群魔乱舞”,让人吃尽苦头. 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体会对与斜率有关的问题稍做整理,抛砖引玉,恳请同行指正.
斜率探究之1一步到位
图1 图2
点评 若让A,B两点向中间无限靠拢,则借助极限知识可知(1)与(2)两者可融为一体.
图3
点评λ,e,k这三个关键元素在解题中相得益彰、和谐共处,而“知二求一”就是常规考查的方向.
斜率探究之2二龙戏珠
图4 图5
图6 图7
点评 (4)—(7)这四个结论,形变神不变,读者可细细体会其中关联.
图8 图9
略证(1)若kMN不存在,显然满足.
(2)若直线MN斜率存在,不妨设为k,
图10
点评 (8)与(9)充分体现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10)又很好地传承了(9),这为指导我们的命题起着积极的作用.
图11 图12
点评 (11)与(12)不仅可以通过逆向设问来构造题目,甚至还可用来帮助我们确定准线的位置.
斜率探究之3三国演义
图13 图14
点评 (13)与(14)涉及椭圆中两类特殊的三角形,(13)体现了设而不求思想与韦达定理的精彩演绎,(14)隐藏了焦点三角形中顶点P处的内角平分线与P处切线垂直的特征.
图15 图16
点评 (15)与(16)的相关结论时常隐于各省市的模拟试题中,用等差数列作为载体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两题运算难度较大,学生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但作为教师如何设置台阶把学生引入门,使其站在一定的高度,一览众山小,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笔者仅以椭圆为例,归纳了椭圆中与斜率有关的部分有趣、优美的性质,同样在双曲线与抛物线中也有类似的性质,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