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中
刘 剑
慕晓东
首钢工业园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在中国现代工业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逐步减产,直至2010年正式结束了其生产任务,成为一处巨大的工业遗址。2个关键事件直接影响了首钢园区的发展方向:1)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示首钢的搬迁和未来的发展计划[1];2)冬奥组委会第一批工作人员于2016年5月13日入驻首钢园区西十筒仓[2]。至此,经过一系列关键的调研分析和重大决策,首钢园区最终被定位为都市高端产业的综合服务区。本文所述的设计场地位于首钢北部园区的冬奥广场片区,即冬训中心地块和五一剧场地块(图1),景观设计总平面图如图2所示。
1)审美价值是工业遗址的重要价值。
探究工业遗址的审美价值能够以批判性的姿态回应景观设计过程中特定的匮乏状态,风景园林师在多大程度上体验到工业遗址的审美价值,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最终方案的潜在底色[3];而当下关于工业遗址的审美再体验和相应的事件与活动,已经成为都市更新和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一个主要着力点。因此,如何“拆解”场地的审美体验、彰显其审美价值显得至关重要。
2)将工业遗址的“废墟之美”作为审美对象的案例。
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遗址的更新与改造项目逐渐增多。20世纪90年代,后工业景观设计作品更是大量涌现。在这些作品中,不再刻意追求和谐的宇宙秩序和诗意般的风景,对传统的浪漫如画式的美学提出了挑战:生锈的高炉、废弃的厂房与机械设备同样饱含着技术之美,工程技术建造所应用的材料、所造就的场地肌理、所塑造的结构形式,与如画的风景一样能够打动人心[4]。
1972年美国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是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再利用的先例,它在公园的形式、工业景观的美学文化价值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公园的游乐宫是由涂上明亮红、橘黄、黄、蓝和紫色的压缩机和蒸汽涡轮机等设备构成的,如同一个充满五金零件的童话世界,工业废墟成为新的审美与功能的载体。在之后的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中,艺术则为工业废墟注入了新的审美体验。矿渣铺装林荫广场,废弃钢板按正方形格网铺装活动场地,料仓种植为精致花园,高炉成为登高远眺的平台,高架铁路改造成步行系统,栏杆的钢格栅涂装成不同颜色表示游览的可进入程度[4],通过颜色给工业遗址注入新的审美体验和游览路线。
图1 设计地块在首钢北部园区的区位示意
图2 景观设计总平面图
图3 冷却塔、浓缩池、洗涤塔
图4 三号高炉(首钢提供)
3)首钢园区工业遗址的“废墟之美”。
一般而言,废墟是指建筑物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之地,或被破坏场地上的垃圾和被破坏物。也可泛指人类生产生活离去后,具备孤寂荒凉的气氛的场地及其上的构筑、材料和痕迹等。首钢工业园区自2010年正式结束了其钢铁生产任务后,就成为这样一处巨大的工业废墟:锈迹斑斑的高炉、焦炉,破败残缺的厂房、车间,纵横贯通的运输轨道、桁架,布满尘灰的杨柳树,干涸荒废的浓缩池、泵站,矗立眼前的冷却塔、烟囱、洗涤塔(图3、4)诉说着场地上辉煌的工业历史,延续着首钢的文脉。
图5 场地内保留的主要建筑及构筑物分布
图6 冬训中心地块内建筑功能分析
传统的美学观点认为工业遗址是丑陋而难以入目的,没有保留价值。但实际上在后工业景观设计中最触动人心、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就是工业遗址。设计团队第一次踏足场地时,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且混沌的、有力且隐喻性的时空混合体即展示在设计师面前。设计把这种工业废墟上的审美体验解剖为2种结构性的意向:一种是现实场景的感受,指向宏伟震撼且具有永恒性的辉煌外形,如同工业强国的理想和景象;另一种是历史情境的体验,指经过岁月变迁后侵蚀的易逝性,如同工业生产的如火如荼和转型发展。因此这种审美体验恰恰基于工业遗址在宏观上的空间壮观性和微观上的时间易逝性[5],是一种涉及崇高、惊奇和怀旧的“废墟之美”。
作为一处规模巨大的工业遗址场地,首钢园区的核心价值在于顺应城市更新的功能定位,成为一处带有历史叙事和集体的归属,充满商业价值、文化创新和社会活力的新型都市空间,这也是景观设计的核心目标。而首钢的审美体验——“废墟之美”,将会以某种潜在方式贯穿设计过程,影响着核心价值的实现。基于这样的考虑以及前述“废墟之美”的解剖和认知,设计团队提出景观设计的5种策略。
1)功能重组:场地在保留工业建筑和构筑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修复、改造、加建等织补方式,实现建筑功能的重组。因此,场地内的景观空间规划与建筑空间的新功能和都市更新的内在需求也保持一致性[6]和互惠关系。
图7 改造后的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
2)记忆重构:从抽象形式和意向拼贴2个层面入手捕捉工业遗址消逝已久的场所精神和集体认同感。抽象形式是一种关于场地痕迹的间接提炼,首先厘清历史与记忆的本质存在着根本的差异,然后架构起历史与记忆之间的鸿沟,通过主动的体验方式实现记忆的重构[7]。而意向拼贴是在给工业废墟赋形的过程中,或以一种疏离的、与原有场地无关的形式与之对话,或采取某种连续的、与原场地有关的形式,努力实现一个预设的整体图景。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对抗性的、与原有基质矛盾的形式构成特定的意向冲突,以此达成记忆的重构。
3)视觉建构:为了满足观者对废墟之美的“视觉体验”,设计通过园区内部和园区内外之间的视觉关系形成特定的互动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废墟崇高、惊奇与怀旧的情感体验[8]。
4)最小干预:首钢的场地氛围(具有强烈保存原有之物的内在诉求)与干预性行为(具有激进破坏原有肌理的现实倾向)之间存在着最大程度上的矛盾。而且,首钢场地本身蕴含着各种不可测的因素,比如地下管道的复杂性铺设等。因此设计采取一种“最小干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9]:(1)最大限度地保留首钢遗址以及场地信息,保护场地内的大多数乔木,少部分乔木进行移植和拔除;(2)为保留下来的原炼钢设备和设施注入新的程序;(3)以强有力且简洁的几何形式控制空间的结构和布局,尊重原有的空间秩序。
5)生态技术:通过雨水收集和植物修复,一方面处理工业遗址潜在的土壤污染,另一方面保持场地的可持续性,最终将整个地块打造成一处低维护的城市开放空间[10]。
图8 场地内建筑与景观功能分析
1)现状建筑改造。
冬训中心地块总面积为12hm2,其中景观设计面积为3hm2,建筑设计由筑境设计完成,景观设计由易兰设计于2017年完成,201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冬训中心通过修复、改造和加建等织补方式,建设符合国际比赛场地规格的冰上训练场馆、高标准的运动员公寓与网球场馆(图5、6):利用精煤车间厂房的空间优势打造“四块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和冰球训练场馆(图7);金工车间改造为配套商业;职工网球场改造为网球馆。
2)景观设计解析。
工业遗址既不止于历史价值,更不应停留于对废墟的感伤,应积极地参与空间功能的全新重组,以此实现其审美的延续。冬训中心的景观设计与建筑功能紧密结合,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运动精神交织在一起。在宏伟的精煤车间东侧开辟入口广场,作为冬训中心建筑前的一个可容纳多种事件的开放性临时空间。从建筑立面延展出来的线条将广场切缝出丰富多样的功能区块:寻找旁落的集体归属、举办小型的仪式和演讲,以及为游客提供穿行的通道,以此实现与冬训中心的功能互惠。在网球馆、运动员公寓与冰球馆之间的道路两侧穿插绿化,营造户外活动空间,在网球馆北侧营造绿色静谧空间(图8)。
那些林立的烟囱、纵横的管廊和交织的铁轨曾是大工业时代的骄傲,钢水飞溅的车间曾有年轻人向往的沸腾生活,如今已经沉寂成为废墟。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工厂的历史信息,利用原有的“废料”塑造冬训中心的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节省投资成本。场地内遗留下很多运输原料的轨道与管廊(图9),有的被原样保留,有的则被重新建造。在冬训中心广场,线性铺装将改造的“铁轨”重现,按照原有轨道的痕迹布置,创造某种游客心理体验的连续性(图10)。而另一种线性片石水景、卵石铺装则从冬训中心广场延伸到五一剧场地块内,串联起园灯、挡墙、道牙、冷却塔、洗涤塔和烟囱等不同的设计元素和原有景物(图11)。整体的线性轨道,在观者眼中很可能会产生交缠在一起、有些模糊的双重身份,这些由各种形式构成的景和物界定出一块空间,往昔得以在此召唤,记忆得以在此重构[11]。在这里还可遥望远处的三号高炉(图12),形成与废墟片段上的某种视觉和情感联系。在这种意义上,记忆重构与视觉建构在功能重组的新空间中产生了叠加,更加奇妙。
图9 现状铁轨和管廊
图10 冬训中心广场的“铁轨”线性铺装
图11 冬训中心广场的线性水景
图12 冬训中心广场与三号高炉遥遥相望
设计试图通过简洁有力的形式语言塑造一种“紧凑感”十足的空间意向,反应在场地要素的清晰界定和空间构成的清脆练达上(图12)。这并不意味着设计必须盲目地落入极简主义的窠臼和泥沼中,而是试图传递这样的形式观念:简洁有力的形式是基于场地的具体境遇做出的主观抉择。简言之,运用克制性语言来打造整体的空间氛围,亦是对原有空间秩序的尽量尊重和最小干预。
场地内的原有乔木被时间侵蚀,落满灰尘而又寂静生长,是场地废墟之美的关键指示物,应予以保留。首先,以新建建筑的体量、位置、景观功能和视觉联系等条件为基准,对场地内大多数乔木给予保留,少部分进行移植和拔除(图13-1)。其次,重点保存精煤车间南侧的一排长势颇佳的法国梧桐,集中体现本案坚持的最小干预策略,这排法国梧桐的价值在起初的规划中被完全抹除了,经设计团队据理力争,最终调整铺设已经建好的地下管线,才保留下来这一排法桐(图13-2)。最后,冬训中心的网球馆北侧地块就是以场地内被保留下来的榆树和柳树作为空间设计的基准点,最终形成一个可供休息的林下空间(图13-3)。
图13 保留树木(13-1 保留树木的示意图;13-2 法国梧桐;13-3 围绕原有树木打造的林下空间)
图14 浓缩池架桥与冷却塔之间的意向对比
图15 镜面反射效果图
1)现状建筑改造。
五一剧场地块总面积为73.8hm2,其中景观设计面积为25.5hm2。建筑设计由筑境设计完成,景观设计由易兰设计完成。主要由五一剧场、制粉车间和冷却塔等(图3)改造为体育产业相关的运动休闲、体育健身、国际交流设施及配套的商业、办公设施,预计2021年4月全部完工,届时可为冬奥会提供配套服务支持。
2)景观设计解析。
五一剧场地块的各个景观空间在功能上也与配套的商业建筑保持着同步的属性关联。尤其是浓缩池和冷却塔周边的景观空间,不仅仅满足于场所精神的重建,更重要的是布置相应的活动和休闲场所以供未来商业办公之用,最终打造成一处充满着各种活动潜力的焦点场域(图8)。
五一剧场地块保留了4个浓缩池和2个冷却塔(图3、5)。2个冷却塔的体量传递出“沉重感”,好似扎根到场地的深处。设计将架在浓缩池上的高架桥设计成轻盈的、铮亮光滑的钢结构,使得整座桥面皆用玻璃围合。轻盈且透明的架桥与浓缩池上的保留构筑物、表面粗糙且笨重的冷却塔之间,便可构成绝对的意向冲突和对立[12](图14)。此外,设计尝试探索2种反射效应以抵触潜在的记忆之场。第一种是镜面反射,将一圈镜面围合在冷却塔底部呈全包围的结构。当观者进入场地,身体的移动与镜面之间的距离保持着变化,纳入眼帘的镜面反射物便会出现斑杂的景观意向。如冷却塔中心线东侧的四高炉与旁边商业建筑的混合意向,大地、天空、训练场馆和石景山公园等意向也会被映射到(图15)。在镜面上,这些景象的空间深度消失了,其排列布置的次序亦变形扭曲,且不分主次地被压缩到一个平面上,它们构成一种时空混合的意向。恰在此反差强烈的视觉冲突中,记忆之重构可能在最大限度上涌现于观者的意识中。
设计还在五一剧场地块内设置2个层级的视觉联系轴线:园外与园内(图16)。第一个层级的视觉联系的范围超越设计地块,远借冬奥广场边界外的石景山公园之景和西山。设计师基于现场的详细勘查和对现有建筑和未来建成高度的分析,选取2条视轴作为外向视觉联系的主要载体:一条位于浓缩池之旁,另一条位于五一剧场南边的大道上。第二个层级的视觉联系主要聚焦于设计地块内部,与冬奥广场内保存的其他工业遗址产生密切的联系,包括3条主要的视轴:第一、二条视轴是南北向的,成为五一剧场片区的中心视觉走廊,且与北部的三高炉工业遗址建立强烈的视觉关系;第三条视轴是东西向的,观者从冰球馆东望,视线正好穿过2个冷却塔的中心线,且与东部的四高炉建立明确的视觉关联(图17)。
图16 视觉分析图:园外远眺石景山公园,园内近望四高炉
图17 场地内远望四号高炉
图18 程序性事件:露天电影放映室(18-1)和灯光秀(18-2)
设计试图为保留下来的冷却塔和浓缩池注入新的程序事件,让观者从消极的娱乐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活动表演者。以冷却塔为活动中心设置攀岩运动、夜间灯光秀等活动,并且以冷却塔的弧形表壁作为电影投射的幕布,让市民以表演者的身份参与到都市空间生活中(图18)。而在浓缩池地块的改造中则特别注重空间功能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开放性,让该地块随着时间和活动应时而变,使观者与场地的关系变得更具互动性和动态性[13]。
五一剧场地块通过广场高程之差将周边的雨水径流疏导到4个浓缩池之中。采用生物、工程恢复方法对浓缩池的植物群落进行自我修复。首先移除表面被污染的土壤;其次通过化学试剂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最后选取生长迅速、抗性高、耐受力强的植物如狗牙根和芒草等,来应对浓缩池内部的污染物。
设计将首钢园区视为一处“后工业废墟”,注重其审美体验为后续的设计提供潜在的创造力,继此提出5种后工业遗址的景观设计策略——功能重组、记忆重构、视觉建构、最小干预和生态技术,以期将首钢园区打造成一个兼具往昔集体记忆、都市活力和文化想象力的当代都市空间。